宋 李嵩 《汉宫乞巧图页》故宫博物院藏
天地为媒,牛郎和织女成婚。奈何凡人与仙女、贫贱与尊贵有别,王母娘娘一支银簪,画河为界。从此,每年的农历七月七,鹊桥相会、互诉衷肠。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感念于此,又授予七夕节分外的情愫。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清宫夜宴到花下独酌,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感怀男女情愫、传统之美。
实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有了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诗经·小雅》中的《大东》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早在近3000年前的西周,古人就把两颗行星命名为“牵牛”和“织女”。诗中称织女“不成报章”,暗示当时民间已经把织女星想象成了一位纺线织布的女子,称牵牛“不以服箱”,把牵牛星看作一头捐躯奉献的天牛的形象。
《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在天上的鹊桥相会。人们在供桌上摆上瓜果,对着通亮的星星和迢遥的银河默默地向织女祈祷。
宋 《七夕乞巧图》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迢迢牵牛星,皎皎天河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心裁。终日不成章,泣涕泣如雨。天河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南梁萧统《昭明文选》里的古诗,堪称描写七夕的代表作,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短短十句五言诗,让织妇的思君之情跃然纸上,抒发了离去相思之情以及夫妻不得团圆的悲哀,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唐代墨客权德舆的《七夕》描述了当时人们七夕晚上乞巧的场景:“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家人竞相高兴地打开嫁奁和镜子,在月下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巧,表示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孟浩然的《他乡七夕》写道:“他乡逢七夕,旅社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月牙始临秋。谁忍窥天河,迢迢问斗牛。”七夕时节,流落异域的墨客在他乡旅社夜宿,不由想起了家乡的七夕风尚,思念起远在故乡的亲人,有感而产生发火此诗。虽是见景即兴之作,却情真意切,句句含情,写出了游子佳节思亲和羁旅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感,从而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普通人的愁苦尚且如此,宫闱深处的少女更是幽怨非常。“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文俱佳的杜牧,在这首《秋夕》中聚焦一位孤独的宫女。七夕之夜,遥望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小扇轻摇,天阶如凉。
明唐寅 《画乞巧图》扇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李清照《行喷鼻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君子世、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此词用托事言情的手腕,通过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读来令人感慨不已,是咏七夕词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清 《雍正十仲春行乐图轴》之七夕之夜 故宫博物院藏
最著名的还数宋代词人秦不雅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立意高远,将抒怀、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把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俏丽传说演绎为唯美浪漫的意境,抒发了对纯洁爱情的美好祝愿和热烈神往。只要两人至心相爱,忠贞不渝,纵然终年天各一方又何妨。尤其是末了两句,使全词升华至新的思想高度,是七夕诗词中的千古绝唱。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代姚燮的诗《韩庄闸舟中七夕》,写墨客于七夕之夜,在被誉为藕花之乡的微山湖上泛舟,触景生情,提笔而作。此诗既描写了微山湖如画的风景,又融入了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诗味更浓,颇具情致。
清 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七月“桐荫乞巧” 故宫博物院藏
清婉知秋,凉风有信。又是一年七夕夜,欢情离恨在今宵,岁月如梭长忆往,繁花似锦觅安宁。徜徉在古典诗词中品味七夕,便创造了传统文化的别样之美。(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