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扒龙船、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流传于长江流域,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很盛行。随着中外文化的互换,龙舟竞渡也传到了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国家体委于1984年5月16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源于原始社会祈雨的祭礼,有的说是起自越王勾践时在水上练兵的遗习,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等等。但是流传最广的,则是与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者屈原联系在一起的。屈缘故原由迫于昏庸无道的楚怀王听信谗言,使国家内外交困,濒于破亡,便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后人为了纪念屈原,便于每年端午节举行纪念活动。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这天(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去世,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又说:"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去世,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 唐代大墨客白居易有事:"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流放来干瘪,能校灵均去世多少很多多少。"(《竞渡》) 唐代墨客文秀有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北宋仁宗朝名臣余靖诗:"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尚彩舟轻。"(《端午日即事》)人们把粽子投入将中,表示对屈原的供祭;同时举行声势浩大的龙舟竞渡,象征着人们要以最快的速率去援救屈原。清代史学家赵翼有"竞渡传从楚岁时,为投角黍吊湘累"诗句。明人杨嗣昌撰写的我国研究龙舟竞渡的第一部专著《武陵竞渡略》载:"竞渡事,本招屈,实始于沅湘之间。"记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浙江乃至广西等地龙舟竞渡的史料、诗文浩瀚。龙舟竞渡的风尚始于古代的湘楚一带,流传于长江流域,并成为一种节令的标志。"此俗始荆楚,特以纪岁时。初因吊忠悃,相沿竞水嬉。"(乾隆《竞渡》)人们还在湖南湘阴县汨罗江北岸的玉笋山上建筑了招屈亭,听说招屈亭便是当年赛龙舟的终点。唐代墨客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任司马后,有一年端午节,他游览到沅陵,不雅观看了一场沅陵的龙舟竞赛,并在这里写下了一篇千古流传的《竞渡曲》。诗序说:"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事见《图经》。"诗云: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蝃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帷,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尚如狂重此时,纵不雅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从诗中得知,沅江上的这次赛龙舟的活动,是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一决胜负。胜者欢欣鼓舞,败者颜色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陪衬出节日无限的生活气息,读之使我们可以想见昔日沅江竞渡的盛况。诗序中的"何在?何在?",是老百姓招屈之魂的声声呼唤;诗的结尾在一片孤独的情思中,深蕴着对屈原的怀念。
唐代墨客刘禹锡
追溯龙舟历史,沅陵有着最早发源地之说。传说五千年前,帝喾驸马盘瓠携妻落户沅陵丁牛山,在这里繁衍后代,他去世后,子孙为寻回他的灵魂,划着彩舟,满江游弋招魂,演化成祭祖习俗,这一习俗,自隋唐时通过沅水传至洞庭、长江、黄河及海内外炎黄子孙足迹的地方。《湖南通志》记载"龙舟竞渡,最早始于武陵",龙船节更是盛行于湘西苗族而有名,湘西苗族流传千年的《漫水神歌》中唱道:"人家赛舟祭屈原,我划龙舟祭盘瓠"。听说当年,屈原大夫遭贬流放途经沅陵时,目睹沅陵龙舟竞渡盛况,触景生情,在《东君》中对沅陵龙舟的气势作了"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的生动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沅陵的龙舟竞渡历史要早于屈原,意义更不是纪念屈原。
吊唁屈原是六朝时新涌现的民俗主题,由于屈原之去世与汨罗人祭龙日(端午)恰好巧合。从此,每到端午祭龙,人们一边划龙舟,一边唱着哀歌,纪念他们敬仰的屈原。龙舟竞渡前一样平常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人们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首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从文献记载来看,最初为纪念屈原的竞龙舟只在汨罗土人中盛行,《隋书·地理志》云: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悼歌乱响,喧振水陆,不雅观者为云。诸郡皆然,而南郡、襄阳尤甚。"南北朝时发展到南郡、襄阳一些地区。后经唐代文人这样大量的文学渲染,纪念屈原的竞龙舟更是广泛流传。
伟大的爱国墨客屈原
唐代的龙舟竞渡,已经发展成为一项规模盛大的群众性娱乐活动。"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擂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从唐代墨客李群玉的这首描写洞庭湖竞渡的诗中,可见当时的竞渡比赛参赛人数浩瀚,规模伟大,蔚为壮不雅观。比赛的时候,江岸上挤满了不雅观众,叫好声、号子声、锣鼓声响成一片,盛镇云霄。江上指挥以旗鼓为令,摇旗叫嚣。参加比赛的选手们,多是渔家子弟,不怕风浪,长于使船;一舟之上,桡桨几十双,众人同心协力,飞舟如箭离弦。先到达终点者,夺标欢庆而归。当时的锦标,便是在终点树一竹竿,竿头上挂锦彩,夺得锦彩就称为夺标。"夺标"一词由此而来。一个名叫范慥的唐人写过一篇《竞渡赋》,个中写道:"……尔其月维仲夏,节次端午,则大魁分曹,决胜河浒。饰画舸以争丽,建彩标而竞取。"看来,唐时竞渡的河舟装饰描述得非常俊秀,竞渡时两船齐发,在终点处设有"彩标",最先拿到彩标的一船得胜。这使得龙舟竞渡成为一项竞争激烈、扣民气弦的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唐德宗贞元年间任武宁节度使的张建封驻守徐州时,不雅观看了一场极为壮不雅观的龙舟竞渡比赛,并作《竞渡歌》,进行了极为生动的描述: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嘀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喷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落势空挥挠。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不雅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每年在民间举行的龙舟竞渡活动,在唐以前还没有统一的日子,有的在四月,有的在八月。大约自唐往后,才统一于五月端午节举行。全体隋唐期间,水上竞渡活动一样平常是水村落夫民自动组织起来进行的。《旧唐书.杜亚传》说:"江熏风气,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并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到了五代,竞渡之风愈盛,不但民间组织,官方也大力提倡。当时,各郡、县、村落社每年都组织龙舟竞渡活动。唐代文学家张说《岳州不雅观竞渡》诗云:"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这首诗解释汨罗江畔的湖南岳州一带在唐时已把竞渡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唐代墨客储光羲《官庄池不雅观竞渡》诗描写沅江落日里,萧管奏鸣古老的敬拜乐章,舟子唱起高亢激越的船歌,乐声、歌声、水波声合奏出一曲壮阔的交响乐:"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北宋大墨客梅尧臣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楚的心情,写出了《五月五日》,借屈原以抒发他的"不遇"情怀。"屈氏已沉去世, 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屈原塑像
"艾虎悬门日,龙舟竞渡时;屈原遗恨在,千古楚人思。"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县,划龙舟是屈原故里最大的群众性集会,锣声一响,《招魂曲》一唱,四乡八里的人们便聚拢到了西陵峡两岸,用划龙舟这种最古老最隆重的办法纪念屈原。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有一整套的锣鼓和唱腔,个中竞渡虽然热烈,但招魂最为动听。在屈原故里,乡亲们非常看重龙舟竞渡,而且对夺标尤为重视,素有"甘心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之说,夺标归来,不仅能使村落名大振,而且还预示着一年的丰收和幸福。余靖有《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南宋大墨客陆游在《归州重五》中描述秭归端午龙舟竞渡的盛况:"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开角黍盘。"同时,他也为风浪中的竞渡者的安危担忧,《重午同尹少稷不雅观江中竞渡》云:"楚人遗俗阅千年,箫古喧呼斗画船。风浪如山横鲛鳄,何必此地更争先。" 明代大才子唐寅有《端阳》描写了龙舟竞渡热闹而奢华的场面:
端阳竞渡楚江媚,纨绔分曹唱健词。
画楫万枝飞鹢道,朱帘十二映蛾眉。
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刘敞的《竞渡》诗描写楚首都城为追思屈原进行赛龙舟的情景:"三闾虽已去世,郢人独见思。五月江水深,绕城碧逦迤。轻舟烂龙鳞,利楫剧鸟飞。箫鼓骇蛟龟,鹰隼乱旌旗。争先爱中流,不雅观者被水湄。漠漠怀沙魂,一去不可追。千载万岁后,儿女以为嬉。已矣国无人,终焉莫子知。"南宋墨客黎廷瑞回顾少年时被竞渡吸引乐而忘归:"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端午东湖不雅观竞渡》)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晏殊《端午作》,认为思念屈原,更应看重的是屈原的千古文章:"汨渚沉沉不可追,楚人犹自吊湘累。灵均难免不免争琼糈,却道蛟龙畏色丝。"北宋墨客张耒《和端午》诗:"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虽然忠魂已去令人深感悲哀与无奈,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久不会消亡。南宋墨客胡仲参在端午日不能亲划龙舟,但风雨声中闭门读《离骚》来感怀屈原。诗云:
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
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
江西赣中一带是我国最早时兴龙舟的地区之一。曾攻读于宜春状元洲的唐朝状元郎卢肇,及第后在宜春驿馆前写过一首不雅观竞渡诗,讲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卢肇与同乡黄颇均赴京赶考,袁州刺史成应元重富轻贫,只为黄在离亭送行。没想到,第二年考中状元的竟是卢肇。当卢肇荣归乡里时,正值端午节,成应元率官员欢迎,并设宴接待,同时不雅观看龙舟竞渡。比赛结束时,成请卢作诗志盛,卢当即写下《及第后江宁不雅观竞渡寄袁州刺史成应元》一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煽惑时雷模糊,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真夺得锦标归。"诗的末两句蕴藉的讥讽了重富轻贫、眼力短浅的成应元,耐人寻味。这首诗在民间很有影响,一时"锦标状元"之称传遍袁州内外。清乾隆进士严思浚在《袁州竹枝词》中云:"秀江桥下水涟涟,馆驿楼前浪拍天。艳说状元洲夺锦。洲边人爱划龙船。"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贬居筠州的苏辙写有《竞渡》诗,描写了当地龙舟竞渡的情景:"使君欲听旁人讴,一夜江波拍岸流。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处争作弄潮流。长鲸波浪聊堪比,山缍迎风殊未收。角胜争先非老事,凭栏赏月思悠悠。"南宋墨客杨万里途经弋阳看到蔚为壮不雅观的龙舟竞渡,感慨不已,写下《过弋阳不雅观竞渡》:"急鼓繁钲动地呼,碧琉璃上雨龙趋。一声翻倒冯夷国,千载悲惨楚大夫。银碗锦标夸胜捷,画桡绣臂照江湖。三年端午真虚过,奇不雅观初逢慰道途。"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有长诗《午日沙市不雅观竞渡感赋》,一开始描写竞渡的壮不雅观:"金鳞圻日天摇波,壮士麾旄鸣大鼍。黄头胡面锦祙额,疾风怒雨鬼神过。"再写倾城而出争不雅观竞渡的场面:"倾城出不雅观巷陌隘,彤霞如锦汗成河。妖鬟袖底出巾冠,白颠髯下立青娥。朱阁玲珑窓窈窕,轻烟倩语隔红罗。北舟丝管南舟肉,情盘景匆匆欢奈何。云奔浪激争抚掌,亦有父老泪滂沱。"面对热闹的盛况,墨客笔锋一转,写道:"渚宫自昔称繁盛,二十一万肩相摩。西酋中珰横几载,男不西成女废梭。琵琶卖去了官税,健儿半负播州戈。笙歌沸天尘卷地,光华盛校十年多。" 从袁诗可知,明代中叶当地已经有 21 万人口,可见其工商业之繁盛。然而,皇室地主集团叮嘱消磨的宦官们一来,折腾几年之后,结果是男废耕,女废织,连为贩子们卖唱的琵琶女都失落业了。墨客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希望统治者放松"商禁",剔除各种苛捐杂税,让商业繁荣起来:"耳闻商禁渐弛缓,努力官长蠲烦苛。太平难值时难得,千金莫惜买酒醝。君看至德复兴后,几人重唱天宝歌。"高安清代道光年间朱航的《锦江脞记》描述锦江两岸群众端午节不雅观看龙舟竞渡盛况:"筠俗五日,锦江竞渡,两岸妇女,不雅观者如芙蓉映水。筠州竹枝词云:好这天高风定后,喷鼻香薰两岸活芙蓉。盖纪实也。"临川县清代文人李绂的《金家渡衰竞渡诗》写道:"……夺标一样千人呼,冯夷骇跃天吴怒,东岸江楼数里长,士女欢呼笑合作……"
龙舟竞渡起源的几种说法在吴越均有表示。东汉的《曹娥碑》说:"五月五日,以迎伍君"。《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也认为 "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吴国大将伍子胥,因遭佞臣诋毁被吴王夫差所杀,尸体被装入皮袋投进钱塘江后,随波逐流而不沉没。当地百姓认为这是伍子胥显灵。往后,每年五月初五,一贯传承着以龙舟竞渡迎伍君的习俗。北宋字画家米芾《绍圣二年八月十八不雅观潮浙江亭》诗云:
怒势豪声迸海门,舟人传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
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歌过远村落。
苏州龙舟竞渡在为纪念伍子胥而命名的胥江河上进行,清代墨客邵长蘅有 "五月胥江怒,水嬉欢竞渡"的咏叹。山塘河里也有赛龙舟活动,从月朔开始至初十,连续举行旬日,称为"划龙船市"。 据《清嘉录》、《吴郡岁华纪丽》等古籍上记载,"七里山塘,几无容身之地,河中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欢呼笑语之声,遐迩振动。土人供卖耍货食品,所在成市,凡旬日而罢,俗呼划龙船市。入夜,燃灯万盏,烛星吐丹,波月摇白,尤为奇不雅观。俗称灯划龙船。"不少文人墨客,在山塘河不雅观看龙舟赛之后,诗兴勃发,写下了不少佳作。出生于苏州的明代"吴中四杰"之一的杨基有《端阳十咏·竞渡》"船头花帽欹,船尾花袍舞。江神不敢行,百面鼍皮鼓。"清代墨客袁学澜《山塘不雅观竞渡行》是一首长诗,将山塘河龙舟竞渡描述得淋漓尽致,有句云:"五月停桡虎阜曲,山塘十里新蒲绿。龙舟箫鼓哄江湄,犹见吴侬古风尚……"墨客意犹未尽,又写了《虎阜龙舟词》二十三首,将龙舟竞渡的情景、看客的形态、岸边的风景描述得更加详细。墨客惠周惕、朱彝尊、顾嗣立等都写有山塘龙舟竞渡诗。还有说是纪念介于推的。《事物异名录·岁时·五月》引《初学记》说:"龙歌令节,蛟食芳辰。按五月五日介子(推)作龙蛇之歌,以感重耳;又屈原去世汨罗,故云。""扬州八怪"之一的罗两峰有《钟馗骑驴图》题诗:"只闻凭吊介子推,竞渡还因屈子哀,此外无人同此日,为多禁忌请公来。"清代绅士王仲儒的《西斋集》中有一组扬州"端午竹枝词",个中一首云:"扬州也有曲江头,皓齿朱唇日日游。东舍西家忙不了,菖蒲喷鼻香里看龙舟。"温州竞渡渊源于古代越族龙图腾崇拜的敬拜活动,紧张是用于祈求安然和丰收。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载:"竞渡起自越王勾践。永嘉水乡用以祈赛。"直到明清往后,才演化为专门纪念屈原的日子。清墨客石方洛有"一江竞渡胥寻乐,谁为汨罗三闾哭。"(《且瓯歌》)又有民歌云:"五月五日端午节,屈原饮恨汨罗江,龙舟队队江中飞,要饮蒲酒保安然。"#端午节,防疫避暑抗病毒#
福州龙舟竞渡多在西湖举行。五代时闽王王延钧曾"浮彩舫数百于西湖,每船载宫女二三十人,衣短衣,鼓楫争先,而自乘大龙以不雅观。"皇后陈金凤作《乐游曲》,使宫女同声歌之。曲曰:"龙舟摇荡东复东,采莲湖上红复红。波澹澹,水溶溶,如隔荷花路不通。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蒲中洲。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岁游。"陈金凤的《乐游曲》是福州第一首有记载的"龙舟诗"。宋代福州郡守程师孟有《端午出游》诗,描写了西湖风光及万人不雅观竞渡的情景:"三山缥缈霭蓬瀛,一望上苍十里平。千骑临流搴翠幄,万人拥道出重城。参差螮蝀横波澜,飞跃鲸鲵斗楫轻。且醉樽前金潋滟,笙歌归道月华明。"福州龙舟在舟之首分别设有龙、马、蟾蜍、凤凰等头像。龙首便以其头像命名。至明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万历进士长乐人谢肇淛有《西湖不雅观竞渡》诗说:"一曲湖为镜,轻舟隐菱荷。况当放支节,共听采莲歌。棹影群龙戏,涛声万马过。楫飞晴散雨,鼓急水惊波。藉草红裙密,鸣榔锦袖多。战酣残暑失落,酒醒晚风和。胜事追河朔,英魂吊汨罗。"清初曾禁止龙舟竞渡,,但不久开禁,更是风起云涌。清同治进士道岩人董平章《榕城端午竹枝词》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看龙舟竞渡的盛景:"堂开宛在俯中流,士女倾城尽出游。记得小西湖上路,罗衫执扇看龙舟。凉船过处水生风,鳌鼓声喧万桨园。若个锦标先夺得,蒲葵扇系手中红。"并自注云:"土音呼斗龙舟为扒凉船。好事者以巾为标系竹竿插岸上,众舟鼓桨争先,以得为荣,鼓声、锣声、人马声共,水为之沸。"
明清期间福州文人时尚"竹枝词",龙舟竞渡也便成为竹枝词的紧张题材。如清嘉庆进士杨庆琛的《榕城端午竹枝词》写道:"水晶宫冷彩云收,无复菱歌唱《乐游》。岁岁西湖山上看,两竹旗鼓斗龙舟。"又有"迎仙门外人如织,争看龙头夺标来。"清道光举人刘荜奎写:"蒲喷鼻香艾影映门闾,艾虎钗符灿佩裾。为约园人不雅观竞渡,已时先写午时书。"清咸丰举人马凌霄写:"端阳鳌鼓斗龙舟,齐向波心夺锦标。五尺红罗双扇影,随风飘飚插中流。"清光绪进士叶在琦写:"桥栏倚遍看龙骧,叫好连珠柁尾扬。夺得锦标好身手,云头浮出画船旁。"清光绪末诸生刘训王常写的最多,如:"儿童今日尽欢呼,中午符悬五彩图。争往西湖看竞渡,哥哥弟弟欲盈途。""小饮雄黄酒半杯,柴门远向水边开。忽闻战鼓咚咚响,知是龙舟斗胜来。""两道龙舟半正酣,伊谁败北最尴尬。一回胜负平凡事,勇怯须看二与三。""两队争雄箭逐弦,船头滚滚水连天。千声炮竹闹喧甚,拍掌争呼夺采先。"等等,既写龙舟斗胜的激烈场面,又写争不雅观龙舟的奇妙心情,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精彩纷呈。
白居易在忠州(今重庆忠县)任刺史时所赋《竞渡》云:"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它。自经流放来干瘪,能校灵均去世多少很多多少。"从这首诗看,至少是在唐代,四川的龙舟竞渡已很盛行。忠州有一座屈原塔,苏东坡高中进士往后路经此处,虽然这里并非屈原投水之地,但这一关于先哲的遗迹,依然令贰心潮起伏,写下《屈原塔》一诗,表达了对屈原保持去世节的崇高敬意,也表白了他积极入世的心迹。诗曰:"楚人悲屈原,千岁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去世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去世,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以是持去世节。" 苏东坡还有写三峡竞渡的《竹枝歌九章·之三》云:"水滨击鼓何喧阗,将相扣水求屈原。屈原已去世今千载,满船哀歌似当年。”苏诗解释公民以龙舟竞渡的形式,表达对屈原千秋不变的同情、怀念与敬仰。"宋代墨客范成大《夔州竹枝词·其一》云:"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云安酒浓麴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明代文学家杨慎曾赋《竞渡曲》长歌,以记嘉靖年间长江边上泸州城下的竞渡实况:
江阳旧俗敬端阳,龙舟竞渡江之滂。
已欣永日恣游戏,更兼小雨生微凉。
五龙青红黄白黑,昂首竖髧扬鬐翼。
奔电追风跃且鸣,击汰冲波横复直。
仿佛湖州张水嬉,想象习战昆明池。
长年三老夸妙手,不雅观者两岸忘其疲。
露玠文身凫雁浴,千桡百浆蚣蝑足。
蚁穴南柯檀伐槐,蜗牛左角蛮攻触。
君不见,
争名争利在市朝,相倾相夺不相饶。
偃旗罢鼓各归去,急流勇退同逍遥。
借助于这位雅号"明代第一秀士"的杨状元的生花妙笔,可知五百年前的泸州(古称江阳),龙舟竞渡的规模已经很大。从日出到日落,恣情游戏,参赛的龙船浩瀚,至少已有青、红、黄、白、黑五色,千桡百桨,煞是壮不雅观。参赛的健儿,露玠文身,画为龙的图案。这些男人,大多数都是被称为长年三老的船工水手。从杨慎的字里行间,我们仿佛听到了龙船上的锣鼓声和号子声,看到了五色龙船你追我赶,逐电追风般飞速行进,像亲临其境一样,看到了这场动人心弦的精彩演出。诗的末端,盛赞竞渡秩序井然,人们高兴而来,尽欢而散。
当然,龙舟竞渡并不局限于汉族,壮、苗、侗、布衣、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类似龙舟活动。纵然在宝岛台湾,端午节也有龙舟竞渡。清人钱琦的《台湾竹枝词·竞渡》写道:"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自唐代往后,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特殊是天子居住的京城,如唐代的长安,宋代的汴梁,明清时的北京,龙舟竞渡也成为五月端午节中的一项主要活动。唐朝早期皇上不雅观看竞渡多在兴庆池,兴庆池位于隆庆坊,中宗时水面阔达数顷,据《资治通鉴》卷二0九载,中宗景龙四年四月六日,"上幸兴庆池,结彩为楼,宴侍臣,泛舟戏象以厌之。" 中书舍人李适当场作《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拂露金舆丹旆转,凌晨黼帐碧池开。南山倒影从云落,北涧摇光写溜回。急桨争标排荇度,轻帆截浦触荷来。横汾宴镐欢无极,歌舞年年圣寿杯。"徐彦伯也有《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夹道传呼翊翠虬,天回日转御芳洲。青潭晓霭笼仙跸,红屿晴花隔彩旒。喷鼻香溢金杯环广坐,声传妓舸匝中流。群臣相庆嘉鱼乐,共哂横汾歌吹秋。”玄宗时期风气更盛,留有许多墨客不雅观竞渡应制的诗篇。李怀远有《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上苑清銮路,高居重豫游。前对芙蓉沼,傍临杜若洲。地如玄扈望,波似洞庭秋。列筵飞翠斝,分曹戏鹢舟。湍高棹影没,岸近榜歌遒。舞曲依鸾殿,箫声下凤楼。忽闻天上乐,疑逐海查流。"德宗喜好在鱼藻宫里不雅观看竞渡和水戏,并诏令将原来只有一丈深的鱼藻池被向下加挖了四尺,又引来灞河水到池中。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穆宗登基,大概是嫌鱼藻池淤塞得不像话,这年八月穆宗专门调来两千神策军浚淘池塘,一个多月后工程结束,穆宗特意在池边举行宴乐,顺便不雅观看竞渡。《穆宗纪》载:"玄月不雅观竞渡于鱼藻宫,则重九亦有竞渡。"穆宗的儿子敬宗也多次到鱼藻宫不雅观看竞渡,《旧唐书。敬宗纪》:宝历二年三月,幸鱼藻宫不雅观竞渡。是方春竞渡久为故事。张祜《杂曲歌辞·上巳乐》:"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描写的是后宫女子举行划船比赛的情景。王建也有专门描写宫女竞渡的一首《宫词》:
竞渡船头掉采旗,两边溅水湿罗衣。
池东争向池西岸,先到先书上字归。
宋代文学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天子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据史载,金明池开凿于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太宗动用了3.5万绅士兵凿池,引金水河水贯注。当时紧张是为了培植一片较大的水城,安置神卫虎翼水军,在每年的春夏之交操教舟楫。太宗曾就此对侍臣发了一通议论:"兵棹,南方之事也,今既平定,固不复用,但时习之,不忘武功耳。" 后来成为演出"水嬉"的场所,池北的水殿设有"不雅观争标, 赐宴"的看台,御座安排在靠水殿的宝津楼上。宋史《礼志》中有:"淳化三年三月,幸金明池命为竞渡之戏,掷银瓯于波间,令人泅波取之。因御船奏教坊乐,岸上都人纵不雅观者万计。"个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不雅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王珪写有两首《端午内中帖子词·天子阁》,其一:"翠华初到玉池游,笑指宫人按櫂讴。湘水英魂在何处,犹教终日竞龙舟。"其二 :"御池风暖水如鳞,争看兰舟竞渡人。应是君王好忠直,至今犹为吊孤臣。"元代白描大师王振鹏(字朋梅)的《金明池龙舟图卷》,描述了北宋汴京宫廷后苑金明池上三月三闹龙舟水嬉的故事,场面气势磅礴,鼓乐喧天,十七艘做工精细,有雌有雄的龙舟在奋勇夺标,还有杂耍船助兴,连公主也卷起密帘步出闺阁举目远眺,亭台楼阁,水榭湖石,文武百官列队在不雅观赏,尽显皇室贵族的豪华场面。元朝文学冯子振有题画诗曰:"金明池上张水嬉,百櫂贾勇建鼓旗。按栏切云人俯砌,但觉汹汹鸣春漪。东西夹岸瞠万目,黄帽长年看不敷。市价宣和全盛时,消得轻绡写晴渌。"竞渡争标是金明池水嬉中一个大型节目。这个节目紧张由旁边军的船队演出,参加的人数多,规模大,不雅观众每每超过万人,时人称之为"国朝一大盛不雅观"。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述此景。元代墨客张珪的《题王朋梅金明池图》写竞渡者志在夺标:"万棹齐奔竞出头,锦标夺得志应酬。吴侬识此争先著,一度赢来便可休。"元代著名玄教羽士吴全节则写出了北宋天子沉溺嬉戏而误国的感慨:"龙舟叠鼓出江城,送得君王远玉京。惆怅金明池上水,至今呜咽未能平。"
南宋政府则凭借临安(今杭州)西面的"西湖"连续这一传统,而且,"西湖"规模要远远超过金明池。龙舟竞赛在西湖中则变革成了:六条龙舟分为两队,向立于湖中一根挂着锦彩、银碗、纸币的"标竿"划去,只见湖水腾波,条条龙舟如离弦箭;岸上锣响鼓鸣,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墨客黄公绍满怀激情吟诵《端午竞渡棹歌十首》,个中吟道:
望湖天,望湖天,绿杨深处鼓鼘鼘。
好是年年三仲春,湖边日日看划船。
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櫂声摇。
天与玻璃三万顷,尽教看得几吴舠。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
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櫂起中流。
櫂如飞,櫂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
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
明清的宫廷多在西苑搞龙舟赛。明万历年间宫中寺人刘若愚在他所著的宫廷杂史《酌中志》中,曾记载有五月端午日天子临西苑,参加 "斗龙舟、划船"活动的环境。清宫沿袭明宫往事,仍于西苑龙舟竞渡,乾隆十一年看罢龙舟竞渡,感慨万端,写下《竞渡》诗:
此俗始荆楚,特以纪岁时,
初因吊忠悃,相沿竞水嬉。
夏五真夏五,风日薰且熙,
况当膏雨霑,应节聊拈题。
昆明闪金波,回堤灿蜀葵,
中流九龙舟,谁肯相参差。
黄帽双飞桨,綵缕五色丝,
纷逐锦标得,悬望霓旌麾。
既闹旋亦寂,凭不雅观有所思,
我不雅观竞之义,所包未可涯。
聊举数端言,以当—解颐,
四季唯其竞,双丸昼夜驰,
江河唯其竞,东去不复归。
大鹏竞图南,翼若云天垂,
蟪蛄竞春秋,各各不相知。
其间人愈甚,率被名利羁,
大禹竞寸阴,陶侃较分厘,
所趋背膺判,同惧晷刻移。
准竞以是劳,其劳无止期,
故无竞唯人,四方其训之。
龙舟竞渡在给人们带来欢快的同时,由于受各种鄙俗的影响,也曾涌现了诸如封建迷信、打斗落水、逼迫摊派等情形。《武陵竞渡畧》记述:"划船不独禳灾且以卜岁,俗为传歌'花船赢了得时年'。"储光羲《不雅观竞渡》诗曰:"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摧"。 解释有些地区竞渡的风尚是为了祈年,农人由于竞渡胜了,庄稼就会丰收,输了收造诣不好。这种迷信说法便是竞渡常常引起械斗的缘故原由。历史上也有因此引发事端而被禁的记载,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有《午日处州禁竞渡》,记述的便是浙江处州禁止竞渡的情形:"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去世,舟楫何劳吊屈来。"
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叶适《永嘉端午行》云"使君劝客亲付标,两朋予夺悬分毫。起身齐看船势侧,桡安不动涛头高。古来峥水斗胜负,湖边常赢岂其数,岸腾波沸相随连,回廊长歌谢神助。"可见龙舟竞渡中"夺标"的紧张激烈及人们对输赢的重视。各地龙舟竞渡都有 "悬赏夺标",而且逐渐发展成争夺的是活鱼标、活鸭标和正不才沉的铁标,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和"物质刺激"。据乾隆间《吴县志》记载:"投鸭于河,龙舟之人争入水相夺以为娱乐。"后来,商家们竟叫人在蛋壳里放上彩券掷于水面,龙舟上的健儿们见了便跳入水中去争夺,不雅观众及同舟伙伴齐声呼喊,匆匆其加劲,鼓励他夺标而返。彩券上写有奖品名称,夺得者即可到指定店铺领奖。奖品大多是糕饼、糖果、粽子等吃食或折扇、毛巾等日常用品。这也可谓是商家参与赛事、利用赛事做商业广告的最早考试测验。然而,这种"放标"之嬉,在扬州城里南门钞关运河上终于酿成灾害。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当附近各地的龙舟聚拢到城南钞关河边准备"抢标"时,浩瀚不雅观众挤上了停泊在河边的"锞船"。那是官府运送纳税"锞银"的专用船,常有扬州府和盐运使衙门的的官员搭乘,船体较大,有高下两层楼舱。大批不雅观众拥到船上,全都挤到临河心的一侧不雅观看"抢标",导致船体失落衡倾覆,落水伤亡者达二百余人。对付这起惨案,清末民初扬州文人倪澄瀛《再续扬州竹枝词劫余稿》中有诗咏曰:"钞关城外锞船回,正是龙舟打浆来。不雅观众登船齐左顾,不防侧重遽遇难。"因这一年是丙午年,故称作"丙午龙舟案"。此案发生后,官府明令禁止端午时节举办龙舟赛事。此令竟成定则,以至近百年来扬州城里再未有过盛大的端午龙舟竞渡。
早在唐代,岳州刺史就曾以竞渡延误农时为由禁止过,墨客元稹有《竞舟》诗说:"楚俗不爱力,费力为竞舟。买舟俟一竞,竞敛贫者赇。……祭船如祭祖,习竞如习雠。连延数旬日,作业不复忧。……建标明取舍,胜负去世生求。一时欢呼罢,三月农事休。" 元诗赞赏岳州刺史"念此为俗疣",将参赛船统统烧光的做法:"百船不留一,一竞不滞留"。而他自己也拒不不雅观看,还主见惩罚参赛的"堕游"之民, 以"节此淫竞俗",并希望岳州的作法能推广到各地:"此事数州有,亦欲闻数州"。或者是出于士大夫的陈腐不雅观念,认为农人只能无休止地从事农业生产,不应该问鼎体育活动。
但划龙舟毕竟是一项喜闻乐见的群体活动,乡民自发竞渡,年年皆有。叶适曾作诗描写家乡瑞安当时的盛况:"一村落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祈年赛愿从其俗,禁断无益反为酷。"(《后端午行》)还是叶诗说得好,强行禁止毫无意处,反而会加倍强了人们对竞渡的热爱。说到民间对划龙船的酷爱,恐怕要数江西上高、宜丰锦江一带的村落民别出心裁。他们弄出了一个中国民俗事象中罕见的节日——"端阳副节"。锦江沿岸的上高界埠、简家、徐家渡、镇渡,宜丰的凌江等地,端阳副节日期有所不同,有的五月初八,有的五月初十,有的五月十三。日期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每逢"副节"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龙舟竞渡。
"端阳副节"缘何而起?有一种说法是蓄意避开官府的禁令。清乾隆五十五年端午,上高况、严等姓争斗龙舟,相互殴击,甚至没顶多人,酿成大案。次年三月初旬日,县令刘逢奇颁布《谕禁端午竞渡文》。禁令中说:上高每逢端午,"届期划戏,举国若狂","各姓争斗龙舟",每发难端,"何苦于戏耍无益之事"?为"以杜事端",于是敕令"差起旧存各船折毁"。"诚恐日永禁驰复萌",故"勒碑永禁,以示久远"。官府的禁令,百姓自然不敢违反。然而正如那位县令所说的那样,上高人喜划龙船"颓风难挽,固习已深"。初五不许划,十三再划。上高人想出了既不违禁又可划船的对策,于是"端阳副节"就合时涌现了。毕竟不仅是一年一度的节日游戏,更是人们通过龙舟竞渡来追怀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动听诗辞,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正如明代墨客边贡的《午日不雅观竞渡》所云: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