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一月为“冬月”,又称辜月、畅月、后十月、仲冬。一年十仲春用十二地支来表示的话,又称“子月”称“建子”。
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这便是说在黄帝时便以冬至为元旦(朔旦)了,不但是“沿袭”周代(“姬家”)“建子春”,冬至曾是“年”(“年头”“元旦”)已是由来已久,后来“冬至大如年”的由来原是由于“冬至曾是年”。冬至习俗原是周代年俗的残余。但随着年代日益久远,及历法的变迁,冬至节曾是年节已逐步被淡忘。
杂曲歌辞-十仲春乐辞-十一月
唐-李贺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挝钟高饮千日酒,却天凝寒作君寿。
御沟泉合如环素,火井温水在何处。
十一月奉教作
唐-李峤
凝阴结暮序,严气肃长飙。
霜犯狐裘夕,寒侵兽火朝。
冰深遥架浦,雪冻近封条。
平原已从猎,日暮整还镳。
请输入图片描述
忆长安-十一月
唐-刘蕃
请输入图片描述
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
御苑雪开琼树, 龙堂冰作瑶池。
兽炭毡炉恰好,貂裘狐白合适。
请输入图片描述
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书信并诗数篇因遣报书偶题长句
唐-白居易
请输入图片描述
清泠玉韵两三章,落箔银钩七八行。
心逐报书悬雁足,梦寻来路绕羊肠。
水南地空多明月,山北天寒足早霜。
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
请输入图片描述
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
唐-贾岛
请输入图片描述
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
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
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
目前灞浐雁,何夕潇湘月。
想彼石房人,对雪扉不闭。
请输入图片描述
金州冬月陪太守游池
唐-无可
请输入图片描述
残腊雪纷纭,林间起送君。
苦吟行迥野,投迹向寒云。
绝顶晴多去,幽泉冻不闻。
唯应草堂寺,高枕脱人群。
请输入图片描述
江南遇雨
唐-张鼎
江天寒意少,冬月雨仍飞。
出户愁为听,从风洒客衣。
旅魂惊处断,家信意中微。
几日应晴去,孤舟且欲归。
请输入图片描述
次韵和朋侪冬月书斋
唐-张蠙
四季多花木,寒冬亦不凋。
薄冰行处断,残火睡来消。
象版签书帙,蛮藤络酒瓢。
公卿有心腹,时得一相招。
请输入图片描述
渔家傲(冬月)
宋-黄裳
风入金波凝不住。玉楼间倚谁飞举。
霜艳雪光来竞素。
分辨处。独垂馀意窥庭户。
强薄罗衣催玉步。美人为我当尊舞。
醉到春来能几度。
愁今古。月华不去年华去。
请输入图片描述
念奴娇-冬月
元-洪希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月华似水,正同云景象,流光如烁。
凉气射入寒瘁竦,走下深帘重幕。
十二琼楼,三千玉斧,手冻恁谁断。
乘鸾女子,为伊再三惊愕。
回顾玉露凄清,恐非人间,怎敢轻谐谑。
上界神仙官府足,肝胆骤然倾落。
冻合关河,光摇牛斗,飞起横江鹤。
平明起视,雪封枝上梅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