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夕望招客

唐代: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心。

这9首诗词中的闲适乐趣前人与你一同分享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诗中所写都是平凡景物:海、天、山川、灯火、星河、风雨树木,月下的霜……但其妙处就在于在短短一首七律中用这么多事物组合出一幅幅清新幽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疏朗悠远的山水画,末了以人的心情作结,使整幅画更增加了人情之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喷鼻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期经由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
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万树上都有蝉在鸣叫,惊吓了河对面的虹彩,在乐游原里有阵阵的西风。
羲和驾着太阳车,一贯到薄暮时分才停下来安歇,不肯让这夕阳结束,不肯让太阳掉头向东。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宋代: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喷鼻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此词纯用白描的手腕阐述,选取了闺房中的一个情景,将美人的举止、姿容、睡态和醒时样子容貌刻画得极为生动逼真,极具生活气息,让人可知可感。
词格冶艳,颇见“花间”遗风。

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喷鼻香。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光辉光耀、情调清和的图画。
这统统都是由墨客站立在山亭上所描述下来的。
山亭和墨客虽然没有在诗中涌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清闲清闲的墨客。

得胜乐·夏

元代:白朴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香喷鼻香十里荷花。

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马戴《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江村落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落流,长夏江村落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附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墨客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郊野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得到了明日亲之乐。
这首诗正作于这期间。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喷鼻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长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想熏染。
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得意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觉得细腻入微,诗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