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 青葱光阴

3月20日前后,为春分节气。
从惊蛰的“桃始华,仓庚鸣”,到春分的“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大自然逐渐结束“默片”时期,变得更加有条有理。

冬至和夏至的关键字是极与最,春分和秋分的关键字是平与均。
春分表示的是“均匀主义”。
古人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目前,很多国家还都“一刀切”地将春分(昼夜平分日)作为春季的开端,有些国家乃至将其定为新年的起始。

古时帝王是春祭日、秋祭月,从周代开始便在春分日“祭日于坛”。
春分时节,除了拜谢阳光之外,还会专程欢迎燕子。

夜读丨春分燕飞犹个个 花落已纷纷

古代的“气候预报员”有很多,但燕子是唯一享受皇家正式欢迎仪式的,享受最高规格的礼遇。
“是月也,玄鸟至。
至之日,以大牢祠高禖(méi),天子亲往。
”“人间旧恨惊鸦去,天上新恩喜鹊来。
”燕子没有乌鸦和喜鹊那般脸谱化的标签,却人见人爱,至今保持着年夜大好人缘、高人气。

仲春二,龙抬了头,开始忙于行云布雨。
雨,逐渐地不再是“沾衣欲湿”的雨,而风更多的是“吹面不寒”的风。
“燕子初归风不定,桃花欲动雨频来”,所谓“风不定”,既是指风的激越飞扬,更是指盛行风向尚未确定,风向的顽皮任性。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东风是天下上最温顺的剪刀。

人们意念中的东风,并不是春天所有的风,而是宜人的那部分。
东风,应该是和煦、温润的,是可送暖、可化雨、可作为护肤品的风。
正如老舍笔下:“所谓东风,彷佛应该温顺,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喷鼻香……”但是,人们意念中的东风,并不等同于春天的风。
春天的风,未必很和悦,未必是恩情。
春天的风,也常常是西伯利亚出品,可致冷、可致沙尘、可致倒春寒。

“春江水暖鸭先知”,但与鸭比较,是春江水暖螺先知。
由于鸭只是水上“访客”,而螺才是水下“居民”。
老话儿说:“清明螺蛳肥如鹅。
”春分之后,清明之前,正是螺蛳最肥美的时节。
人们也自然不会忘却这些潜水的食材。

那些成长在田埂边、坡地间、树丛下的各种野菜,更是春天的批量赠送。
人们会准确地辨识,娴熟地采撷,将它们收归厨房。
清炒,或者让它们参与拌馅、和面。

当然,此时的春茶非常金贵。
古人说:“养蚕景象,采茶时节。
”从早春到晚春,“采茶歌里春光老”,一芽一叶的暗香,可以令人们回味良久。

“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为二,这天夜均而寒暑平,昼夜平分、寒暑平衡,既不冷也不热。
但冬天和夏天就不一样了,要么日间特殊长、要么黑夜特殊长,要么特殊冷、要么特殊热,它既不会昼夜平分、也不会寒暑平衡,与“分”背道而驰,它们表示的是两种分解、两种极致,以是只能叫作“夏至”、“冬至”。

| 宋英杰:为什么有“春分秋分”,没有“冬分夏分”?

春分 · 花信

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八气,一百二旬日。
每气十五天,一气三候,每候五天,八气共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也便是每五天有一种花绽蕾开放,即一月二气六候花信风。
每一候花信风便是候花开放期间,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
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着花音讯的风候。

小寒: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喷鼻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 二候棠梨 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 二候荼蘼 三候楝花

一候 · 海棠

海棠花,蔷薇科乔木,园艺变种有粉赤色重瓣和白色重瓣。
著名的不雅观赏品种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习称“海棠四品”。
海棠花姿洒脱,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国艳”之誉。

△ 宋-海棠蛱蝶图页 图自中国字画网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喷鼻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二候 · 梨花

梨花,蔷薇科梨属,梨树的花朵。
梨树,落叶乔木,叶圆如大叶杨,干有粗皮外护,枝撑如伞。
春季着花,花色洁白,犹如雪花,具有浓郁喷鼻香味。

△ 宋-钱选《梨花图卷》 图自中国字画网

《寓意》

宋·晏殊

油壁喷鼻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使东川·江花落》

唐·元稹

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

江花何处最肠断,半落江流半在空。

三候 · 木兰

木兰别号辛夷花,是落叶小乔木。
木质有喷鼻香气,小枝紫褐色。
木兰花树高可达5米,开放时傲立枝头,由于木兰首先着花,等到花谢后才逐步长出绿叶,以是花开时节满树洁白,毫无杂色。

△明-沈周《辛夷墨菜图卷·第一段》

《木笔花》

唐·卢肇

软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

谁与墨客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

《戏题木兰花》

唐 · 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春分 · 习俗

立蛋

“春分到,蛋儿俏”。
传说,春分这天最随意马虎把鸡蛋立起来。
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
我国很多地方举行立蛋比赛,春分成了立蛋游戏的最佳光阴。

放鹞子、踏青

“草长莺飞仲春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孩子们在春分期间放鹞子是很古老的春季娱乐活动。
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蛰伏了一个冬天,每逢春分时节走出家门,沐浴着春光,奔跑着放飞鹞子,与活气勃勃的早春时节相得益彰。

吃春菜、太阳糕

昔日四邑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逢春分那天,全村落人都去采摘春菜,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太阳糕是昔年北京人敬拜太阳神所用的紧张供品,以糯米制皮,内包枣泥馅,馅中还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既有五谷丰产的寓意,又知足了人们食疗的哀求。

犒劳耕牛、敬拜百鸟

江南地区盛行犒劳耕牛、敬拜百鸟的习俗。
春分已至,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赏赐;敬拜百鸟,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配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