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有鲲鹏击水三千里的羽翼,有小轩窗里默默无语的对视,有大漠长河的遥遥思念;诗,是一支神来之笔,勾勒出鹦鹉洲上的芳草,点化出二十四桥的明月,渲染出喷鼻香炉峰的霞。
那么诗歌表现手腕有哪些?
1.比拟(对照)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通亮与渔火鲜艳的通亮是光质的对照。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
江枫渔火对愁眠
2.虚实结合(遐想和想象)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供应广阔的审美空间,充足人们的审美意见意义。
如:李贺《将发》
女婿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前两句写整顿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碰着的景致,这是虚笔。
3.正意反说(反语)
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常日所说的“说反话”,利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揶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写作方法。
如:陆游《秋思》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纵然是天算夜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墨客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
秋的悲惨
《文心雕龙·明诗》是专题论诗的。它分别论述了各代的诗,指出了各代诗的特点及其优点、弱点,不乏精辟的见地。讲的是南朝刘宋初期的诗风特点:讲究对偶,讲究辞采,刻画细致,用辞新颖,对东晋的诗风既有继续又有改造。特殊是“俪采”二句对讲究骈俪辞采的诗风作了范例的概括,因此常被人们征引。
4.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腕共用)便是利用与紧张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紧张形象.
如: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墨客内心之愁苦。
5.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
便是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 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如:王维《田园乐(其六)》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以声衬静,动静结合,表现田园宁静安适的特点。
山山水水
6.借古讽今便是借历史上的人或事,影射讽刺当今的社会征象。
如: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落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借南朝暗讽唐朝统治者大兴佛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
7.直抒胸臆便是坦直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如: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诗人。
直接抒发了作者忠君报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一》。这几句大意是:古人写诗,贵在蕴藉,意不外现。使人涵泳品味,才能理解它的深刻含义。诗贵蕴藉不尚浅露,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诗歌主见。
8.借景抒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蕴藉,间接抒怀)
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不雅观感情去描写客不雅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描写边塞景象,寓情于景,展现边陲将士的伤感别离之情。
边塞
9.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不雅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如:王安石《孤桐》
明时思解愠,愿斫亓弦琴。
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正派向上、客气踏实、倔强不屈的人生追求以及甘心为补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精神。
10.用典抒怀便是在诗歌中援引史实利用典故。
如:杜甫《江汉》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用“谙习路子”的典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南朝·粱·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俪:对偶。采:辞采。百字:五言诗二十句,指全篇。这几句大意是:讲究全篇的对偶辞采,争取一句的奇特警策;在情景上一定尽力刻画描述,在用辞上一定尽力哀求新颖。
谙习路子
11.比喻便是对某事物的特色进行描述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详细可感,以此引发读者遐想和想象,给人以光鲜深刻的印象。
如: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好之情。
荷花
12.拟人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手腕。
如: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作者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洁俏丽,以及作者对海棠的喜好之情。
13.双关便是在一定的措辞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故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如: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喷鼻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一“凉”字,既写出了身体上感想熏染到的寒冷,又写出了墨客内心的悲惨,一字双关。
14.反复便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故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如: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东风来海上。便丏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字间隔反复,使词的腔调明朗,突出渲染了春趣。
张问陶是乾隆进士,他继续和发展了袁枚的“性灵说”,主见诗歌应抒写脾气,反对仿照。这首论诗绝句“胸中成见爆肃清,一气如云自卷舒。~”不仅针砭了当时诗歌创作中寻章摘句、仿照古人、门户之见等诸多弊病,也指出了诗歌创作中普遍该当把稳的问题。
15.夸年夜
是用言过实在的方法,突出事物的实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陪衬气氛,引起读者的遐想。
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利用夸年夜手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景况。
16.互文便是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阐明时要把高下句的意思相互补足。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利用互文手腕,使诗句措辞明快,构造工致,声韵和谐。
木兰诗
17.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如:李清照《如梦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利用设问的手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18.陪衬、渲染(有时用“侧面描写”)便是为了突出强化紧张事物,用其余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托,使紧张事物更加光鲜地突出显现出来。
如:李白《蜀道难》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用“黄鹤”、“猿猱”、“不得过”、“愁攀援”侧面写出山的高险。
19.抑扬手腕(先扬后抑、先抑后扬)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腕,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
如:纪晓岚的“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
利用先抑后扬的手腕表达了对婆娘及儿孙们的赞赏之情。
先扬后抑,便是先用肯定的口气去讴歌別人的一些想法和哀求,然后 再来表达你须要谢绝的缘故原由。
如: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墨客利用先扬后抑的手腕光鲜地表现了统治者政治上的昏聩庸弱。
当然,我这里只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诗歌创作表现手腕,并非涵盖了所有的手腕,我们创作,学习时不妨这根据诗歌的特点灵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