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后,便以为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后,便以为天下都变小了。

中国人自古崇拜泰山,将其尊为“五岳之首”,将德高望重的父老尊称为“泰山北斗”。
不过,这里所说的泰山,不仅仅是一处自然的风景,更具有文化的隐喻——孟子想要表达的,当然不是泰山在地理高度上带给人的视角之高、方位之高,而是泰山在文化高度上教给人的眼界之高、心境之高。
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孟子的话,表示了一种广阔的视野、一种大气的格局、一种高远的境界。
这种登高望远的眼界、夸夸其言的心志,是泰山以它恢弘的气势给予人们的启迪,也是中国文化一贯勾引人们去养成的人生的恒常姿态。
因此,古往今来,与孔子有着同样体会的人不在少数: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无论若何踮起脚向远处望,却总是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王勃也在登泰山时有感而发:“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登上泰山之高去博览群山,就能将山脉起伏尽皆了然,唯有伫立在这样的高峰上,才能纵览山川走向,看到全局,看到长远;

学讲话品典故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世界

杜甫则在《望岳》诗中吟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步足于泰山之顶、凌驾于群峰之巅时,这种高远的境界让他不禁顿生“荡胸生曾云”的壮志和“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此外,还有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孟郊“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王溥“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等,这些生活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境遇的文人志士们,用不同的表达,阐述了同样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
要看见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只有身处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种登高望远的聪慧与境界,不仅文人志士有,普通老百姓也有,从古时重阳节登高的民俗中便可看出。
自西汉起,每当秋季尤其是重阳佳节来临,老百姓们会倾室出游、登高踏秋,在秋水长天的景象中领略山远云淡的气候,蓄养天高地阔的肚量胸襟志向。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一民俗:在一年行至秋暮的阶段,登上高处,回望来时的路,远眺未来的路,沉淀行路所得、判断所处场合排场、树立前景所愿,连续攀登进阶、连续登高向前。
古时的老百姓们把这一最朴素的生活聪慧变成了一种习俗而流传至今,见告我们合时时时让自己在垂首赶路的惶急中抬开始,登一登高、望一望远,找一找方向、想一想操持;让自己在日常匆忙的噜苏中停下来,开开眼界、养养心志,从而能够更自傲、更武断、更有力地向前走。

从古时到目前,从看山望远到干事做人,道理是相通的:要不雅观大势,谋大局,既看局部,更看全局;既看当前,更看长远;既看前路,也看来路。
本日我们谋划发展,同样须要这样的大眼界、大胸襟、大气概、大追求——着眼全局和长远,才能看到作甚时期潮流、作甚民气所向、作甚大势所趋、作甚共同欲望,才能顺应时期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公民共同期待,担负起时期义务。

在这久沐齐鲁之风的黄海之滨,感想熏染着中国传统文明的“和合”秘闻,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登高望远瞄准确认识和把握天下大势和时期潮流的主要性和深远意义。
当前,国际场合排场繁芜多变,保护主义思潮迭起,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安全威胁依然严厉,面对天下大发展大变革大调度的新形势,上合组织肩负着促进和平与发展的时期重任。
当此之时,尤其须要我们登高望远,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加强联络协作。
落演习近平总布告这次峰会提出的五项建议,志同志合、精诚互助,同心协力构建上海互助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培植新型国际关系,我们才能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原谅、清洁俏丽的天下。
(中心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多学一点】

以下是上文中提到的诗词古语,收藏起来吧!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原典: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原典:

劝学(节选) 先秦·荀子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原典:

八卦大演论(节选) 唐·王勃

然天下之理,不可穷也;天下之性,不可尽也。
有穷尽之地者,其唯圣心乎?有穷尽之路者,其唯圣言乎?故据沧海而不雅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原典: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原典: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

原典:

上河阳李大夫

唐·孟郊

年夜将秉神略,至兵无猛威。

三军当隆冬,一抚胜重衣。

霜剑夺众景,夜星失落长辉。

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

武牢锁天关,河桥纽地机。

大将奚以安,守此称者稀。

贫士少颜色,贵门多轻肥。

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

山峰恩既广,草木心皆归。

7.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原典:

谢进士张翼投诗两轴

宋·王溥

清河诗客本贤良,惠我新吟六十章。

格调宛同罗给事,功夫深似贾司仓。

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喷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