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歌咏言”。当唐朝墨客杜甫的《潼关吏》、清朝爱新觉罗·允礼的《过潼关》、淡文远的《潼关八景》这些或赞颂潼关的独特风光、或吊古凭今、或吟咏潼关战事、或抒发出入潼关感概的古诗作及近当代诗曲配以光影用朗诵、歌唱、舞蹈等全新的形式呈现在不雅观众面前的时候,让人线人一新,心意相通,在这场由当地干部群众自编、自创、自演的演出中,大家共同感想熏染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情绪以及贯穿古今的哲理。
个中一首《中吕·山坡羊·听潼关黄河老腔》,其刚直高亢的声腔、磅礴豪迈的气概、粗旷旷达的演出更显诗词的魅力以及非遗文化作品的独特传染力。今年64岁的黄河老腔演员薛银照,唱老腔已经42年了,平时除了给老腔填词还爱好写点诗词,“这次演出和以往不同的是用诗词做唱本,用传统老腔的曲调唱出来,本意便是要让更多的人理解老腔,爱上老腔,把潼关的诗词文化和老腔一起传播出去。”
参与诗词朗诵节目《潼关赋》的高一学生张梓昂在后台高兴地对说:“我们47个人为了这个节目准备了2个多月,刚开始由于生僻字太多我们就逐字逐句的翻译并查阅资料,从中也更多的理解到这片养育我们的地皮上所蕴含的深厚文化秘闻,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便是要把这些诗词、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据理解,近年来潼关县通过开展诗曲研讨会,诗曲采风,推动诗词、散曲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不断挖掘潼关诗曲文化内涵,加强组织培植,县域内诗曲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并于去年得到“陕西散曲之乡”、“陕西诗词之乡”的名誉称号,其文化名片初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