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内人

【唐•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每日诗词张祜赠内人飞蛾扑火

注释

内人:唐代称宫内宜春院的习艺之人为内人。
后泛指宫人。

禁门:宫门。

窠:鸟窝。

红焰:指灯芯。

译文

夜逐渐深了,月影逐步地移过宫门和树木。
宫苑中,她脉脉含情,凝望着那双栖双宿的白鹭的鸟巢。

忽见一只飞蛾扑火,她急忙拔下玉钗,挑开烛芯的红焰救出了飞蛾。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从她们中间一个人在月下、灯畔的两个颇为奇妙的动作,折射出她的遭遇、处境和心情。

禁门宫树月痕过。
陪衬出了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
“月痕”给人以暗淡朦胧之感,“过”暗示即将出场的月下之人在百无聊赖之中伫立凝望已久,又从光阴的流逝中暗示此人青春的虚度。

媚眼唯看宿鹭窠。
引出了地面上仰首望景之人。
“媚眼”解释望景之人是一位仙颜的少女,《诗经·卫风·硕人》就曾以“美目盼兮”四个字真切地点出了庄姜之美。

但可怜这位仙颜的少女,空有妖冶的双目,却看不到禁门外的天下。
此刻在月光掩映下,她正在看宿鹭的窠巢,不仅是看,而且是“唯看”。
在犹如监牢的宫禁中,环境单调得实在没有东西可看,她无可奈何地惟有把目光投向那高高在宫树之上的鹭窠;

也可能由于,周围可看的景物虽多,而惟有树梢的鹭窠富有生活气息,以是吸引住了她的视线。

不妨假设,此时月过宫树,飞鸟早已投林,她在凝望鹭窠时会想:飞鸟还有归宿,还有“家庭”,它们还可以飞出禁门,在广大的天地中游翔,而自己不知何时才能飞出牢笼,重回人间。
一双媚眼所注,是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憧憬的。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后两句将镜头从宫院的树梢头移到室内的灯光下,现出了一个斜拔玉钗、拨救飞蛾的近景。
前一句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诗中人的一个极其幽美的女性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风采。

后一句解释“斜拔玉钗”的意向所在,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愿。
如果说她看到飞鸟归巢会感伤自己还不如飞鸟,那么,当她看到飞蛾投火会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而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自我哀怜。

现在说

此诗写宫女静夜的孤寂无聊,当年入宫,以为是进了福地,实在何尝不是飞蛾扑火,自取毁灭。
怜蛾即是自怜,飞蛾尚有人可怜,谁来可怜她呢?

我们所神往的生活或许就像围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那么丰富。
就像大家风靡于考公、考研,以为进了圈子里就能衣食无忧,生平稳定。
没有事情压力和职场PUA。

但只有真正经历过才知道,该有的都会有,一样不少。

并且你会很稳定的穷下去。

实在,大多数事情都是这样,人性也是如此。

我们总是这山看着那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