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星陪伴(xinghuivip)
全诗二章,每章九句。诗作写了一个流落街头的流浪者,这位流浪者境遇窘迫,举目无亲,亦无人问津,显得悲惨无比,让人读罢备感沉重。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响,个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敬拜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怫郁;更有反响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每每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敬拜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敬拜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响公民欲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敬拜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付稽核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代价。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打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数经由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乡俗、风谣。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随处颂扬的名篇。
《国风·唐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为先秦时期唐国(晋国)民歌,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有些诗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役的哀怨;有些诗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国风·唐风》从不同的角度反响了西周期间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役徭役给公民带来的无穷痛楚和灾害。这些诗都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朴拙,措辞自然中节,不加润色。
此诗作于先秦时期,被认为是一首“闺思诗”,丈夫久役不归,妻子在家等待,久不得果,心中思念、焦虑至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排解。
《诗经·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独行踽踽。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睘睘。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dì ):即“杕杕”,伶仃成长貌。
杜:木名。赤棠。
湑(xǔ ):形容树叶茂盛。
踽踽(jǔ ):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说同祖父的族昆弟。
比:亲近。
佽(cì ):帮助,帮助。
菁菁(jīng):树叶茂盛状。
睘睘(qióng):同“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同姓:一母所生的兄弟。姓,生。
大意:
一棵杜棠孤零零,树叶繁密又茂盛。
独自行走真孤单。路上怎会没他人?
不犹如胞骨肉亲。
感叹啊行路之人,为何不与我亲近?
没有兄长与小弟,为何不来帮衬我?
一棵杜棠孤零零,树叶青青又繁茂。
独自行走真孤单。路上怎会没他人?
不犹如胞兄弟亲。
感叹啊行路之人,为何不与我亲近?
没有兄长与小弟,为何不来帮助我?
开篇以伶仃成长的赤棠树起兴,对照流浪者的孤单。赤棠还有繁茂树叶,葱葱郁郁,女主人公却是孤苦无依、毫无抚慰,令人顿生“人不如树”的悲惨感。
接下来“独行踽踽”四字独立成句,音节凝重,显得既厚实又有余韵。它一并交代了事宜过程、人物状态和整篇主旨,似简实丰。寥寥四字,描述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一位稚嫩清秀但枯瘦赢弱、尘土全身的女子,在一条坑洼弯曲的乡间小道上独自行走。此句未加铺叙,但以少驭多,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其后,作者笔锋转移,由外到内,着力写流浪女之思:“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路上风尘仆仆的行人径直走过,对自己不闻不问,令人顿感情面冷暖。流浪女不禁想到自己的父母兄弟,他们才是无可替代的。但如今她举目无亲、伶仃无援,其境遇真正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面对此情此景,女子终于承受不住,发出了长长的嗟叹和怨诉:“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做焉?”
该诗对字词的描写是很有功底的,例如一“嗟”字,有无奈,也有不甘。同时之后复唱四句,连问两声,直贯最末,使情绪显得悠长而激越。该诗所写的境遇窘迫、举目无亲的流浪者是一位年轻的未婚女子,这就更加剧了整首诗的悲剧色彩。
这首流浪者之歌通过一个稚嫩少女的命运,以点盖面,真切地反响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百姓的疾苦生活,向后世展示了一幅真实的古代难民流亡图,给人强烈的震荡。
名家点评
《毛诗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注:《毛诗选作者有争议》)
南宋理学家朱熹《诗集传》谓此为:“无兄弟者自伤其孤特而乞助于人之辞”,则差为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