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首五言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时年五十九岁的高适自长安入蜀出任彭州刺史途中。
墨客五月履新,从长安赴彭州一起上均系大山,绵延不绝,此诗即为山行纪实之作。
而唐代仕宦有重朝官轻外官的传统,因此墨客出任外官带有遭遇迁谪的意味,履新路上的心情自然不会太好,故有“路长愁作客,年迈更思归”之叹,作下此诗以抒发思乡之情。

高适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墨客,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浑,气势旷达,洋溢着盛唐期间所特有的奋发进取、发达向上的时期精神。

唐代高适赴彭州山行之作古诗不雅赏及解析 涨常识

赴彭州山行之作注释:

绝壁连崆(kōng)峒(tóng),攒(cuán)峰叠翠微。

峭壁绝壁连接着的是崆峒,簇聚的山峰上堆着翠微。

彭州:属剑南道,故治在今四川彭县。
崆峒:大山名,在四川平武西,山谷深险,与甘肃平凉的崆峒山相似,故名。
攒峰:密集、簇拥的山峰。
翠微:山气呈青绿色,故日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鸟声婉转值得驻马,树色悦目可以忘机。

忘机:指去除得失落功利之心。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fú)衣。

怪石嶙峋时时侵略道路,女萝飘荡恰好拂拭襟衣。

轻萝:一名松萝,地衣类植物,生深山中,呈丝状,常自树梢悬垂。
拂:拭,轻轻掠过。

路长愁作客,年迈更思归。

道路漫长愁于作客,上了年纪更是思归。

长:指离家远。
作客:客居他乡。

且悦岩峦(luán)胜,宁(nìng)嗟(jiē)意绪违。

幸喜能看到岩峦胜景,还嗟叹什么意绪相违。

岩峦胜:山景美好。
岩,嵬峨的山。
峦,小而锐的山。
宁:岂可,岂能。
嗟:嗟叹。
意绪违:指年迈而仕宦边远地区,不合自己的意愿。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山路是那么无穷无尽,谁与我一同抚玩芳菲。

谁与:与谁。
芳菲:本谓花草的芳香,后亦指称花草。

高适的紧张作品有:

别董大二首·其一、大年夜作、营州歌、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燕歌行、塞上听吹笛、听张立本女吟、送李侍御赴安西、金城北楼、醉后赠张九旭、别董大二首·其二、送郑侍御谪闽中、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入昌松东界山行、蓟中作、别董大二首、自蓟北归、送董判官、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 塞上闻笛、送魏八、赴彭州山行之作、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送杨隐士归嵩阳、夜别韦司士、送蹇秀才赴临洮、赋得还山吟送沈四隐士、宋中送族侄式颜、邯郸少年行、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等。

《赴彭州山行之作》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