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一支《如梦令》,勾起多少别离情怀?词中表达出的女脾气感,既可人又宁静,既奇妙又坦直,其婉媚秀逸之处,乃心裁天成,非其它闺情词可以企及。
昨夜的凄雨苦风里,是形单影只的我在一个人独饮。而你在哪儿?当我念你想你的时候,你是否也正在远方把我思念?清晨醒来,瞥见满园花落,那一地残红映着枝上青葱,仿似我心头的感伤。转过分去问侍女,侍女却说:“海棠花依旧。”依旧,依旧,哪儿还能够依旧呢?你没见那花儿瘦了,叶儿肥了么?
哀愁的调子,是初为人妻却要面对长相离的凄愁;那关心“绿肥5红瘦”的呢喃,却是少女一样平常的情思。情思里是善良,是多情,也是李清照珍惜自己,顾虑夫婿的一颗芳心。
这阕《如梦令》大致写于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之后,夫妻二人恩爱非常,又有相同志趣,但由于时局动荡,聚少离多,于是词中滴滴点点,流露的都是怜惜、思忆的情愫。这也是李清照早期(康王南渡之前)的词作风格,以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为主,不失落少女的天真、多情、善感、温顺,还有一丝丝的俏皮和哀愁。
易安那时候的词,无论是“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还是“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两首《如梦令》连上其它的是非句,俱不失落此格调。这些词的格调清新、措辞清丽、妩媚秀慧、细腻婉转,即是范例的“易安体”。但也有人说,李清照从前的词作虽不算差,单若止步于此,或许要少很多玩味,唐诗宋词的国度也将由此而少一份精彩。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武陵春》,去体会个中的曼妙:
风住尘喷鼻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宋】李清照《武陵春》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何愁?实在上一片里早有明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原来是慨叹物是人非呢!
这不由让人想起欧阳老醉翁的那一句:“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一样的感怀之作,到底是易安的词里多了几分女子的细腻和柔情,委婉与哀怨,较永叔词别有一番风味。
这一阕《武陵春》应该作于词人避难金华之际。婉约的词句里。流露着一种思念故国的情怀,同时隐寓回籍之思。可见词人虽为一介弱女子,虽为后人称作“婉约派之宗”,但满腔爱国热心丝毫不让男子。这种热心在其它诗词里也有表示,最范例的莫过于《夏日绝句》,毫无保留地批驳了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懦弱。
而正是康王的南渡,像一个大锤,一锤锤击碎了词人恬谧的梦境。夫妻二人历经十数年网络的藏书尽皆化为灰烬。屋漏偏遭雨淋,赵明诚又由于旅途劳累而病重过世。雁行折翼,哀鸣难已。当是时,环抱词人周围的只有悲哀。为了驱散这悲哀,多少年后,在这一阕《武陵春》里,词人假想泛舟碧波上,让河水悠悠荡去自己的悲哀,但又恐自己深深的哀愁把那舴艋舟压沉……只是寥寥数语,个中悲情胜于倚马完言!
实在,《如梦令》与《武陵春》都是伤逝之作。《如梦令》里春光难驻,《武陵春》中风住尘喷鼻香,一个叹光阴逝得匆匆,一个惜风狂花落残喷鼻香暗留。不过也有不同处,《如梦令》里伤的是一个人的伤,念的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武陵春》里,伤的是家国没落的伤,痴念的是迢遥故里的影子。
相较于《如梦令》,《武陵春》不再是纯挚的悲秋感春,它融入了一种新的情绪元素。在《武陵春》里,词人的情绪得到了升华,没有国,何来的家?家国安然,才有弱小女子的居住之所啊!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到:“词人者,不失落其小儿百姓之心者也。”苏辛如是,易安亦然。与易安比较,那临去世犹道:“屈指八十将到,回顾万事皆空。云间鸿雁草间虫,共我一样平常作梦。”(《西江月》)的朱敦儒真是不堪一提了!
清·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卷二里评李清照说:“悲深婉笃,犹令人感夫妻之重。”明·毛晋在《漱玉词跋》里则说:“易安居士文妙,非只雄于一代才媛,直洗南渡诸儒腐气,上返魏晋矣。”这两个评价恰到好处地点出了李词前后期风格的转变,也正是《如梦令》与《武陵春》里所展示的。
不过在我以为,易安词较梦窗相像,介存谓梦窗词之佳者,如“水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极,追寻已远。”用在易安身上也是一样贴切。《如梦令》也好,《武陵春》也罢,纵然有太多不同的东西存在,却均为阳春高调,值得一品!
不是吗,不管是前期作品的绰约轻倩、自然妩媚,还是后期作品的悲惨低沉、忧悼情深,除了易安,何人才堪比肩?
酒意诗情谁与共?沉醉不知归路。套两句易安词,为这小小的文章收一个尾。偶尔君或见,见一阕易安词,还请细细留神,留神那详细化的抽象愁情,留神那舟小愁多难以装载的比喻……
※图文采集于网络※
※本文由【风采莲曲】头条号编辑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