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解读
赏析诗歌的措辞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利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措辞风格,即措辞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常见缺点是从措辞的利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利用奥妙。
一要把稳措辞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措辞的利用(炼字);二要把稳措辞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措辞上的特点,诗歌在措辞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措辞风格等。

技巧点拨
风格分类
【措辞风格分类1】
古诗词措辞风格一样平常有清新、明快、凝练、蕴藉、华美、朴实、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紧张指措辞浅近而有新意。
2、明快:紧张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每每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措辞风格。
3、凝练(精练):紧张指措辞简洁而含意丰富。
4、蕴藉: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弦外之音,常常不是直接阐述,而是曲弯波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美(绚丽):紧张指有富丽的词华,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朴实(平淡、自然):紧张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阐述,全用白描,不加润色,显得真切深刻、民平易近。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美,又讲究对仗工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紧张指措辞艰涩、冷僻、难懂。
【措辞风格分类2】
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旷达的措辞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不雅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抑扬:沉郁便是深奥深厚蕴藉。沉郁的诗作者彷佛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3、年夜方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期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朴素自然:其措辞力求平淡,不追求词华的华美,显现出朴实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早晚佳,飞鸟相与还。”
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每每表示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喷鼻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蕴藉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每每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7、清新明丽:这种风格每每用清丽的措辞来营造幽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逐一风荷举。”
8、诙谐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意见意义。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措辞风格分类3】
1、常见作家措辞风格:屈原雄浑悲壮、曹操豪放磅礴、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抑扬、白居易普通易懂、李白豪迈洒脱、王昌龄雄浑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清丽俊逸、王维恬淡幽美、温庭筠绮丽喷鼻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贺奇丽瑰秀、柳永缠绵悱恻、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婉约蕴藉、辛弃疾的年夜方悲壮。
2、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幽美、边塞诗凄凉年夜方、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怀古诗幽深绵长、送别诗意蕴深远。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措辞特色。
第二步: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详细剖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析浸染,指出表现了作者若何的感情。
经典例题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较,这几句诗的措辞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致,用典精当,措辞雅丽平整,这几句特殊采取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腕,描写野外风光和劳动场景,措辞普通浅近清新流畅。《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取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腕,描写野外风光和劳动场景,措辞普通浅近,清新流畅。
【解析】稽核学生鉴赏诗歌措辞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措辞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朴实无华。有的诗措辞明朗,有的却蕴藉,言此意彼。有的诗民平易近,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便是要体会措辞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酸楚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墨客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年夜方冲动大方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朋侪关怀的感谢,也是和朋侪共勉,表现了墨客武断的意志和乐不雅观的精神。全诗感情朴拙,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响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传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人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野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折衷,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人劳动的感情。全诗用白描手腕,措辞普通,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真切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生理状态和性情特色,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二、【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
王 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禁绝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精卫费力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办法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繁忙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措辞朴实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不雅观刈麦》一诗附近。
【答案】A
【解析】此题稽核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措辞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所选的诗歌材料是一首七言古风,诗歌作者针对精卫填海这个古代神话中“精卫”这个人物展开议论,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付阅读面广、知道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难度不大;但对付阅读面较窄、不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学生,则有一定难度。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前三项分别就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后一项对诗歌的措辞进行赏析。个中,A项稽核对诗句内容的鉴赏和对墨客写作意图的理解,表述涉及诗歌第一句,从诗的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这个神话中人物的赞颂,可知该项“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有误。B项鉴赏诗句的内容,表述精确;C项鉴赏诗中精卫的形象,表述精确;D项鉴赏诗歌的措辞风格,表述精确。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把稳理解作者出生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剖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绪,思考诗歌中利用了哪些表现手腕。再对照选项逐一确认,得出答案。
三、【2018·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满江红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去。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整顿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 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法律、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详细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答案】①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若,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②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范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③比如上阕“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去”低回婉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
【解析】首先要准确理解陈廷焯两句评论的意思。“龙吟虎啸”形容声音伟大或气吞山河的气势。这里指词的声律豪放峭拔,“和缓”有平和、缓和之意。两者在诗词措辞和表达技巧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结合对本词的理解,典故和建功立业与抚慰的情绪是豪放而大气的,而作者对自己出生及朋侪的不舍就显得细腻而和缓了。
四、【2013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喷鼻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期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若何表示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答案】①意象豪迈:“鹏”“凤”意象不同于一样平常的鸟雀,给人以豪迈之感;②意境开阔:“北海”“太阳”“路茫茫”等组成了开阔的意境;③气概刚健: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该题考察词风。“鹏”“凤”意象不同于一样平常的鸟雀,给人以豪迈之感;“北海”“太阳”,给人境界开阔之感;携书佩剑,自然显示出作者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这些意象的选择及装扮的描写表示了辛词豪放的特点。
五、【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东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 下临江南数百里。②《宋史-刘敞(字原甫)传》: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真,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
本词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词风,开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若何理解的?请结合诗句剖析。(6分)
【答案】①描景境界开阔。平山堂凌空矗立,壮丽雄伟,凭栏远眺之景,气势磅礴。②写人豪情万丈。“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利用夸年夜手腕,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③抒怀积极达不雅观。“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写人生感慨,表示了词人达不雅观豪迈、笑对人生的风范。
【解析】结合内容,从意象(景物),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情绪角度剖析。和常规的措辞风格题比较,这道题更像是逆道而行,见告我们措辞风格是什么,然后再让我们剖析为什么,那么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措辞、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探究,但是一定要记住我们的中央是环绕着措辞风格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