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看到有才之士的创作,私自以为懂得了他们写作的甘苦存心。
他们造句遣词,确实是变革多真个了。
(不过)文章的妍媸好坏,还是可以用言辞表述的;我自己每次作文,更是体会到个中(甘苦)的环境。
总是害怕所要表达的意思与所表现的事物不能相称,(写出的)文辞不能相符构思时的立意。
这不是懂得道理的困难,而是付诸实践时能力上(达不到)的困难啊。
以是我作这篇《文赋》,用以先容古代作家的俏丽的文章辞藻,因之论述作文成败的缘由。
往后或者可以曲尽写作的奥妙;至于借鉴古代作家的作文履历,就像拿着斧头砍伐木头做斧柄一样,虽然学习取鉴他们的写作履历就在跟前,但是下笔写作时的千变万化,真的很难用言语来表达。
我所能够说出来的,就全在这篇文章里了。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於典坟。
遵四季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创作之前,作者)长久地站立在天地之间幽深寂静地不雅观览(天地万物),以古代文籍熏陶滋养自己的情志。
循着四季的变革而感叹韶光的流逝,不雅观看万物的变迁而思绪纷呈。
深秋时节,悲哀树叶的飘零;芳春时节,喜悦枝条树叶的柔嫩。
(有时候)肃然敬畏,如霜雪在胸;(有时候)志意高远,如上临云霄。
(有的人)咏唱先世德行的伟大显赫,歌颂先祖道德的芳香芬馨。
(作家该当)在(古人)文章的林海中遨游,赞颂那美文的文质彬彬。
于是慨然放下(古人)的文章,(自己)执笔进行写作,姑且(把心得感想熏染)在文章中表现出来。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晣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於是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谢朝华於已披,启夕秀於未振。
不雅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

陆机文赋文白比较

(写作)开始的时候,把视觉和听觉收拢起来,深奥深厚地思考,广泛地搜求。
精神驰骋于远方,思想飞腾于九霄,(文思酝酿)到了极致的时候,朦胧的情思反倒更加光鲜,外界的物象也愈加清晰地不断奔涌显现。
群书中的精华像涓涓醇酒随笔倾吐,《诗》、《书》等经典像芳菲的雨露滋润津润笔端。
想像的活动,有时上浮天渊,沉着地流动,有时深入地府洗濯,尽受浸润;艰涩的辞语像衔钩之鱼从深潭中困难而出;联翩的辞藻像中箭的飞鸟不断地从云端坠落。
(于是就会)收成历代古籍中从来没有过的笔墨,采摘到千百年来(作者)从未写出过的诗篇;抛弃那些古人用过的陈词谰言,像抛弃已陨落的朝花,采取古人还没用过的清辞秀句,像拾取还未开放的花朵。
(灵感奔涌时)能在少焉间不雅观察古今的历史,能在眨眼间打仗天下的时势。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或妥善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
笼天地於形内,挫万物於笔端。
始踯躅於燥吻,终流落於濡翰。

(动笔写作时)然后按部就班,依照立意内容,构思布局,讲求措辞词汇,安排支配。
有影之物必(利用恰切的措辞)寻其形象,有声之物必(利用切当的言辞)绘其声响(务使其式样和声响穷形尽相)。
有时候(描摹事物追寻形象)就像因树枝(摇动)而振动了树叶,有时候就像沿着水波而探到了水源。
有时候,状写隐晦的事物,却很随意马虎就使之明白显豁,而本以为随意马虎显现的,却反而置词困难。
有时候(文思飞动)像猛虎变色而百兽受扰骚动,有时候(文思突出)像龙鳞显现而群鸟飞散。
有时候造语妥善顺利流畅,有时候置辞滞涩而达意困难。
(作者)竭尽努力去澄清思想,静心思考,超越各种(繁杂的)思考,造语成文。
把天地席卷在作者的胸中,让万物都镕铸在作者的笔端。
开始时(每每)文思滞涩,出语呆板,到末了(又常常会)文思通达,笔墨顺畅。

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为文之)理\公众在于把思想内容作为文章的主干,而文辞好比是主干枝条上纷繁的花果。
真正做到(内心的)情绪与(外在的)文辞同等,以是只管(文章中情绪)千变万化,外在的文辞上都能有所反响(与内心的情绪保持同等)。
(作者的)文思涉及快乐之事,一定(在文辞上)表现为欢畅,而文思正要说及哀伤之事,(文辞上)已经表现出哀叹。
有时候(文思敏捷)很顺利就能执笔写作,有时候(文思枯涩)执笔就感到茫然无措。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函绵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
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
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写作是(人生)一大乐事,以是被古来的贤人贤士所景仰。
把虚无的抽象授予它详细的形象,追寻无声的虚寂授予它有音的声响,把藐远的事物涵写在尺幅的锦素之上,把丰沛的情思倾吐于寸心之间。
措辞越是恢弘扩大,构思就越是深奥深厚隐微。
(写作好比东风)传播草木的馥郁芬芳,(又彷佛东风)催动青青的枝条发育壮大。
(文思奔涌)粲然像风起飚立,(落笔挥洒)郁然如云起文林。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纷繁挥霍,形难为状。
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在有无而黾勉,当浅深而不让。
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
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
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文体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各种文章的文体)就像繁杂的万事万物没有同一的量度可以衡量,(它们)纷繁变幻,难以描述成固定的形像。
(作者的)措辞的才能衡量着(作者的)写作技巧,文意相符(描写的工具)才称得上是巧心独运。
无论(描写的)是抽象或是详细(的事物),都努力追求,尽力为之,无论是面对浅深难易(的事物),都不要抛弃,当仁不让。
虽然(可能会)偏离(某些)规矩尺度(也浑然不顾),希望能(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
以是,喜好炫耀眼目的人崇尚浮艳(的辞藻),重视(文章内容)惬合心意的人看重(文辞)表达得当。
主见(描写事物务使)穷尽物象的人,不会受拘束阻隘;追求(文章)通达的人,思想(必定)爽朗旷远。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惨恻。
铭博约而温润,箴抑扬而清壮。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诗因感情而生而(哀求)文辞幽美精细,赋只描写物象而(哀求)措辞清楚明朗。
碑文透过文辞(的表面)而(可以)看到叙事相符事实,诔(文辞)缠绵萦回而感情悲惨哀伤。
铭文事博辞简而(文辞)温厚浸润,箴文(措辞)抑扬有致而(文风)清新刚健。
颂(立意)从容远大而(文辞)富丽盛大。
论文(说理)风雅深切而(措辞)明朗流畅。
奏章(陈意)平稳透辟而(文气)舒缓文雅,争辩(文辞)光鲜残酷而(立意)虚假敲诈。
(文章文体的)区分虽都如上所说,也必须禁止(立意)邪曲,抑制(文辞)过度放浪。
主要的是文辞能够充分表达(文意),(解释的)道理能够成立,(文章)本不一定要写得冗长。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
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
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虽逝止之无常,固崎锜而难便。
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
如失落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
谬玄黄之袟叙(秩序),故淟涊而不鲜。

( 世上的 )事物千姿百态,文章的文体(每每要根据描写的事物的形态须要)屡屡变革。
(文章苦心经营)能穷究物情就要推崇技艺奥妙,(置辞造句尽力考虑)能曲达情思就要重视措辞幽美。
及至有音律有声响的辞语交互利用,(这样的文章)就彷佛五色丝线错杂相间绣出的光荣合适的锦绣。
(意辞的取舍、音律声响的安排)虽然变革无穷,但难免有诘屈不顺之处。
如果能懂得变革的道理,理解次序安排的规律,就能像开渠纳泉,顿然顺畅。
如果机会损失,(音律声响安排的)次序颠倒失落常,就彷佛淆乱了五色丝线的次序(绣出的绣品)色彩自然不能光泽光鲜。

或仰逼於先条,或俯侵於后章。
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
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
考殿最於锱铢,定去留於毫芒。
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

(写作过程中)有时候(后面的文章)与前段文章相抵牾,有时候(前面的文章)又妨碍了后面的章节。
有时候文辞不当,文义倒还顺当;有时候措辞流利,而文义却有害。
(如果文辞与文义不能相同等,就该当去除不当的文辞另撰新辞,或去除有害的文义另立新义,使文辞与文义不能相同等的情形)彼此分开就能两全其美,合在一起就会两败俱伤。
在细微之处考较辞、义的利害,在毫芒之间决定辞、义的取舍。
如果经由铨衡,必须有所裁定,就应以至当作为准绳。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
极无两致,尽不可益。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
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有时候文章的文辞繁华、义理丰富,文意却不能顺当表达。
(义理虽丰富,但)文章不能有两个主张,(文辞虽繁华,但)不能说尽到不能再增益丝毫的地步。
把一句话放在贵显地方,这便是全文的警句。
虽然(其他话语)都条理清晰,但要等有了这警句才显现(它们的)功效。
(警句)确实利多弊少,但选择恰当并不随意马虎。

或藻思绮合,清丽芊眠。
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必所拟之不殊,乃暗合乎曩篇。
虽杼轴於予怀,怵佗人之我先。
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有时候文藻情思汇合,(显得)文采光鲜,像锦绣那样光彩缤纷,像琴絃那样凄婉动人。
(拟古时)所描摹的一定要(与古人)不差毫厘,才能暗合乎古人的诗篇。
构思虽是出自我心,却害怕别人占先成文。
如果损失廉耻苟取他人之文而使文章义理发生谬误,那么便是喜好也要割爱。

或苕发颖竖,离众绝致。
形不可逐,响难为系。
块伶仃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
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
缀下里於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文章的(精彩之处)有时候锋芒出众,风神超绝,就彷佛形不能逐影,音响难以留存;又像孤峰独立而突出,庸凡的词句难以合营合适。
精彩的佳句伶仃而没有(其他字句的)匹配,反使我心情孤独,反复推敲却又不能抛弃。
(美词佳句在文章中)像石中包括美玉使得山峦生辉,又像水中蕴含着明珠使得江河增丽;(就连那些凡庸之句也)好比榛楛之类的恶木勿须剪去,由于有俏丽的翠鸟栖集也会增色添光。
又好比把《下里巴人》的俚调连缀在《阳春白雪》雅曲之中,(反而)更增加了它的奇伟。

或讬言於短韵,对穷迹而孤兴。
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
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

有时候写成短小的诗文,面对软弱的内容却少有兴趣。
俯看下文孤独而没有相应,仰不雅观上文空荡而无所答允。
好比孤絃独奏,虽蕴涵清韵,但单调没有和声。

或寄辞於瘁音,徒靡言而弗华。
混妍媸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
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反面。

有时候文辞干瘪,虽徒事浮靡,措辞却短缺光泽。
把美和丑混为一体,彷佛美玉的质地也受连累而成了瑕疵。
又好比那堂下管乐演奏出偏急的调音,与堂上的雅乐虽欲相应却总不能折衷。

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
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
犹弦么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

有时候抛弃文章的内容义理,以保存文辞的奇瑰,(那只能是)徒然追循笔墨的虚浮和细微。
(文章的)言辞短缺感情和光鲜爱憎,文辞轻飘飘而不真实,就好比在单絃上急匆匆弹奏,曲调虽和谐,却不能冲动人。

或旷达以谐合,务嘈囋而妖冶。
徒悦目而偶俗,固年夜声而曲下。
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观观。

有时候文章写得旷达恣肆,务求声响轻佻鄙俗,仅只为了好看以迎合世俗,纵然声音高亢,曲调品位也是低下。
(这就使人)明白了那《防露》与《桑间》的乐曲,(由于是俚俗之音)虽然动听,却不是高雅的乐调。

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
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
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有时候文章写得清新空灵而柔美简约,也每每摒弃了浮辞谰言,(但由于过分简约平淡)却像短缺五味的肉汁,没有余味;又像琴絃弹出朴实单调的曲调,虽是一人歌唱,三人和应,固然典雅却不艳美。

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
因宜适变,曲有微情。
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
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
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
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
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

至于文辞繁简的剪裁,文辞位置的布局,随时都应适应情形的变革而变革,个中也自有弯曲奇妙之处。
有时候措辞粗糙而喻义奥妙;有时思想朴实而文辞洒脱。
有时候相沿旧辞而推出新意,有时候沿袭浊音而更新出清音。
(有时候)稍一不雅观览,便能明察(文辞的)底细,有时候深入研讨,而后才能理解(个中的)精湛。
(这种环境就)好比是舞蹈者合着节拍挥舞衣袖,唱歌者和着琴絃唱出歌声,这里的奥妙不是轮扁能说得出来的,也不是富丽文辞能够说得精微透彻的。

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
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
虽浚发於巧心,或受欠於拙目。
彼琼敷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
同橐龠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
虽纷蔼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
患挈瓶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
故踸踔於短垣,放庸音以足曲。
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惧蒙尘於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作者)博通于为文的法度模范与规约,我很佩服并牢记于心。
要知道世上一样平常人写作中常犯的差错,认识先贤们文章的长处。
(先贤们)作文纵然发自内心,构思风雅,有时还要遭到目光笨拙者的讥笑。
那琼花玉草一样美妙的文辞,(只要勤于学习)就像遍种于野外的大豆(易于采摘)。
(琼花玉草一样美妙的文辞)像风箱鼓风一样没有穷尽,和天地同生同长。
(它们)在世上虽然纷繁繁多,可感叹的是我所能采集到的不满一捧(还是很少)。
(我)常怕自己才短智拙,学识空疏,难于学习先贤的美言,写成美文,以是在小诗短韵上蹒跚徘徊,聊以用平庸的腔调杂凑成曲。
写成文章后总是充满遗憾,哪能犹豫满志而自感骄傲!
我怕自己的文章被覆盖在瓦钵上落满尘土(无人叩击),只是被(音响清越的)鸣玉取笑。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
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藏若景灭,行犹响起。
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
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齿。
纷威蕤以馺鹓,唯毫素之所拟。
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

至于文思灵感到来的机遇,顺通和壅塞的机遇(难以言之),来时不可遏止,去时不可抑制;隐蔽时像是影随光灭,涌现时像响随声起。
当灵感的机遇到来的时候,什么样的纷丝乱絮理不出头绪?当文思像疾风在胸中涌起的时候,文辞就像清泉流淌似的从口中涌出。
丰硕的文思纷纭呈现,相继而来,只须尽情落笔成文,(但见)满目是富丽的辞藻,充耳是清越的音韵。

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
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於自求。
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
因此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
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及至感情凝滞,神态停塞,像干枯的树木兀立不动,像干涸的河床流水断绝;(只能)聚拢精神,凝聚思绪,自己(再次)去探求(文思灵感)。
(那灵感)模糊绰绰,愈加掩蔽,(那文思)涩若抽丝,难以抽理。
以是有时候竭心尽力构思成文反而多有懊悔,有时候随意挥洒反倒少有缺点。
虽然文章出自我手,(文思灵感的开阖去留)却不是我的力量所能把握,以是常扪心(思虑)而自我叹惜,我不知道(文思灵感)开阖通塞的缘由。

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
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
俯贻则於来叶,仰不雅观象乎古人。
济文武於将坠,宣风声於不泯。
涂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
配霑润於云雨,象变革乎鬼神。
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

这文章的功用,本在于各种思想道理因它而被解释。
(文章)可以使恢弘万里的空间没有阻隔,可以使相隔亿载的韶光得以沟通;向后看,(可以)留规则于后世,向前看,(可以)取方法于先贤;(可以)挽文武之道之将沉沦,(可以)宣美好教养使不消耗;没有什么迢遥的道路(文章)不能到达,没有什么精微的理义(文章)不能原谅;(文章)就像雨露滋润津润民气,就像鬼神变幻般的出神入化。
(美好的文章)就像刻在金石上可以永久流传,就像演奏于管絃上(的音乐)可以日久弥新。

元代赵孟頫行书陆机《文赋》

再:陆机《文赋》原文:

余每不雅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存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短长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
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佇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季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曈曨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採千载之遗韻。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不雅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或妥善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始躑躅于燥吻,终流落于濡翰。
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可钦。
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逾深。
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
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纷繁挥霍,形难为状。
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
虽离方而遯圆,期穷形而尽相。
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
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
铭博约而温润,箴抑扬而清壮。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徹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
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虽逝止之无常,故崎錡而难便。
苟达变而相次,犹开流以纳泉;如失落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
谬玄黄之秩叙,故淟涊而不鲜。

或仰逼于先条,或俯侵于后章;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意妨。
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
考殿最于锱铢,定去留于毫芒;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
极无两致,尽不可益。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
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或藻思綺合,清丽千眠。
炳若缛绣,悽若繁絃。
必所拟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
虽杼轴于予怀,忧他人之我先。
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或苕发颖竖,离众绝致;形不可逐,响难为系。
块伶仃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
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于集翠。
缀《下里》于《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或讬言于短韻,对穷迹而孤兴,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譬偏絃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
或寄辞于瘁音,徒靡言而弗华,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反面。
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犹絃么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
或旷达以谐和,务嘈囋而妖冶,徒悦目而偶俗,故年夜声而曲下;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观观。
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阙大羹之遗味,同朱絃之清氾;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
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
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絃而遣声。
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

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
练世情之常尤,识前脩之所淑。
虽濬发于巧心,或受蚩于拙目。
彼琼敷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
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
虽纷蔼于此世,嗟不盈于予掬。
患挈缾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
故踸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曲。
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
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纷葳蕤以馺遝,唯豪素之所拟;文徽徽以溢目,音冷冷而盈耳。
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而自求;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
因此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
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
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
俯殆则于来叶,仰不雅观象乎古人。
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
塗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
配霑润于云雨,象变革乎鬼神。
被金石而德广,流管絃而日新。

陆机《文赋》今译:

  我长期地鉴赏稽核作家们的创作,私下里深入领会着他们的艺术构思。
他们利用措辞来创作的时候确实变革多端啊!
文章技法的高下好坏,可以用剖析作品措辞的办法来加以表述;每当自己亲自参加创作实践的时候,更有刻骨铭心的体验。
文学创作中最难处理的是内心与外物不能够很好地相互统一;作品中的言辞不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
困难的不在于知道这一创作中的抵牾,而在于如何处理好这个难解的抵牾。
因此我写下了这篇《文赋》,用来赞颂文学先辈们的精良篇章,并借此谈论文学创作上成败的关键缘故原由和基本的规则。
从今往后我们或可以据此来创作出更精良的作品。
至于谈到创作中的详细操作过程,本文虽然能大略地指示一些,但是那些艺术构思与实际写作之间灵感的溘然袭来和临场发挥及其千变万化的性状,实在是难以用措辞来穷尽的。
我目前所能磋商的问题,都在以下的论述中了。

  (作者进入艺术构思的条件条件和动因是):被宇宙的千变万化深深地吸引、久久地沉迷于对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不雅观察之中;畅游在古代文化文籍之中,被深刻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所冲动而激情四起、不可自持。
在上述情景和思想的长期熏陶下,作者逢秋而悲叹万物的凋零败落;遇春而欢呼万物的萌生复苏;经霜时心怀忧伤;登高时壮志凌云;看到先辈们的丰功伟业,被冲动得想放声歌唱;反思古人的崇高品质,在激动中央灵得到了净化。
于是,各种适宜于抒发情绪的文体仿佛在面前晃动,无数适宜于表达思想的辞藻好似呼之欲出;作者便情不自禁地拿起了笔,想要通过创作来宣泄自己的各类人生感慨。

  在艺术构思的初始阶段,作者仿佛停滞了视听功能,专注地思考和探求;精神遨游在宇宙八荒,心灵辐射到九霄云外。
想象达到最高境界时:艺术形象在朦胧中豁然开朗,情节构造一幕幕展现在脑海;文化积淀倾然而出,艺术积累溘然爆发;就犹如神仙驾风飞天,又彷佛蛟龙潜入海底。
于是随意间便创造了富于表现力的词汇,就像中计的金鱼被拉出了水面;于是修辞技法不断地在脑海中呈现,好比神射手击落的天鸡从九天上纷纭落下。
集中了古往今来的美文佳句与和谐的韵律,避免了味同嚼蜡的生搬硬套,想象升华成净水芙蓉般的崭新创作。
真可谓在瞬间就阅尽了古今万物,于刹时便拾取到了艺海珍珠。

  然后按照内容来构造层次,用文辞来组织段落。
对所有的景物都负责选择,对所有的音律都仔细辨别。
在有的枝条上添加绿叶(指段落的润色),在有的支流中探求源流(指在层次中概括出主旨);有的时候须要明确地揭示出深奥的主题,有的时候该当普通地表现出深刻的内涵;有的时候变易一字而牵动全篇,有的时候设一诗眼而境界全出;有的时候笔到意到、文气贯通,有的时候言辞艰涩、文不达意。
搅尽脑汁构思篇章,费尽心血组织措辞;在短小的文体之内概括出天经地义,不才笔的一霎时表现出万物的风采。
初试笔力时常感到殚尽心虑、无话可说;寻思熟虑后又洋洋洒洒、下笔神速。
理足气盛时文章就会线索清晰,文采翩翩时诗赋一定妙语连珠。
心有真情,写出的文章就动人;创作的翻新变革,得益于脾气的历练通达;思想愉快时,文辞一定豁达;心情悲哀时,措辞一定凄楚。
有时无意间就创作入迷来之笔,有时刻意写作却不知从何谈起。

  前代文豪所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创作境界:于熟视无睹中求创新,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微薄的纸上见出高雅的精神,在瞬间的构思中表现出雄伟的志向。
措辞越丰富构培养更加恢弘,思想越厚重主题就加倍深刻;因此,创制出的文章也就一定会语句生动、条理清晰、想象神奇,从而成为文坛的精品。

  文体千差万别,作文绝无定法;事物千姿百态,措辞很难表现。
作家应该尽力施展才智,努力节制艺术表现技巧。
让内心与外物相互契合,方可进一步做到熟能生巧;在故意无意之间努力,创作才能取获胜利;以是无论题材的大小,写作者都该当负责踏实地进行演习。
不拘格调的恣肆描写,为的是表现失事物的万千情态。
因此讲究辞藻的人语汇斑斓多彩;心灵顿悟的人器重主旨的提炼;善辩的人言词雄放滔滔不绝;富于哲理的人视野极为开阔。
诗歌随感情的起伏,言辞越加丰富多彩;赋文铺陈写物,声韵更为幽美和畅;碑文展开阐述,业绩真实可信;诔句缠绵委婉,抒发惨恻的情绪;铭志祥略得当,措辞应该润色;箴谏声韵抑扬,表示清正的节操;颂赞从容大度,文辞丰硕而持重;论文精确明晰,行文流畅而贯通;奏章平实透彻,语气舒缓而典雅;寓言奇特风趣,体式汪洋而恣肆。
文体只管有上述差异,但是一定要禁忌内容的邪辟和体式的毫无规范。
关键是要做到文辞通达而主题光鲜,切勿冗长和繁杂。

  写为难刁难象繁多、事物千姿百态,作者也应选择最适宜的文体来加以表现。
构思谋篇崇尚风雅;谴词造句贵在幽美;音律追求抑扬抑扬,犹如五种颜色的搭配妥善。
文章写作没有定则,构思过程难免阻滞。
如果能在变革中安排好构造,就犹如开凿好水渠再引入了汩汩清泉。
如果认识不到这个规律,势必造成轻重颠倒、颜色失落调、音律错乱的局势。

  有的文章构造前后错乱、相互抵牾;有的文章立意新颖而言辞冗杂;有的文章措辞畅通而主旨含混。
修正上述缺憾,文章就会言通意丰;重复上述错失落,文章则会语涩意晦。
提炼主题最应在细微处考虑,修订文章必须在字句上磨砺。
反复权衡主旨与文辞是否相互搭配和谐,是文章修正删削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有的文章词句冗长层次繁多,但却不能很好表示主题。
文章的主题不能有两个,一旦确定了主旨就不能轻易变动。
确定主题句是写作的关键,由于它是一篇文章的主脑和作者精神的表示。
文章的辞采纷呈和条理有序,都要靠主题的一向机能力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主题的提炼和文眼的设置,实在是写作中事半功倍的节点;因此处理好这关键的问题并非易事。

有的文章构思风雅、遐想丰富、措辞清新、丰硕繁盛,残酷犹如锦绣,动人好似音乐;人们模拟古人竟至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深得先辈创作的神韵。
但是文学创作的核心是要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怀,绝不能重复古人已说过的辞章。
如果有抄袭剽窃他人词句的嫌疑,只管是非常喜好的,也要武断地割弃。

  有的文章俗雅相间,以奇特的风格取胜。
绝佳的文辞好比影子难以捕捉,犹如音响难以留驻;它鹤立鸡群,难寻匹配;精心地构思也难以为继,心意缠绵而不忍割舍。
文章正由于蕴涵了金玉般的文辞才熠熠生辉,就像水底藏着珍珠川流才会柔媚奇丽;素朴的措辞不必全然放弃,它可以衬托出妙笔佳句的光彩;将普通歌曲《下里巴人》与典雅的《阳春白雪》奥妙组合,俗雅相济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有的诗文意浅韵短,内容平淡枯燥乏味。
下文不能生发照料,上文内容空洞无法开掘引申;就像孤弦独奏短缺和声,音韵单调而不憨实。

  有的文章利用了腔调邪辟衰微的语词,徒有美妙的词汇却没有响亮的音色;将美的意向与低靡的声音含混在一起,使原来美好的字眼成了文章的败笔。
就像《下管》这支乐曲的偏疾,虽然用于伴奏,但与歌者的唱词难以和谐。

  有的文章抛弃了根本的礼仪,只把稳在细微末节处下工夫;心中短缺真情实感和崇高的追求,越是华辞俪句就越偏离了纯洁的主旨;正如在小弦上急就成曲,乐曲虽然奏出,但绝不可能动人心魄。

  有的文章放荡不实,专门以妖冶的情调追求感官的刺激;一味迎合世俗的喜好,奇特而强烈的节奏中掩饰笼罩着低下的格调;使人遐想到《防露》和《桑间》这样淫靡的乐歌,只管含情脉脉、但却有伤大雅。

  有的文章清高而婉转,去掉了所有的繁杂与浮艳;它犹如敬拜用的肉羹少了五味,又好比太庙的音乐过于清肃;虽然唱和有序、典雅有加,却是不足美艳。

  至于说到文章的详略得当,前后呼应和蔼于变革,个中也有许多难解的奥妙。
有的文章说理朴实而用词草率;有的文章长于化古为新、点铁成金;有的文章清新自然、出污泥而不染;有的文章普通易懂;有的文章越琢磨越精湛;正如舞蹈家按照节拍翩翩起舞,又好比歌手们和着旋律来高唱;文章贵在和谐流畅、符合特定的规则;这里的奥妙只能在创作实践中融会,而无法用俊秀的言辞来加以细致的描述。

  总之,把握措辞修辞的技巧和文章创作的规律,是我追求的最高空想。
稽核了当代作家创作中的普遍弊端,认识到前辈文学家写作成功的履历,于是我谈出了发自内心的体会和感悟;上述体会也可能会被平庸者讥笑。
但创作的技巧与美好的辞藻,就像原野上芬芳的豆菽一样理应被人们认识和节制。
写作技巧和创作规律,犹如自然之气和天籁之音,它无穷无尽、与天地共存。
而我只能在纷繁繁芜的写作理论中创造点滴的规则;在艺术的大海上拾得其眇小的一黍。
一贯害怕自己才疏学浅而思想罕见所获,又担心缺少技巧而无法表达高妙的写作理论;以是我只能是驽马奋力超过短障,借这篇文赋来抛砖引玉;写成后深感遗憾太多,怎能够枉自傲大呢!
我谨慎小心地敲响了懵懂的瓦器,恐怕要常见笑于大方之家了。

  至于谈到构思中灵感的隐现,写作中的茅塞顿开与艰涩阻滞,它是来势不可遏止,拜别无法阻挡;潜藏时犹如影子的溘然消逝,展现时好比声音的溘然奏响。
有时候就象是神机自天而降,纷乱的思绪顷刻间顺理成章;于是文思泉涌,妙语连珠,万象纷呈,下笔神速;写出的文章赏心悦目,读来音韵高雅。
而等到想象枯竭、文思阻滞的时候,志意痴呆,心泉干涸;苦思冥想,竭尽心力;思路越理越乱,线索难以探求。
因此,有时费尽心血撰制,写出的文章却多有遗憾;有时随意畅快落墨,作品却罕见败笔。
只管都是我的眼中所不雅观、笔下文章,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每每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写作的社会功用,就在于能够表现纷繁繁芜的道理。
文章可以冲破时空限定,沟通古今万代;取法古人的美好情操,为后人树立道德规范;传授济世的文功武略,宣扬教养端正的民风。
大到宇宙人类,小到细微情绪;呼风唤雨,泣鬼真切。
依托了钟鼎碑碣的笔墨,端正的德行才传播得更为广远;谱写成乐章并合营乐器的演奏,文章所表达的崇高思想情绪将与日月同辉。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
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
后去世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
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期间著名文学家。
实在陆机还是一位精彩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
流传下来的诗,共104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
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称:“子建士衡,咸有佳篇。
”钟嵘《诗品》卷上评:“晋平原相陆机。
其源出於陈思。
才高词赡,举体富丽。
气少於公干,文劣於仲宣。
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
然其咀嚼精髓,厌饫恩惠膏泽,文章之渊泉也。
张公叹其大才,信矣!
”   

赋今存27篇,比较有出色的有《文赋》,《叹逝赋》,《漏刻赋》等。
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论》,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
陆机还仿扬雄“连珠体”,作《演连珠》五十首,《文心雕龙·杂文》篇将扬雄以下浩瀚模拟之作称为“欲穿明珠,多贯鱼目”,独推崇陆机之作:“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广于旧篇,岂慕朱仲四寸之珰乎!
夫文小易周,思闲可赡。
足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
”陆机作文音律谐美,讲求对偶,典故很多,首创了骈文的先河。
张华对他说:“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
”弟弟陆云曾给他写信说:“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
”后来葛洪著书,称“机文犹玄圃之积玉,无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起源如一焉。
其弘丽妍赡,英锐漂逸,亦一代之绝乎!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评其诗文云:“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
”明朝张溥赞之:“北海往后,一人而已”。
其余,陆机在史学方面也有建树,曾著《晋纪》四卷,《吴书》(未成)、《洛阳记》一卷等。

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

释文:

右唐陆柬之行书文赋真迹,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
然世罕见其迹,故知之者希耳。
大德二年十仲春六日,吴兴赵孟頫跋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頫,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殊是书法和绘画造诣最高,首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陆柬之《文赋》

陆柬之(1045-1105),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是虞世南的外甥。
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议郎、崇文侍书学士。
书法从前学其舅,晚学“二王”,“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风,”故有“晚擅出蓝之誉”。
传世书迹以《五言兰亭诗》刻帖与《书陆机文赋》墨迹为最着。

陆柬之最初书学虞世南,又学欧阳询,晚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草书笔意尤为古雅,终于成为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与欧、褚齐名。
工正行书。
善临摹,虽“工于效仿,劣于独断”,但有较高造诣。
当时亦有人把他与欧、虞、褚并称初唐四大家(但一样平常说初唐四大家为欧、虞、褚、薛)。
隶、行书为妙品,草书为能品。
他的书法作品流传甚少,隶行殆已绝迹。
依据现在流传下来的《兰亭诗》、《文赋》来看,他的书学师承通报关系,确实与王书是一脉相承的。
故不雅观草书笔意古雅,其书名重于世,当不虚传。
李嗣真《书后品》指出“陆学士(柬之)受于虞秘监(世南),虞秘监受于永禅师(智永),皆有体法。
”又曰:“陆柬之学虞草体,用笔青出于蓝”。

《文赋》为墨迹本,是初唐期间少有的几部名家真迹之一。
据《石渠宝笈》载,纵26.6厘米,横370厘米,全卷共144行,计1658字,个中行楷1566字,草书92字。
听说陆柬之年轻时读陆机《文赋》,极为爱慕,想亲笔书写一篇,因怕自己书艺不精而“玷辱”先哲名作,始终未敢贸然动笔,直至他晚年书名赫赫时,才动笔了此宿愿。
此帖笔法直逼大王,深得晋人韵味。
元代书法家揭溪斯曾评论此帖说:“右陆柬之之行书《文赋》一卷,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
虽若隋僧智永,犹恨妩媚太多、齐整太过也。
独于此卷为之三叹。
”元赵孟钇兰鄹撸唬骸疤瞥跎剖檎叱婆酚蓠已Γ允榉壑裨谒淖酉乱H皇篮庇衅浼#手呦6!
保悦项《文赋》跋)

欣赏《文赋》墨迹,用笔清隽洒脱,流转圆润,确实具有《兰亭》那种平和简静的意境。
此帖点拂波磔之间,使转运行之际,结体照料之处,皆合《兰亭》妙法。
从中可窥陆柬之于《兰亭》所下功夫极深。
应该指出王羲之现存法书今已无一真迹,多为唐人摹本。
作为摹本形似之差距可能不大,但就作品的贯气,神彩来说都及不上《文赋》神似《兰亭》。
因此后世学王书者,对此帖格外保重。
元赵孟罹驮傺Т颂又辛煳蚪吮史ê徒崽澹涫芤媸呛苊飨缘摹

顺便指出一下,此帖偶有于行书中杂写草书的地方,有不折衷之感,或许是陆柬之的一种考试测验。
又正由于《文赋》太似大王书,以是其艺术个性也就显得不强了。
《文赋》真迹清时入内府,后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现藏我国台湾故宫博物院。

李嗣真《书后品》称其:“学虞草体,用笔则青出于蓝。
”最为独特者,火气全无,功纯神清,一种平和宁静之气度令人憧憬。

张怀瓘《书断》云:“柬之世南之甥,少学舅氏,临写所合,亦犹张翼换羲之表奏,蔡邕为平子后身。
晚习二王,尤尚其古,中年之迹,犹有怯懦,总章已后,乃备筋骨,殊矜朴实,耻夫绮靡,故暴露瑕疵……虽为时所鄙,回也不愚,拙于自媒,有若达人君子。
尤善运笔,或至兴会,则穷理极趣矣。
……然工于仿效,劣于独断,以此为少也。

朱长文赞其书云:“意古笔老,如乔松倚壑,野鹤盘空。

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柬之少学舅氏,多作行字,晚擅出蓝之誉,遂将咄咄逼羲献,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习,如马不齐髦,人不栉沐,览之者未必便能识其佳处,然人才固自有分限,柬之隶、行入妙,章草、草书入能,是亦难免不免其利钝也。

项穆云:“予尝见其所书《兰亭诗》,无一笔不出右军,第少洒脱和畅之妙尔。

刘基在所书《文赋》题跋云:“晋陆之词,唐陆之书,可谓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