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求是》杂志揭橥习近平总布告主要文章《努力培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当代化》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出自《管子·立政》:“山泽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这句话表示了古人朴素而睿智的生态思想,意即若山泽能够防止失火,草木繁殖发展,国家就会富余。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戴德之心、仁爱之心。
《论语·述而》里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记载,意思是不用大网捕鱼,不射夜宿之鸟。
到现在,民间还有“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的谚语。
而在传统诗词字画中,无论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小桥流水人家”等名篇佳句,还是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着墨于绿水青山间的传世名画,文人墨客常用笔下诗情画意的美,来描述人与自然间的美好情意。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是一种思想境界、道德追求,也是一种生存聪慧。
悠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朴素而深厚的农耕文化,为自然保护意识的形成奠定了根本。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人们创造,要想使自然资源源源不断,就必须对其珍惜爱护,做到取之以时、取之有度,否则便会“竭泽而渔,岂不得到?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得到?而明年无兽。

历史文化源流|草木植成 国之富也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不断加深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主要性的认识,将其纳入国家管理之中,认为执政者须重视维系自然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国富民安。
因此,历朝历代在鸟兽捕猎、山林砍伐等方面,立下了不少严格的规定。
夏代的“禹之禁”哀求:“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春季实施“山禁”,夏季实施“休渔”,既保护了自然生态,又担保了民生富余。
《管子》中,管仲提出“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
”一国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耕地,做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才能达到“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民材而令行,内无烦扰之政,外无强敌之患”的空想状态。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发育发展,个中顺天量地、合时取宜的聪慧和取之有度、节用御欲的意识,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从天下范围来看,工业迅猛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带来了新的生态毁坏。
如恩格斯所言,“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付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发达国家大多经历了一条“先污染后管理”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几十年韶光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奇迹,“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公民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
面对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抵牾不断加剧,取舍之间,磨练聪慧、见证勇毅,彰显的是远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道为核心的党中心把生态文明培植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首创性、长远性的事情,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迁移转变性、全局性变革。
作为主要的发展理念、推进当代化培植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成为响彻中国的洪亮声音。

如今,在浙江安吉,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余村落依赖“竹海”资源上风,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转变;在山西右玉,林木绿化率从不敷0.3%增至57%,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生态牧场、特色旅游鼓起村落民“钱袋子”;在洱海流域,通过发展文旅、康养、绿色食品等家当,聪慧景区、特色小镇成为新名片,大理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管理中捉住发展机遇,把生态环境上风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经济的上风。
事实证明,经济发展不是花费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生态保护也不是贫守青山的“刻舟求剑”,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代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中国大地上,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垂垂铺展。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们走向未来的依托。
(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