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易经·损卦》说:「君子自己抑制愤怒,掌握情欲。

《书》周公戒周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
」又曰:「不啻不敢含怒。
」又曰:「宽绰其心。

译文:《尚书》载周公告诫周成王说:「小人怨恨你,骂你,则自己应该加强教化,不要计较他们。
」又说:「不但是不敢发怒。
」又说:「是放宽自己的心胸。

成王告君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忍经全文及译文处世哲学的聪慧锦囊建议收藏生平受益

译文:周成王告诫君陈说:「必须有忍性,事情才能成功;有度量,道德才能高尚。

《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译文:《左传·宣公十五年》载:谚语说:「所谓高下,应该放在心中,河流和沼泽容纳着污泥,丛山和草丛中藏着祸患,美玉隐匿着瑕疵,君王忍受一些耻辱,这是自然规律。

《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

译文:《左传·昭公元年》称:「鲁国以相互推让来管理国家。

《哀公二十七年》:知伯入南里门,谓赵孟入之。
对曰:「主在此。
」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尔?」对曰:「以能忍。
耻庶无害赵宗乎?」

译文:《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载:知伯进了南里门,叫赵孟也进来。
赵孟对他说:「君王在这里。
」知伯说:「你没有年夜胆的精神,怎么能被人尊敬呢?」赵孟回答说:「我凭着忍性。
你的讥笑对我赵孟有什么危害呢?」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
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译文:楚庄王攻打郑国,郑国君王暴露着肩膀牵着羊来欢迎楚国的军队。
楚庄王说:「郑国的君王能忍受别人的侮辱,也一定能对郑国的老百姓讲信用。

《左传》:「一惭不忍,而终生惭乎?」

译文:《左传》:「不愿忍受一次羞辱,而使自己惭愧一辈子吗?」

《论语》: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论语》:孔子说:「小的事情不推让,就会毁坏了大的操持。

又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

译文:孔子又说:「一时的朝气,忘却了自己以及自己的亲人的安全,这不是糊涂吗?」

又曰:「君子无所争。

译文:孔子又说:「君子不想与别人争什么。

又曰:「君子矜而不争。

译文:孔子又说:「君子处事谨慎而不与人相争。

曾子犯而不校。

译文:《论语》载曾子说:「纵然被人欺凌,也不计较。

戒子路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
柔必胜刚,弱必胜强。
好斗必伤,好勇必亡。
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译文:孔子告诫子路说:「牙齿刚硬就随意马虎折断,舌头优柔才能无缺保存。
柔一定能赛过刚,弱小终极能降服强大。
好斗一定会受到侵害,好勇一定会导致灭亡。
百行的根本是推让为先。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译文:《老子》说:「知道是雄性,可以用雌性的来对付;知道是白色的,可以用玄色对付它。

又曰:「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辩若讷。

译文:《老子》又说:「最直的东西,看起来却像是弯的;最聪明的人,看起来却很笨拙,最长于辩论的人看起来彷佛很木讷。

又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译文:《老子》又说:「至高的风致像水一样,能有利于万物而不争斗。

又曰:「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译文:《老子》又说:「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虽然不与别物相争,却能取胜;虽然不说话,却长于应答。

荀子曰:「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译文:《荀子》说:「侵害别人的言语,比用矛戟刺入人体还要厉害。

蔺相如曰:「两虎共斗,势不俱生。

译文:蔺相如说:「两只老虎争斗,肯定不能都保存性命。

晋王玠尝云:「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译文:晋代的王玠曾经说过:「别人有不好的地方,一定从人情上体谅他。

又曰:「非意相关,可以理谴,终生无喜悒之色。

译文:王玠又说:「不要意气用事,要以理服人。
生平不要喜怒形之于色。

细过掩匿

曹参为国相,舍后园近吏舍。
昼夜饮呼,吏患之,引参游园,幸国相召,按之。
乃反,独帐坐饮,亦歌呼相应。
见人细过,则掩匿盖覆。

译文:曹参担当宰相时,他家后园与小官住的宿舍很近。
这些小官吏昼夜饮酒呼喊,当官的担心曹参恼怒,就引着曹参去后园游览,召见了那些小官,说说往后就放走了他们。
曹参回来后,独自坐在帐中,也一边饮酒一边唱歌、呼喊,与小官们的呼声相应。
曹参碰着别人有小的差错,就为其掩饰笼罩。

醉饱之过 不过吐呕

丙吉为相,驭史频罪,西曹罪之。
吉曰:「以醉饱之过斥人,欲令安归乎?不过吐呕丞相车茵,西曹第忍之。

译文:丙吉担当宰相时,他的车夫屡屡醉酒,西曹要惩罚车夫,丙吉却说:「就由于喝醉了酒而斥责别人,叫人怎么待得下去呢?喝醉了酒,也不过便是呕吐物弄脏了丞相车子里的垫毯而已,西曹你就忍住不要责怪他了。

圯上取履

张良亡匿,尝从容游下邳。
圯上有一老父,衣褐。
至良所,直坠其履圯上。
顾谓良曰:「童子,下取履。
」良愕然,强忍,下取履,因跪进。
父以足受之,曰:「童子可教矣。

译文:张良因犯法亡命,曾从容不迫地在邳下贱览。
桥上有一位老人,穿着粗布衣服。
走到张良面前,故意将鞋扔到桥下去。
看着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鞋捡起来。
」张良感到惊愕,强忍着怒气,走到桥下,把鞋捡上来,跪着送到老人跟前。
老头把脚伸出来穿上鞋,说:「你可以教诲成才呀!

出胯下

韩信好带长剑,市中有一少年辱之,曰:「君带长剑,能杀人乎?若能杀人,可杀我也;若不能杀人,从我胯下过。
」韩信遂屈身,从胯下过。
汉高祖任为大将军,信召市中少年,语之曰:「汝昔年欺我,今日可欺我乎?」少年乞命,信免其罪,与其一校官也。

译文:韩信喜好身佩长剑,在集市上,一位少年侮辱韩信,说:「你身佩长剑,但你敢杀人吗?如果你能杀人,可以把我杀了;如果你不能杀我,那么,就请你从我的两腿之间钻过去。
」韩信于是弯着身体,从那位少年的两腿之间钻过。
后来,汉高祖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将曾经侮辱过自己的那个少年召到跟前,对他说:「你过去曾经陵暴我,现在还可以陵暴我吗?」那位少年求韩信饶命,韩信赦免了他的罪过,给他封了一个小官。

尿寒灰

韩安国为梁内史,坐法在狱中,被狱吏田甲辱之。
安国曰:「寒灰亦有燃否?」田甲曰:「寒灰倘燃,我即尿其上。
」于后,安国得开释,任梁州刺史,田甲惊走。
安国曰:「若走,九族诛之;若不走,赦其罪。
」田甲遂见安国,安国曰:「寒灰今日燃,汝何不尿其上?」田甲惶惧,安国赦其罪,又与田甲亭尉之官。

译文:韩安国担当梁海内史时,因犯法被关到监狱中。
狱中小吏田甲侮辱他。
韩安国问田甲:「冷却的灰可重新燃烧起来吗?」田甲说:「如果冷灰可以重燃,我就用小便浇熄。
」后来,韩安国开释出狱,被任命为梁州刺史。
田甲吓得逃跑了。
韩安国说:「田甲如果逃走,就把他的家族都杀了;如果不走,可以体谅他的罪过。
」田甲于是来见韩安国。
韩安国问田甲:「冷灰本日重燃,你何不用尿浇熄呢?」田甲十分害怕,韩安国却体谅他的罪过,并付与他一个亭尉官职。

诬金

直不疑为郎同舍,有告归者,误持同舍郎金去,金主张不疑。
不疑谢,有之买舍,偿之。
后告归者至,而归亡金,郎大惭。
以此称为父老。

译文:直不疑住集体宿舍,有一个回家的人,误将同舍郎的金子拿走了。
同舍郎疑惑直不疑偷走他的金子,直不疑表示认错,买了金子,还给了他。
等到回家的人回来后,将同舍郎丢失的金子如数归还,同舍郎很惭愧。
因此大家都称直不疑是虔诚的人。

诬裤

陈重同舍郎有告归宁者,误持邻舍郎裤去。
主疑重所取,重不自申说,市裤以还。

译文:陈重同宿舍有人回家去,误拿了邻宿舍人的一条裤子。
主人疑惑是陈重所拿,陈重也不申辩,买了一条裤子还他。

羹污朝衣

刘宽仁恕,虽仓卒未尝疾言剧色。
夫人欲试之,趁朝装毕,使婢捧肉羹翻污朝衣。
宽神采不变,徐问婢曰:「羹烂汝手耶?」

译文:刘宽仁慈宽厚,纵然仓促之中也未曾疾言厉色。
他的妻子想试试他,趁他刚穿好上朝服装的时候,妻子派婢子端着一碗肉汤,故意泼洒在刘宽的身上。
刘宽神采不改,逐步地问婢子说:「汤烫坏了你的手吗?」

认马

卓茂,性宽仁恭,爱乡里故旧,虽行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
尝出,有人认其马。
茂心知其谬,嘿解与之。
异日,马主别得亡者,乃送马,谢之。
茂性不好争如此。

译文:卓茂,脾气宽厚,仁义待人,与乡里故旧友爱,纵然行业不同,也友好融洽。
卓茂曾经出门,有人说卓茂骑的马是他的。
卓茂明知这个人弄错了,但还是把马给了他。
过了几天,马的主人找到了他丢失的马,于是将马还给卓茂,并表示道歉。
卓茂便是如此不与人争。

鸡肋不敷以当尊拳

刘伶尝醉,与俗人相忤。
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曰:「鸡肋不敷以当尊拳。
」其人笑而止。

译文:刘伶曾经喝醉酒,与一俗人发生冲突。
那人挽起衣袖,握拳冲过来。
刘伶说:「我这像鸡肋一样的身子抵挡不住老兄的拳头。
」那人大笑而收起了拳头。

唾面自干

师德深奥深厚有度量,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曰:「吾辅位宰相,汝复为州牧。
荣宠过盛,人所嫉也,将何求以自免?」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其面,某拭之而已。
庶不为兄忧。
」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
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以是重其怒。
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译文:娄师德行情端庄,很有度量。
他的弟弟任代州刺史,即将上任,娄师德对他说:「我位至宰相,你又任州官,受天子的宠幸太多了,这正是别人所妒嫉的,你打算若何避免这些妒嫉呢?」娄师德的弟弟跪在地下说:「从今往后,纵然有人朝我的脸上吐唾沫,我自己擦去算了,决不让你担忧。
」娄师德面色严厉地说:「这正是我所担忧的。
人家向你吐唾沫,是恨你,如果你将唾沫擦去,正违反了吐唾沫的人的意愿,只会加重他对你的愤怒。
该当不擦去唾沫,让它自己干,这样笑着接管它。

五世同居

张全翁言,潞州有一农夫,五世同居。
太宗讨并州,过其舍,召其长,讯之曰:「如何道而至此?」对曰:「臣无他,唯能忍尔。
」太宗以为然。

译文:张全翁说,潞州有一个农人,他家中五世同堂。
唐太宗讨伐并州时,途经这家,召见他家长辈,问道:「你有什么办法使五代人和蔼地住在一起呢?」长辈回答说:「我没有其他办法,只是能相互推让。
」太宗认为很对。

九世同居

张公艺九世同居,唐高宗临幸其家。
问本末,书「忍」字以对。
天子流涕,遂赐缣帛。

译文:张公艺一家九世同堂,唐高宗亲自光临他家。
问他何以能九世同堂,他写了一个大大的「忍」字回答唐高宗。
高宗冲动得流下眼泪,于是赏给了他家绸缎。

置怨结欢

李泌、窦参器李吉甫之才,优遇之。
陆贽疑有党,出为明州刺史。
贽之贬忠州,宰相欲害之,起吉甫为忠州刺史,使甘心焉。
既至,置怨与结欢,人看重其量。

译文:李泌、窦参很看重李吉甫的才能,以是厚待他。
陆贽疑惑他们结党拉派,将李吉甫放出京外任明州刺史。
后来陆贽被贬到忠州,宰相想害去世他,任命李吉甫为忠州刺史,以便他能报复陆贽。
李吉甫一到忠州,便抛弃了昔日的怨恨,与陆贽结成好朋友。
人们都称李吉甫有度量。

鞍坏不加罪

裴行俭尝赐马及珍鞍,令吏私驰马。
马蹶鞍坏,惧而逃。
行俭招还,云:「不加罪。

译文:裴行俭曾经得到天子赏赐的马和宝贵的马鞍,他部下的一个小官偷偷地骑他的马,马跌倒了,毁坏了马鞍,小官吓得逃跑了。
裴行俭派人将他找回来,说:「不要加以惩办。

万事之中,忍字为上

唐光禄卿王守和,未尝与人有争。
尝于案几间大书忍字,至于帏幌之属,以绣画为之。
明皇知其姓字非时,引对曰:「卿名守和,已知不争。
好书忍字,尤见存心。
」奏曰:「臣闻坚而必断,刚则必折,万事之中,忍字为上。
」帝曰:「善。
」赐帛以旌之。

译文:唐代光禄卿王守和,从不与人发生争执,曾在书桌上写了一个很大的「忍」字,帏帐之中也绣了忍字。
唐明皇认为王守和的姓氏和名字彷佛是诋毁当时的政治,于是召见问道:「你的名字叫守和,已经知道你不喜好争斗;现在又喜好写「忍」字,更看出了你的存心所在。
」王守和回答说:「我听说坚硬的东西随意马虎被折断,万事之中,以忍为先。
」唐明皇夸奖道:「好。
」并赏赐他锦帛以示表彰。

盘碎,色不少吝

裴行俭初平都支遮匐,获宝贝,不赀。
番酋将士不雅观焉。
行俭因宴,遍出示坐者。
有玛瑙盘二尺,文彩粲然。
军吏趋跌,盘碎,惶惧,叩头流血。
行俭笑曰:「尔非故也。
」色不少吝。

译文:裴行俭从前平定都支遮匐,缴获仇敌的瑰宝不计其数。
少数民族的将领和士兵前去不雅观赏。
裴行俭在宴会年夜将这些瑰宝都出示给他们不雅观赏。
个中有一件玛瑙盘,二尺长,文彩残酷,很俊秀。
士兵捧着它欠妥心跌倒,盘子破了。
这个士兵很害怕,跪在地上直磕头,头都流血了。
裴行俭笑着说:「你并不是故意的呀!
」脸上并没有吝惜的表情。

不忍按

许围师为相州刺史,以宽治部。
有受贿者,围师不忍按,其人自愧,后修饬,更为廉士。

译文:许围师任相州刺史,对待部下宽厚仁慈。
有一个官吏受了贿,许围师不忍心深究他,这个人自己感到惭愧,后来修身养性,变成了一个廉明的官吏。

逊以自免

唐娄师德,深奥深厚有度量,人有忤己,逊以自免,不见容色。
尝与李昭德同业,师德素丰硕,不能剧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
」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

译文:唐朝娄师德,脾气端庄,很有度量。
别人触犯了他,他却自己做反省,不表现出愤怒之色。
他曾经与李昭德一起外出,娄师德一向身体肥胖,以是不能快步走路,李昭德认为他太慢了,埋怨地说道:「被种田的粗汉耽搁了。
」师德笑着回答:「我不做种田人,谁去做呢?」

年夜德所容

狄仁杰未辅政,娄师德荐之。
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
」出其奏。
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年夜德,我为所容,吾知吾不逮远矣。

译文:狄仁杰还没有做宰相时,娄师德向武则天推举了他。
武则天对狄仁杰说:「我之以是用你,是由于娄师德推举了你,娄师德的确知人善用啊!
」并将娄师德的推举书拿给狄仁杰看。
狄仁杰很惭愧,感叹地说:「娄师德道德高尚,我是他所推举的,我知道我远远赶不上他。

射牛无怪

隋吏部尚书牛弘,弟弼好酒而酗,尝醉射弘驾车牛。
弘还宅,其妻迎曰:「叔射杀牛。
」弘闻无所怪,直答曰:「作脯。
」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
」弘曰:「已知。
」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译文:隋朝吏部尚书牛弘,其弟牛弼喜好饮酒,曾在醉酒后,用箭射去世牛弘驾车的牛。
牛弘回家往后,妻子迎上前去对他说:「叔叔杀去世了牛。
」牛弘听见后,并不表示奇怪,只是说:「做肉脯。
」等到牛弘坐定往后,他的妻子又说道:「叔叔射去世了牛,真是奇怪的事。
」牛弘回答说:「已经知道了。
」神采自若,读书不止。

代钱不言

陈重,字景公,举孝廉,在郎署。
在同郎署负息款数十万,债主日至,要求无已,重乃密以钱代还。
郎后觉知而厚推却之。
重曰:「非我之为,当有同姓名者。
」终不言惠。

译文:陈重,字景公,被推举为孝廉,在衙门中当官。
同寅负了数十万钱的债务,债主每天登门,不断地催债,陈重于是暗地里用自己的钱替这个人还清了债。
同寅知道后谢他,陈重却说:「不是我做的,大概是与我同姓名的人做的吧。
」始终不提代人还债的恩情。

认猪不争

曹节,素仁厚。
邻人有失落猪者,与节猪相似,诣门认之,节不与争。
后所失落猪自还,邻人大惭,送所认猪,并谢。
节笑而受之。

译文:曹节,一向很仁慈厚道。
邻家的一头猪丢失了,与曹节家中的猪很相似,邻居便到曹节家中认领,曹节没有和他辩论。
后来,邻居的猪自己跑回来,邻居感到十分惭愧,归还曹节的猪并道歉,曹节笑着收下了猪。

鼓琴不问

赵阅道为成都转运使,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龟,坐则看龟鼓琴。
尝过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逆旅之人不知其青鸟使也,或慢狎之,公颓然鼓琴不问。

译文:赵阅道任成都转运使,一次出去巡行,身旁只带一把琴和一只乌龟,一边看着乌龟,一边弹琴。
一次,途经青城山,遇上下雪,住在旅社之中。
其余的乘客不知道他是转运使,有的乃至侮辱他。
赵阅道弹着琴,对他们的话绝不在意。

唯得忠恕

范纯仁尝曰:「我平生所学,唯得忠恕二字,生平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和好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
」又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
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译文:范纯仁曾说:「我生平学习,所得到的只有忠、恕二字,这两个字生平也用不完,以至于在朝做官侍奉君王,接待同事和朋友,与亲戚宗族的人和蔼相处,从来没有一刻离开这两个字。
」又告诫子弟说:「一个人纵然最笨,他在责怪别人时总是很聪明;一个人纵然最聪明,宽恕自己时总是显得很糊涂。
你们应该用责怪别人的心情来责怪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情来宽恕别人。
这样,不怕不具有圣贤的地位。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