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格二(变体一)双调,四十四字。高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以朱敦儒《菩萨蛮·秋声乍起梧桐落》为例,上阕: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下阕: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3、格三(变体二)双调,四十四字。高下片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以楼扶《菩萨蛮·丝丝杨柳莺声近》为例,上阕: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下阕: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词牌来源 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公元847-859年)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每每效其词。”(见《词谱》卷五引)《唐音癸签》、《南部新书》略同。又《北梦琐言》:“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丞相假飞卿所撰密进之,戒以勿泄。” 所谓“菩萨蛮”,是波斯语Mussulman或其讹形Bussurman的译音,意为伊斯兰教徒(穆斯林)。当时教坊,谱作曲词,遂为词名。后杨升庵改蛮为鬘,失落其本矣。后人别号为《重叠金》、《子夜歌》、《花间意》、《巫山一片云》等,非特于词名来源无涉,且《子夜歌》另有正调,而《巫山一片云》更易与别调《巫山一段云》相混,殊属无取。
大意便是公元847-859年初,女蛮国的人来访,一个个都穿着华美,让人觉得宛如菩萨,以是称为“菩萨蛮”。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匆匆节表现深奥深厚而起伏的情绪,历来名作极多。代表作有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闪动》、韦庄《菩萨蛮·大家尽说江南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