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些诗句,看作利用关系语亦可,看作语序错位亦可。

理清楚这些诗句的语法特点,有助于创作者更灵巧地表情达意,写出自己的佳句。
这一篇里,我们比较一下这类诗句。

一、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这两句诗,出自盛唐孟浩然的《李氏园林卧疾》: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

劳生愧严郑归田羡子平相似诗句有何不合关系语和宾语前置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二联是对仗句。
我们先看下颈联: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伏枕,指卧病在床;嗟,太息;公干,不是有什么公事要做,而是指"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他的字为:公干。
我看还有人问,公干的干该当发几声?看到这首诗就知道肯定是仄声字。

归山,也有版本为归田,2者都是辞官归隐的意思。
子平,指西汉东汉期间的隐士向长,他的字为:子平。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两句都不是主谓宾构造,可以看作宾语部分的前置:

嗟--公干伏枕-,羡--子平归山。

这是1-4构造,省略了主语(我),后面四个字句子形式作宾语。
这是包括句。

其余,这两句诗,还可以把前二字看作关系语:

伏枕----嗟公干,

在生病这件事上,我嗟叹刘桢的遭遇。
为什么这样说呢?《三国志 ·王粲传》中记载,刘桢这个人常常罹病 :

干清玄体道,六行脩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
建安中,太祖特加旌命,以疾安歇。
后除上艾长,又以疾弗成。

刘桢自己也作诗云:

余婴沉痼疾。
窜身清漳滨。
《赠五官中郎将诗》

刘桢去世往后,曹丕《与吴质书》中怀念这些亡故好友,个中写到: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瘟疫盛行,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等人相继去世。
第二年,曹丕在这封信中,提到了这些亡友,同时,也对这些好友的文学造诣做出了评价。

孟浩然说,生病了往后,想起刘桢的故事,忍不住太息。
言外之意,自己也是多病之人,不知道,能否像刘桢一样得到肯定。

以是,付枕,也可以作为关系语来看待。

归山---羡子平。

同理 ,在隐居这件事上,我倾慕向长。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向长》中记载:

向长字子平.....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频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
潜隐于家。
....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干系,当如我去世也。
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

向长隐居往后,不仅仅多次谢绝朝廷的征召,而且在儿女婚事往后,连家事都不管了。
因此,归山,也可以看作关系语。
意思是,在归山隐居这件事上,我倾慕子平无牵无挂。

但是,结合整首诗以及墨客想表达的言外之意来看,作为关系语更加适宜。

二、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

上面的两句诗,可以看作一部分宾语前置,也可以把前2字看作关系语(表示范围)。

我们再看下这两句,出自杜甫的《渼陂西南台》: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

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

怀新目似击,接要心已领。

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

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

【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

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

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

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

况资菱芡足,庶结茅茨迥。

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

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
不过,其句法也值得学习。

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也可以看作把一部分宾语前置吗?

愧--严郑劳生,慕--张邴外物。
??

可不可以,还要从内容上来剖析。
严郑,指严君平(名遵)、郑朴(字子真):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
.........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

劳生,指辛劳的生活,出自《庄子·大宗师》: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去世。

严郑,既然是“近古之逸民”,谈不是劳生。
劳生--愧--严郑,意思是,在劳生这个话题上,我与严郑比较很惭愧,我生活很辛劳,而严郑二人,生活得很洒脱。

张邴,指汉张良(或张仲蔚)和邴汉,都是辞官归隐的人物。

外物,身外之物,出自《庄子》:

"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张邴二人,都曾享受过高官厚禄,但是二人都能辞官不作,超脱于物欲之外。

大家知道,杜甫没有做过什么大官,自然不能与张邴二人比较,这句诗表示在对待外物方面,他仰慕身居高位还能急流勇退的张邴这类人物。

以是,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这两句中的“劳生、外物”,都是关系语,而不能当前置的宾语部分。

结束语

表面相同的句式,从内容上剖析,却是不同的语法构造。
这在古诗中很常见。
乃至一联的高下联,都会有所不同。

在孟浩然的《李氏园林卧疾》中,其颔联: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也是利用关系语的句子。
在春雷声中,百花盛开;在寒食节里,四邻清旷(不生火)。

@老街味道

近体诗中3种不同的兼语形式:江雨夜闻多,恩与荔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