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敬一丹
后期音频:戴晓琛
敬一丹,1955年生于哈尔滨;小学就读于哈尔滨市文昌、国庆小学;中学就读于哈尔滨市第四十四中学;在小兴安岭清河林区度过四年半知青生活后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毕业后任黑龙江公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在北京广播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1988年进入中心电视台。三次获主持人金发话器奖;主持《冲动中国》16年;主持《焦点访谈》20年。
《云颂》——80岁的情诗
我小的时候创造,家里床下的木箱里,放着妈妈和爸爸的信。往后我们姐弟四个逐步终年夜,陆续离开家,家书就越来越多,等我妈妈退休了之后整理了这些信,有1700多封,我以为这些信太宝贵了,太有代价了,而爸爸妈妈说:“自己的家书,自己珍惜,别人大概没什么”。
可是我越来越以为,这些信可以看到一个小家,又不仅仅是一个小家,一个个家庭拼出了世间图景。而不同的年代,世间图景在变革,这些信也有着民间的历史记录代价。于是我把这些信编成了一本书,叫《那年那信》,我想,年长的读者会以为熟习,同龄人会以为有共鸣。而年轻人呢?如果他们能从中看到一代一代的来路,我就很欣慰了。
一个人80岁的时侯还会写情诗吗?是的,我老爸在80岁的时候,给我老妈写了一首情诗。这首诗是2006年6月21日写的,题目叫《云颂》。我妈妈的名字叫韩殿云。这首情诗所说的云,既指天上的云,又指家里的云,也便是爸的老伴儿——云。
《云颂》
躺在绿绿的草地上,
望着淡淡的云,薄薄的云,
忽而散开,轻如罗纱,
忽而飘飘,杳无踪迹,
娇云初晴,清风徐来,
清闲的梦幻,梦幻的清闲。
躺在绿绿的草地上,
望着一片片絮状的云,
一团团浓厚的云
彼此拥挤着,相互追逐着,
难得形影相随,终日娓娓细语,
激情亲切的灵魂,灵魂的激情亲切。
躺在绿绿的草地上,
望着响雷伴着翻滚的云,
狂风挟着飞驰的云风起云涌,
大雨落下,云开雾散,
大地复苏回顾当年初恋的情节,
想到多年情绪的故事
激情的知音,知音的激情。
躺在绿绿的草地上,
望着火烧的云,残酷的云
夕阳红艳飘荡天空,
挑灯夜话温暖小房
最浪漫的事儿是一起逐步变老
和谐的缘分,缘分的和谐。
老爸的浪漫诗情,打动了妈妈。妈妈看了第三段,笑道:“看,这是说我呢!
”响雷、狂风、翻滚、飞驰——妈妈的暴脾气上来,这样写,还真的很真切。
妈妈爽朗、爽快、任性,乃至霸道,爸爸温文尔雅、低调节制,他们欣赏着彼此的不同。一起走来,风风雨雨,不管碰着什么,在内心深处,他们都互为知音。
面对老爸的诗,我们当儿女的心生感慨:我们也为人夫、为人妇,谁能写得出这样的诗呢?这是度过金婚后的老爸对老妈的爱的表达。
爸爸儒雅文气,喜好写诗;妈妈脾气爽朗,喜好唱歌。在老爸82岁生日的时候,妈妈彷佛在应和着爸爸的情诗,来了一个情歌,这歌本是一首盛行歌曲,妈妈给改了词,把她名字的字“云”和爸爸名字“嵩”里的“山”字都唱到了歌里。
这样的情歌,这样的情诗,吟唱在晚年。爸爸妈妈年轻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很多地听到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意表达,他们年纪大了往后,爱更深了,情更浓了。越到晚年,越留恋、越珍惜了。他们彼此之间的这种表达越来越多了。
在父母每一个生日聚会上,他们都在互赞;在每个节日举杯的时候,妈妈都在表达情意;每次家有来宾,妈妈都会说点儿什么。逐步地,家里形成了习气,妈妈的表达,成为一种仪式。假若妈妈没说话,大家就望着妈妈,等着,期待着。
妈妈时常这样开口:“我这个老头儿啊……”接着就进入了称颂模式。爸爸妈妈在聚会上的表达,都用笔墨留存下来,于是,留下这样分外的情书。
妈妈在66岁的时候,这样夸老伴:
我有一位好丈夫,相伴45个春秋,至今不悔,他是师长式的、战友式的、兄长式的、知心式的、小朋友式的,是生平一世的好伴侣。
爸爸在老伴儿七十大寿时这样写道:
最近几年,我俩总是形影相随,南方北方,海内国外。途中你照顾我,我照顾你,走得很畅快。今年去澳大利亚,说我年过70,得报批,可是飞机不等人,到了韶光还没批下来,只好你们走了。你们去澳大利亚8天的韶光,在我心中却成了8个月,每天翻日历,苦盼愁盼,一下盼回来了。
2011年,爸爸妈妈迎来钻石婚,这是百口的节日。
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老妈老爸依然享有二人间界,妈妈讲话的时候,爸爸的目光一贯凝望着她,两人的表达已经合二为一:
这辈子和你做夫妻,我没有做够,下辈子,还和你做夫妻。韶光的是非是有感情成分的,在一起时嫌夜短,盼假日,离开时,嫌夜长,怕假日。
夫妻合二为一,经由60年的经营、磨合,已经像一奶同胞,像对亲子那样心血交融了。既能珍惜对方的长处,又能容忍对方的短处。你便是我,我便是你,谁也离不开谁了,牢不可破了。
《芒果朗读者》第三季系列:
策划/刘雅利
编辑/元晨璐 陈晓玲
后期包装/叶飞
编审/刘明君
联合出品/湖南省播音主持研究会
音频经授权转载自诗意生活平台「为你读诗」
"大众微信(ID:thepoemfor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