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永生殿,夜半无人密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于天地之间,浩瀚的星空、苍莽的大地带给人类无尽遐想,自古至今产生了数不清的天、地、人的动人故事,牛郎织女传说作为这类故事的代表,流传在中原大地、播布于汉字文化圈中,经久弥新。
遥看牵牛织女星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遥望星空展开想象的结果。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险些每一个中国人,在童年期间的某一个七夕之夜,都有偎依在母亲(或祖母、或外婆)的身边,听讲牛郎织女传说的美好影象。听完故事,常常还会在大人的指示下,仰望满天繁星,探求银河边那颗最通亮的织女星,以及银河东边与织女星隔河相望的牵牛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有了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诗经·小雅》中的《大东》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段笔墨表明,早在将近三千年前的西周期间,我们的先人就把天上的两颗行星命名为“牵牛”和“织女”。诗中称织女“不成报章”,暗示当时民间已经把织女星想象成了一位纺线织布的女子,称牵牛“不以服箱”,是把牵牛星看作为一头捐躯奉献的天牛的形象。
织女星由一大两小三颗星星组成。个中,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在北方高纬度夜空中是最亮的一颗星,整年中的大多数月份都能够看得见,织女星肯定是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瞩目。在我国最古老的韶光知识文献《夏小正》中,七月和十月都提到了织女星。个中,对付七月织女星的描述是这样的:“七月……汉案户。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向……斗柄悬不才,则旦。”根据刘宗迪教授的考证,织女三星成三角形排列,“织女正东向”的意思是指,由两颗较暗的星星形成的敞口朝东洞开,这个星象所表示的韶光节点是说七月到了,秋日来了,该当是准备收成的时令了。织女星朝向东方,那么,东方有什么呢?在织女星朝向的银河的东岸,不是别的,正是那颗让织女朝思暮想、七夕才能一年一会的牵牛星。
七月初秋的夜晚,银河恰好转到了正南北的方向。此时,人们仰望星空,分居银河两岸的牵牛和织女恰好一东一西,隔河相望。当古人仰不雅观这种星象、看到这种情景,我们所熟习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不就呼之欲出了吗!
石婆庙里供“石爷”
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为了演习水军,“发谪吏穿昆明池”,为了对应天象,在昆明池的东西两岸,分别树立了两座用火成岩雕成的大型石刻圆雕——牵牛、织女像。两座石雕的雕凿年代,比赫赫有名的霍去病墓前的石刻组雕还要早3年,是我国迄今所知大型石雕遗物中年代最早的,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唐代之前,长安的老百姓就已经把这两座石雕称作“石爷”“石婆”。史籍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建筑了石爷庙、石婆庙,设案供奉,两座庙相距三四里。此后千百年来,寺院虽然有毁有建,但喷鼻香火一贯十分兴旺。
如今,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附近的“石婆庙”,每逢七夕便举办庙会。庙虽不大,但庙会声名远播,信众以陕西关中居多,远至甘肃、山西、河南等省。庙会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蜂拥而至,向石婆祈福祈寿。人们相信石婆可以治病,听说身上哪儿不舒畅,只要在石婆的相应部位摸一下,病就会好,因此大殿里挤满了求石婆“看病”的人,虔诚的喷鼻香客排起长队争相抚摸石婆。人们还在石婆庙内,用树干搭起了大略单纯桥梁,并称之为“鹊桥”。听说走过了这座桥,就可以得到美满婚姻,男女青年因此争先恐后抢着过桥。入夜,女孩子们还要用稻草扎成一米多高的“巧姑”(又称“巧娘”),给她穿上绿袄红裙,孩子们供上瓜果,端失事先准备好的芽菜、葱牙,在巧姑面前举行占卜乞巧活动。自汉唐期间就形成的七夕守夜祈福习俗也一贯延续至今,夜幕降临,庙里庙外到处是守夜的人。传说在这里睡觉能够通过做梦求得石婆的神灵感应,消灾祛病,得到帮助,这也让我们想起了白居易《长恨歌》中所描述的情景:唐明皇杨贵妃七夕永生殿守夜,祈愿夫妻恩爱永远不渝。
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牵牛织女石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的实物遗迹。牛郎石雕高2.6米,身体呈跪状,微微向左旋转,大眼阔鼻,表情朴实淳厚。织女石雕高2.3米,上身微微向右旋转,浓眉大眼,表情忧郁,做笼袖罢织的姿势。他们相互遥望,默默诉说着相思之苦,正如古诗所言“迢迢牵牛星,皎皎天河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据汤池教授考证,现在被当作织女供奉在石婆庙内的石雕,实在是牛郎石雕,而人们认为是牛郎的石雕才是织女,当地的老百姓把牛郎、织女两座石雕弄稠浊了。村落民们对此沸沸扬扬,认为被祖祖辈辈供奉着的牛郎、织女怎么会弄错了呢?
专家的说法是有依据的,当年,汉武帝建筑昆明池是模拟天象建筑的,以昆明池为天河(银河),牵牛星在天河以东,织女星在天河以西,地上的牛郎织女石雕自然也该当是牛郎在东、织女在西了。如今,石婆庙的位置正是在当年昆明池的东侧,石婆庙内供奉的石雕正好是高大、淳厚的牵牛石雕。
沧海桑田,嫡黄花,虽然已经搞不清楚是怎么被弄错的,但这并不妨碍老百姓心目中对付牛郎织女虔诚的崇奉,他们依旧在石婆庙内祈福乞巧,依旧在被当作织女的“石爷”像前燃喷鼻香供奉。
天地相映在沂源
自唐宋以来,特殊是明清期间,牛郎织女传说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山东省沂源县的山水之中,化入民众的口头传统,成为在沂源这块地皮上最具影响力的景致传说。
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紧张流传在县域南部的燕崖乡,与当地山川景物融为一体。发源于沂源县鲁山的沂河,自北向南流经燕崖乡,在牛郎官庄村落往东拐了一下连续南行,正是在这个拐弯的地方,形成了本日景致迷人的牛郎织女传说景区。牛郎官庄所面对的沂河南岸是大贤山,山体临河的峭壁被称作“燕子崖”,燕崖乡便由此得名。燕子崖半山腰处有一个洞穴,洞口写着“织女仙洞”四个能干的大字,沂源县的牛郎织女传说就要从这儿讲起。
燕子崖、织女洞这些名称始自什么年代?牛郎织女的传说怎么会与沂源结下不解之缘?分布在大贤山各处的碑刻资料为我们供应了难得的线索。
大贤山上现存最早的碑刻是立于宋代元丰四年(1081年)的一块功德碑,此碑虽然现存于织女洞中,但从碑文中还看不出与织女有什么联系。大贤山上还存有一座金代石塔,石塔上面涌现了金代泰和六年(1206年)的线刻人物像和笔墨题刻。题刻紧张记述了大贤山玄门的开隐士物、活了318岁的羽士张道通的业绩。值得把稳的是,金代泰和六年的碑刻笔墨中涌现了张道通云游至大贤山、定居于织女崖的阐述:“乃游此地,谓人曰山名大贤,织女崖□,乃同徒众登眺巅峯,山净水秀,而乐居焉。”这里的“织女崖”,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与织女有关的记载。
今存于大贤山上的三通明代碑刻,为我们破解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和发展之谜供应了主要依据。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立于山顶玉皇阁的《重修迎仙不雅观玉帝行祠记》,这样阐明大贤山和迎仙不雅观的来历:“所谓山之大贤者,因织女之称也;不雅观之迎仙者,昔神仙所居也。”大贤山之贤人是织女,迎仙不雅观之神仙是张道通。所谓织女之“贤”,强调的是作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女子的“贤惠”的风致。
对付我们理解沂源牛郎织女传说最为主要的一段史料,涌如今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的《沂水县重修织女洞重楼记》中。碑文中阐明岩穴命名的缘故原由是“唐人闻个中扎扎机声,以故织女名”。在这段笔墨中,还十分难得地透漏出把织女和牛郎牵连在一起的机缘:时任知县在察看大贤山时,看到奇丽山水,生发出一段奇思妙想,他对主持道人大谈玄妙之理,讲什么神仙洞穴必须得“秘”、得“虚”,而羽士呢,“守者会公意,即礼多方金粟展力为之,对面并起牛宫”。县太爷的一段谈玄,竟然引发了道人将织女洞和牛郎附会在一起的动机,并且吹糠见米,立时付诸行动,第二年就在织女洞的对面、沂河的岸边建起了牛郎庙(牛宫),“于是乎,在天成象者,而在地成形矣。”
至此,牛郎织女传说如何被附会在沂源县大贤山一带的历史发展脉络,便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沂源当地还流传着牛郎是牛郎官庄村落孙氏先人的说法,牛郎官庄村落落的涌现、以及孙氏家族与牛郎之间的关系又该怎么理解呢?
当羽士于万历年间在织女洞对面沂河岸边建筑“牛宫”之时,牛宫的周边是否有人居住、是否已有村落落呢?至今,还没有确切史料能够证明当时那里就已经有人定居或者已经有村落落存在。或许,已经有人居住,并在那里耕种,但村落名没有流传下来,大概就没有村落名。
定稿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的《沂水孙氏宗谱略》中,为我们供应了牛郎官庄村落孙氏家族搬家此地的最初韶光。据为谱书作序的孙家的外甥、民国期间山东省议会议员顾石涛考证:孙氏“居沂水牛郎官庄一支今已十余世,上推迁沂年纪,当在明代末叶”。至宗谱成书的民国年间,这支沂水孙氏已繁衍至十五世。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明代末叶孙氏家族搬家沂水、定居沂河岸边时,“牛宫”已于万历年间建筑而成,村落落因位于牛宫附近,因而命名村落落为牛郎官庄。毫无疑问,牛郎官庄村落是因牛郎庙而命名的,其立村落韶光应晚于建庙的韶光。
至于牛郎官庄孙氏家族与当地传说中牛郎的姓氏同等的缘故原由,追溯起来就更加困难。据李万鹏教授考证,在山东的地方戏中,有将牛郎冠以孙氏姓的。或许,正是受这种地方民间戏曲或其他我们还不知道的缘故原由的影响,又由于孙氏当年迁来沂水定居在牛郎庙旁的历史巧合,使牛郎官庄村落的孙氏被人称作了牛郎的后代。
“做十六岁”保安然
在我国的闽南和台湾地区,流传着七夕节祭拜七娘妈、“做十六岁”的习俗。
闽台地区,把织女神称作“七娘妈”。根据洪淑苓教授的考证,七夕祭拜七娘妈的习俗,最早被记录在清代乾隆初年纂修的《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中:“七月七日,曰七夕,为乞巧会,家家晚备牲礼、瓜果、花粉之属,向檐前祭献,祝七娘寿诞,毕,则将端午男女所系五彩线剪断同焚。或谓魁星于这天生,士子多于是夜为魁星会,备肴欢饮。村落学尤盛。”
为什么称织女神为“七娘妈”呢?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阐明。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这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有关。在牛郎织女传说中,不仅牛郎和织女相识相爱,而且还生下了一对儿女。生儿育女情节的涌现,就为女主角织女增长了作为母亲对付儿女的疼惜之情。闽南地区原来就有七娘妈的崇奉,在牛郎织女传说的流传过程中,人们将作为母亲的织女神与原来民间流传的七娘妈崇奉结合在了一起,七娘妈成为了儿童的保护神,在七夕节的时候接管人们的祭拜。
祭拜七娘妈最范例的仪式便是“做十六岁”。“做十六岁”属于成年礼的仪式,孩子小的时候将七娘妈认作“契母”(犹如人间的干妈),并且随身佩戴七娘妈神前的喷鼻香火袋,受其庇佑。等长到十六岁这一年,就要举行“做十六岁”的仪式,到七娘妈庙或者在自家神案前,向七娘妈祝祷戴德,从纸扎做成的“七娘妈亭”下钻过去,代表“出婆姐间”,从此便是成年人了,具有“通过仪式”的意义。
台南的开隆宫主祀的主神便是七娘妈,开隆宫每年都举办七夕“做十六岁”的活动,影响所及遍布全台湾。朱锋在《台南的七夕》一文中,这样描述开隆宫的七夕:“此日俗为七星娘娘(俗叫做七娘妈)的寿诞。崇奉此神的本市中区开隆宫……全市的妇女们都远道而来,虔诚地烧喷鼻香星期,齐心专心一意,求子女的发展。除了前往开隆宫之外,各家庭都备办了丰富的牲礼,于下午在厅堂致祭七娘妈,尤其是家有十六岁子女的家庭,特殊隆重地举行了成年大仪式。除了应备祭品之外,又从糊纸店购买了一座华美的‘七娘妈亭’,与各亲友送来的礼品合在一起致祭。”
流布东瀛谱新篇
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牛郎织女传说也流布外洋,特殊是在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有传承。
在东瀛日本,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相伴传播广泛。根据毕雪飞教授的研究,牛郎织女传说早在两汉魏晋期间随同纺织技能一起传入日本,在生活层面影响着日本人的崇奉、敬拜以及神话。此后的隋唐期间,跟随遣唐使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再次把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节带回日本,在宫廷内部形成了以七夕乞巧奠为中央的诗宴,歌咏牛郎织女,并逐渐在上流社会中遍及开来。至安然中期,又逐渐领悟了唐代宫廷七夕仪式,形成了以展示丝织品与写作和歌为中央的宫廷乞巧奠仪礼。发展到江户时期,宫廷仪礼向庶民阶层渗透,逐渐蜕变为平民化的城市七夕风尚,并向屯子地区扩散。
世居京都的冷泉家,这天本最著名的公卿贵族藤原家族的后代,以传承写作和吟诵和歌为家业。冷泉家每年七夕举办的乞巧奠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这天本宫廷上层传承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节俗的范例代表。毕雪飞曾对2018年的乞巧奠进行调查,并予以详细记述。
京都冷泉家院落不大,黑瓦白墙,当年是按照江户时期家禄三百石的羽林家标准建造,算得上是公家中等水平。如今,这座府邸这天本现存唯一的晚世公家住宅,已经被指定为国家主要文化遗产。乞巧奠举办的傍晚,进入府邸,便可以看到院子里已经支配好七夕供奉的“星之座”祭坛,两个高台桌子上摆放着两组“海幸”(鲍鲷等)与“山幸”(茄梨瓜桃等)以及琵琶等乐器,周边挂着五色绢丝,传承的是安然期间仪式书《江家次第》第八卷“七日乞巧奠事”所载的祭坛支配。
乞巧奠仪式傍晚6点开始,先由冷泉家第25代传人先容乞巧奠传承千年的历史概况,接着雅乐演奏,上场三男二女,身着狩衣、袿袴等安然期间的宫廷装扮服装,分别拿着筝、琵琶、笙、筚、笛登场。雅乐演奏共有平调音取、越殿乐、王昭君、朗咏二星四个曲目。雅乐完毕,由冷泉家血统传人冷泉贵实子讲述牛郎织女传说,主持和歌披讲仪式。披讲是提高和歌技巧的仪式,七夕和歌披讲以牛郎织女二星为主题,参加者为一男两女,与雅乐演奏者一样着安然宫廷装扮服装登场,披讲的详细流程为:男先歌,二女随唱,末了三人合唱。
披讲靠近尾声时,天色已暗,开始点灯仪式,先是面向二星点灯,然后七夕供奉台点灯,末了庭院四角点灯。瞬间庭院内灯火星星点点,气氛愈发浪漫朦胧。
此时,进入“流れの座”环节,是为乞巧奠仪式的高潮。首先由一位助手在园地中间铺上白绢(代表银河),然后身着安然宫廷服装的五对男女登场,两两相对分坐在白色绢丝两旁,随后助手拿着笔墨纸砚平分离放在每人面前。只瞥见对面一排男性开始沉思,少焉后提笔在纸上写字,写好后递给对面的女性,女性用扇子接过来,读后有的沉思,有的立时提笔在纸上写字,写好后再递给对面的男性。这是始于安然期间宫中,男女在七夕夜里模拟牛郎织女银河相隔互诉衷肠的和歌赠答活动。和歌主题基本环绕牛郎织女二星相逢喜悦、相聚短暂、别离惆怅等感情生发,歌咏现实中男女的悲欢离合。末了,朗诵了几首当天五对男女所作的和歌,不外乎借牛郎织女传说抒创造实中男女之情。仪式结束时为当晚8点半。
冷泉家的乞巧奠传承了日本宫廷的七夕习俗,各地每年七八月份举办的七夕祭则可作为日本庶民节庆文化的代表。江户时期这天本庶民文化兴盛期间,传承于贵族社会的七夕仪礼开始向庶民阶层渗透。特殊是江户幕府将五节供(正月七日人日、三月三日上巳、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七夕、玄月九日重阳)定为官方假日,七夕很快形成了以家庭为中央的平民化习俗在城市中盛行。1872年,明治政府将历法改为西历并废除“五节供”后,传统节日衰落。此后,直至20世纪20年代,尤其是二战之后,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才涌现全面复兴的势头。
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仙台七夕祭”在城市七夕祭中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它与神奈川县平冢市的“湘南平冢七夕祭”、爱知县安城市的“一宫七夕祭”并称日本三大七夕祭。
仙台七夕祭始于江户时期的伊达政宗期间,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仙台七夕祭最具特色的是制作鲜艳巨大的“七夕饰”。所谓“七夕饰”,便是在十几米的竹竿上挂上纸花彩球、色彩缤纷的纸条、各色各样的纸鹤以及写满欲望的五色短册等,并将其装饰在商店街内。
城市七夕祭的紧张活动是祈愿。来自中国的穿针乞巧,在这里蜕变为各种各样的欲望祈求。他们将欲望写在五色短册上后,挂在笹上。祈愿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几类:恋爱成功、家庭和蔼、学业有成、事情顺利、天下和平等,险些包含了日本民众的所有诉求。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织女仿佛是“全能神”,特殊是在恋爱和学业方面最管用,因此,常常看到情侣和小孩子负责写欲望的画面。
日本城市七夕祭的基调中仍旧讲述着来自中国的七夕传统。日本城市七夕祭宣扬中,首先讲述七夕节的由来,讲述来自中国的牛郎织女传说。七夕祭中最范例的造型是中国古装形象的牛郎织女执手相视的画面。仙台市内七夕祭现场,还有手持织布梭子的织女雕像;大阪交野市则把织女设计成萌萌的“卡哇伊”小仙女的造型,闪烁着大眼睛,头上两个高高的环形发髻上顶着三颗小老婆星,支配在车站以及道路两旁。大阪交野市与枚方市分别以织女与牛郎为文化形象,两个城市恰好隔甘野川而望,共生共享七夕传说文化资源。
牛郎织女传说在中原大地传诵了数千年,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人生天地间,与日月共享光芒,牛郎织女传说也将伴随着星光、伴随着人类的情绪连续被吟咏传诵,被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