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二十年的举人张鹏飞大概根本没有想到,在他去世整整160年后,他的长篇诗作《我忆金州好》在安康最大的室内演出场所安康大剧院里,被反复吟诵。
其余一些已经少有人知的安康本地以及外来文化名人,也随着他们的诗作重新被普通百姓耳闻。谢馨,安康白河人,光绪癸卯科进士,随《辰常舟中》让人回忆汉江舟船直下武昌的盛况。“冷冷泉几眼,一派汉江吞。茶镇连西尾,梅湖接汉头;水程百余里,来去送行舟。”山东济南人,道光年间进士,时任石泉县令马国翰的《石泉杂咏》,以靠近地理志的写实长诗再现石泉旧时繁华。汉阴当然少不了“三沈”,沈尹默师长西席的《酬兼士弟怀旧山居之作》被几位可爱的小朋友以近乎舞台剧的形式演绎,别有意见意义。
由安康文广局、文联络合举办市图书馆承办的《生态安康主题诗词诵读大会》展示了公共文化做事在安康的燎原之势——进入决赛三十个节目演出者大多为来自安康各地的非专业人士,有老年大学已经退休多年的老年朋友,也熟年方6岁的小女童。4月23日进行的大赛也表示了安康文化安康民风的独特内涵——看重传承也追求发扬创造,吟诵作品中既有古人严谨工致的传世诗词,也有徐山林、田尔斯、崔新宽、刘恒吉、张紫筠、汪兴等创作的颇见情趣之当代新章。
不过,所有的关注终极集中在邹杨可一,这个来自旬阳的6岁小女童身上。这个俊秀可爱、影象惊人且落落大方的小姑娘,把一首未署名的旬阳宣扬长诗用无可挑剔的童音完美独诵,毫无悬念将大赛主理方设置的两个一等奖拿掉一半,并让所有在场不雅观众对她的生活与未来充满期待和想象。小时明晰,大必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