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山颂》是刊刻于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十月的一方碑刻,全称《元氏封龙山之颂》,又称《封龙山碑》和《封龙山之颂》等,无撰书人姓名,隶书。原在河北元氏县王村落山下,已着落不明,现有重立碑存于河北元氏县封龙山双龙寺。
《封龙山颂》无额无穿,碑文15行,每行26字,记述常山相蔡爚、长史沐乘等修祠敬拜封龙山以求国富年丰之事。《封龙山颂》气概雄伟,书法方正古健,点画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犷俊朗,有独特的阳刚之美;与《石门颂》、《西狭颂》和《杨淮表纪》等同属一起。为著名汉碑之一,古人对此碑的书法评价很高。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谓其:“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概之大无逾于此。”
01▲元氏封龙山之颂。
02▲惟封龙山者,北岳之
《封龙山颂》的结体方正,较一样平常汉隶字形略方,但结字紧凑而有宽松之感,方正而有活泼之妙,隶法中有篆书遗趣,古意盎然。如第二行“处”字变隶书一样平常的高下构造写法为旁边构造。第三行“旧”字基本上利用了篆书的结体,而用笔上则是隶书的笔意。第七行“时”字左旁“日”字变一样平常两旁并列的写法为向右倾斜,右旁的笔画大都表现出一种圆弧形的觉得,以合营“日”字的斜度。
同时,用笔风雅劲遒,直而不肆,弯而不柔,迁移转变周遭皆备,悬针钝错并施,笔意和谐统一。如第三行“燿”字右旁上部用的是方笔而下部则是篆书用笔的那种“圆”,气韵高古,不是写“肉”一点儿就算“圆”了。第四行“典”字第三长横画,没有大略地做平直一线的处理,而是从起笔处开始,向上拱去,有一弧度,结体、用笔就顿时显得丰富了许多;“祀”字左旁中下一笔悬针垂露之意尽显,而其旁边撇捺两笔却短匆匆有力,截铁钝钉。此外,章法疏朗大度,密而不挤,疏而不散。全篇分段书写,下部更显空灵。
03▲英援,三条之别神,分
04▲体异处,在于邦内。磥
05▲硌吐名,与天同燿能
06▲烝云兴雨,与三公、灵
07▲山协德齐勋。国旧秩
08▲而祭之,以为三望。遭
09▲亡新之际,失落其典祀。
10▲延熹七年,岁贞执徐,
11▲月纪豕韦,常山相汝
12▲南富波蔡[日龠]、长史甘
13▲陵广川沐乘,敬天之
14▲休,虔恭明祀。上陈德
15▲润,加于百姓,宜蒙珪
16▲璧,七牲法食。
17▲圣朝克明,靡神不举。
18▲戊寅诏书,合时听许。
19▲允勑大吏郎巽等,与
20▲义民修缮故祠。遂采
21▲嘉石,造立不雅观阙。黍稷
22▲既馨,捐躯博硕。神歆
23▲感射,三灵合化。品物
24▲流形,农寔嘉谷。粟至
25▲三钱,天应玉烛。于是
26▲纪功刊勒,以炤令问。
27▲其辞曰:天作高山,
28▲寔惟封龙。平地特起,
29▲灵亮上通。嵯峨[山束]峻,
30▲高丽无双。神燿赫赫,
31▲理物含光。赞天休命,
32▲德合无疆。惠此邦域,
33▲以绥四方。国富年丰,
34▲穑民用章。刻石纪铭,
35▲令德不忘。
36▲□□□□□元氏郎巽、平棘李音,
37▲史九门张玮、灵寿赵
38▲颖,县令南阳□□□□□□□□韩
39▲林□□纵至,石师□
40▲文造,仲张□绛伯王
41▲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