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是南朝的志怪小说的代表,与《搜神记》同等地位,都是我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佳作。
上面就记录有一则“遇仙”的故事:

汉永平5年(公元62年),刘晨、阮肇两人结伴到晒台山采药。
晒台山山高林茂,深不可测。
在很早以前就盛传有神仙涌现。
刘阮二人只管专一采药,不以为天色已晚,只得随手在树林里摘几个山桃子充饥。
一边吃山桃子,一边沿山溪走着打算回家,在小溪边安歇打水时,瞥见溪中有“胡麻饭”,他们想溪中有胡麻饭,山中必定有人家,二人就沿小溪往前走,只见溪边有两位女子,长得像画中仙女一样平常俊秀。
这二位“仙女”瞥见刘阮一点都不惊悸,反而笑着对他们二人说:“刘、阮二郎为何来晚也?”彷佛曾经相识一样。

“二仙女相邀还家,遂宿焉。
共二十余日,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询得七世孙”。

刘晨、阮肇两人瞥见仙女般的二位美人,早就忘了统统,高高兴兴随美人进了房间。
并且与二位仙女结为夫妻,各就一间帐宿。
过了十天,刘阮哀求还乡,仙女不同意,苦苦挽留在勾留几日。
又过了十天,刘阮实在思乡心切,二位仙女才终于许可他们回去,并指示回去路途。
刘阮到家找不到旧址,到处打听,才找到早已经大变样子容貌的家门。
一问,传说家里是有叫刘晨、阮肇的老祖宗,只是他们入山采药,不知出了什么事,从此踪迹全无?刘阮在山上二十多天,山下已经到了第七世即晋太元八年 (388年),过去了几百年韶光,没了老家,只得返回采药处寻仙女。

从古籍的仙人记载中说四维空间的可能性

这种人间和瑶池的时空不同的不雅观念在我国古代文籍中是比较多的,所谓“山中方七日, 世上已千年”,这实在是受中国道家神仙文化的影响。
古来历史中在赠道徒、题道不雅观、游仙等诗作里也频有提及。
如《题醴陵玉仙不雅观歌》:

王乔一去空仙不雅观,白云至今凝不散。

星垣松殿几年秋,每每笙歌下天半。

瀑布两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

路逢一人擎药碗,松花夜雨风吹满。

自言家住在东坡,白犬相随邀我过。

南山石上有棋局,曾使樵夫烂斧柯。

诗中烂柯的典故出自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述异记》:晋时王质伐木至石室山,见童子数人在一边下棋一边唱歌,王质好奇当了围不雅观群众,中途下棋的童子还给了王质一个枣核样的东西让他含着,他就不以为饿了。
过了一会,里面一名童子说“你怎么还不走?”王质才想起自己是进山来砍柴的事情,转身拿斧头,斧的木头把手早就腐烂不堪了……

以上这些故事和诗歌都包含着一个颇具意味的神秘符码:某个分外的地理空间里和世间韶光流速是不一致的。
这些遇仙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开始的“误入”、“进入”神秘的空间到末了“回归”初始,韶光线已经断裂。

而在本日关于四维空间的猜想理论中,高维度时空和高维度空间是不同的。
举例来说,在三维空间中只有一个韶光维度,但它是一个伪维度,即它的单位和其他三个维度不同。
四维空间的第四维仍旧和三维空间的维度具有相同性子,韶光仍是伪维度。
因此,人的新陈代谢在四维空间里身体不受低纬度空间的韶光影响,大略说人不会变老。
以是才会涌现上面人没有老却有七世孙的征象。

关于两种不等韶光流速在仙凡之间横亘的记载不仅在古代小说里有,而且在中国古诗词中也被反复提及。

唐·沈彬《麻姑山》:闲倾云液十分日,已过浮生一万年。
唐·耿炜《仙山行》:看毕初为局,归逢几世孙。
唐·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笙歌暂向花间尽,便是人间一万年。
……

这些描写,后世今人们常阐明为墨客的浪漫主义和美好想象,却不知,大概在古人这些小说和诗歌中,经意或不经意间记录了古人创造高纬度空间的故事,当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普通人对物理学的理解是非常稀少的,而有幸得以窥伺到更高文明的修道求仙之人又大多不理尘事,不与世争,以是关于更高文明和科学的磋商在我国就此被搁置。
如今让我们拂去韶光落下的尘埃,在历史中去创造这些和科学擦肩错过的奇遇。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