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才子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谈谈古诗十九首里的采莲花涉江采芙蓉所思在远道

又到了荷花盛放的夏天。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里,有关于采荷花的各类描写。
为什么在古代,这么看重荷花呢?险些每个朝代都把疼花花当作主要的盛典加以吟咏?

实际上这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人们紧张的食品来源,来源于野生的植物动物。
在春天的时候人们和鹿一样在水中探求植物的嫩叶,比如苹,荇,自然不会错过晚生一点在夏天的荷花。
荷花紧张供应根茎,藕根,藕茎,未开的花叫菡萏,可吃,开了的花叫芙蓉,嫩花也可以吃。
荷叶可以包裹蔬菜,有着保鲜的浸染。
荷花结子便是莲蓬,嫩的是适口的果实,老的,可以蒸煮做米。

以是荷花不得不采,它生生不息在夏天的水里,不管是原始社会还是农业社会,它都是夏天主要的农事,不采吃什么?

汉朝的时候已经广泛人工养殖荷花。
用藕分插,用莲子磨皮栽种。
荷花广泛涌如今器物,纺织品上。
随着盛夏的到来和朝代的稳定繁荣,出身了特有的采莲审美。
青春的男女到水里采荷花,本来便是最兴旺的农事,但别有青春康健的美,反而从民间影响宫廷,到了时令,也让宫中的女孩子,穿上夏天的衣裳,去荷花水上热闹,将敬拜和娱乐融为一体。
采莲成了一项悠久的文化娱乐项目。

但是在民间,采荷是真正的农事。
去探求可以吃的花朵果实。
青春的男女道清路熟,或同船,或分舟,穿梭在荷花叶里。
那开得最好的荷花,总会把它摘下来。
男人挑最美的送给女孩子,女孩子也会摘下来,送给家人。

如果社会稳定,风调雨顺,一家人安居乐业,像荷塘里的荷花一样,一起发展,陪着着花,陪着老去,看着孩子们像新鲜的荷叶一样茁壮发展,这是件幸福的事情。
中国人喜好安稳,喜好亲人们一起。
这种觉得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过。
这是人生幸福的空想,无数次触摸到,但瞬间改变。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仿佛荷花还是那样开着,但是背后的事实是汉末战乱动荡,田园不再安稳,人口的增殖也使地皮田园知足不了生存的须要,大量的男丁会征召从军,又有相称一部分人出外讨生活,将家园留给了父母和妻子,这是汉末的现实。
他们有的经历了功绩光彩回抵家乡,更多的人,长年在外,死活他乡。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这个女子在荷花中采集,有着夏天事情的充足,但忽然看到俏丽的荷花,才想到那个和她一起采荷花的丈夫已经走了。
他行在她看不见的道路上。
他走到哪里了,他什么时候回,他有没有什么事发生?她无从知道。
靠近城市的驿站,会偶尔寄回来他的书信,那写在竹子上的字,每每是人的代笔。
但又何妨,只假如他的信就好。

更多阔别城市的屯子,连竹子一样的书信都没有,邮差不来,山长水远,但思念总是悲惨的浮起,我能够想象的,只能是你在路上,在远去或者回家的路上。
这是离人和思妇的悲惨。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传闻郎在凤凰山。
”唐朝张潮《江南行》。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的唐朝版本。
去年秋日的时候,慈姑叶子都已经黄的时候,我和你西湾分别,现在荷花开了,你还没有回来。
我昼夜思念担心你的船到了哪里,我梦见的是滔滔江水,江中风浪,可是他们见告我,你不在水上,你去了凤凰山呀。

我每读到这首诗,就觉得伤心。
思念和担忧犹如穷苦限定了想象。
思念比现实深邃,由于担着未知的死活,因你走的时候是水上,以是所有的魂梦都在水上,如何知道水之外有山,操心完水,又要操心山路。
何等凄楚。
然而远行的人是飞扬还是苦涩,却不是这女子所能知道的。
她只是以为他越来越远,魂梦都已经跟不上趟了。

回到古诗19首的《涉江采芙蓉》,却意外的多了男子的心声。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首诗既是写妻子采莲,又是指远在他乡的丈夫和妻子心意相通,他知道,他回顾,他相信他的妻子一定会在这个莲花时令,瞥见莲花,思念他。
但是他不由自主,他回望发迹乡,长路漫漫,他怕是今生都没办法回去了。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我们两个是一条心,却分别两地,悲哀又不相见,这或者是我们的生平。

莲花为什么叫同心花?由于作为传统的中国人,是不喜好分别的,那池塘繁茂的荷花荷叶,终日相对,相互扶持,意味着爱和家。
那对开的荷旦角夕相伴,一样的笑脸,一样的情怀,是夫妻恩爱,是明日亲,莲花是夫妻之花,以是叫同心花。

“清荷盖绿水,芙蓉发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生同心莲。
”南北朝鲍令晖《青阳歌曲》

便是立体化的写莲和藕。
你看荷叶团团,荷花朵朵,你再往下面看,它们是一根藕上,长出的两朵莲花啊,水底根在一起,在水上,花开两朵,同根同心。

这的确也是荷花的一个分外的植物特性,一截藕放在池塘里,没过几年便是满池的荷花和莲藕,本是同根生,花开千万朵。

当然莲花还有其余一个变种,叫做并蒂莲。
那是在一根荷花茎上,会由于基因变革,长出两个花头,不雅观赏代价会更高,它们花的朵背靠背,像不离弃的闺蜜和夫妻。
后来更多地将并蒂莲来形容恩爱不离的夫妻。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同在一片荷塘的荷花,成双成对的佳偶,非要分隔两地,怎么不伤怀?古诗19首的《涉江采芙蓉》原来是夫妻的离歌,然而触动了所有有情人的心。

我们本来便是一起的莲花,为什么等到的是永久的分离?这种精神和现实的分割,让相思更加凄苦绵长。

不过放在当代是幸福的,再远的间隔,也不会毫无音讯,最少那声爱,总会听到总会寄到,团圆有期,不会忧伤终老。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