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最是清欢。
欢迎关注清欢,品读绝美诗词。
美人者,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回望诗词长海,历代都有传奇女子留下痕迹,
她们霞姿月韵,她们锦心绣口,
在她们的笔下,诗意永存。
10首来自后宫嫔妃的诗,品读属于她们的人生。
1、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出自【西汉】班婕妤《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酷热。
弃置箧笥中,恩典中道绝。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西汉女作家,汉成帝婕妤。
班婕妤是汉成帝刘骜妃子,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姑奶。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以辞赋见长的才女。
这首诗别号《团扇诗》《纨扇诗》,以扇喻人,借秋扇见捐喻嫔妃受帝王玩弄终遭摈弃的不幸命运。
前六句写纨扇之美,霜雪般皎洁的精美丝绢所作,上有合欢花纹,常常在郎君怀袖之中。何等崇高风雅,又是何等恩爱旖旎。
后四句急转直下,秋风倏忽而至,凉风吹走了酷热,纨扇被丢弃在竹箱子中。何等哀感顽艳,又是何等悲切绝望。
短短十句,写出了纨扇的生平,更写尽了女子从青春美好到年光时间老去、恩爱断绝的悲惨命运。这盛衰比拟,使“秋扇”这一意象在诗词中流传千古。
2、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
出自【西晋】左棻《离思赋》(节选):
怀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终之万虑。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意惨愦而无聊兮,思缠绵以增慕。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风骚骚而四起兮,霜皑皑而依庭。日晻暧而无光兮,气懰栗以冽清。赍恨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
昔伯瑜之婉娈兮,每彩衣以娱亲。悼今日之乖隔兮,奄与家为参辰。岂相去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何宫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仰行云以歔欷兮,涕流射而沾巾。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哀于离去。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喻月。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邈而两绝。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
左棻,也作左芬,字兰芝,西晋齐国临淄人,晋武帝贵嫔。
她的哥哥是左思,写出著名的“三都赋”,有令“洛阳纸贵”的隽誉。
左芬边幅普通,由于才德入后宫。虽不受宠,但每当皇宫有方物异宝,就会让她为赋。
一篇赋文,写出了入宫后的愁苦和对亲人的思念。
宫墙高立,隔断了与家人相见相守的机会,
形单影只,孤独郁结于胸,无人可诉,
耿耿永夜不能入眠,梦魂飘忽直至天明。
这是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宫怨”文,写出了身为后妃的悲哀,
细腻真切,缠绵悱恻,真实动听,开历代“宫怨”文学先河。
3、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日怜。
出自【南北朝】冯小怜《感琵琶弦》: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日怜。
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冯小怜,南北朝期间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善弹琵琶,精于歌舞,被封淑妃。
传说她身姿窈窕,冬暖夏凉,婉转动人,被视为祸国妖妃。李商隐就曾写过: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这首绝句虽然只有短短20个字,且完备口语化,却缘物托意,率真动人。
冯小怜原是高纬的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女,皇后失落宠后,将她献给了天子,深受宠爱。
前两句由今推昔,表达了虽蒙新主恩宠,却不忘旧主恩典的心情。
后两句借琵琶的弦断,比喻自己的心碎,抒发了对爱情的忠贞。
4、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出自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在五代十国期间,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最有名的便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妃子,姓名不详,被封为慧妃,赐号花蕊夫人。
她最爱牡丹、红栀子和芙蓉花,孟昶命人在成都大量栽种。成都的别名“蓉城”即源于此。
后蜀灭国后,帝妃皆入开封。赵匡胤听说花蕊夫人才色兼备,即召入宫,令其赋诗。花蕊夫人悲愤地写下这首诗。
自古都说红颜祸水、祸国殃民,花蕊夫人却悲愤反问,
君王无能,军士不力,文武群臣甘为俘虏,
却将亡国的缘由归罪于一个深宫女子,何等可笑。
赵匡胤毒去世孟昶,强逼花蕊夫人入宫,终极却被赵匡义宫猎时假意误伤、箭射而亡。
5、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出自【两汉】甄皇后《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置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置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置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甄皇后(183-221),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正室。
甄氏三岁丧父,被母亲培养为当时有名的才女,曾嫁给袁绍次子袁熙为妻。曹操攻陷邺城后,甄氏被曹丕所纳,生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
甄氏为后妃谗言所害,被曹丕赐去世,葬于邺城。直至曹叡登基,被追封为文昭皇后,改葬于朝阳陵。
这首《塘上行》相传是甄氏所作的乐府诗。
诗中女主人公以沉痛的笔触,自述了被弃的悲哀。
女子遭弃后,看到池塘中荷叶繁茂,倍添伤情。
心爱的丈夫由于谣言背弃了自己,
女子因失落欢而愁苦难当,因思念而夜不能寐,
率直悲惨,以事挟情,写出弃妇之流的心声。
6、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出自【唐】长孙皇后《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是非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骚旧有名。
长孙皇后(601—636),小字不雅观音婢,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高宗李治之母。
长孙氏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宰相长孙无忌之妹。八岁丧父,和哥哥一起被舅父高士廉抚养。
长孙氏13岁嫁给李世民,先后诞下三字四女,是贤德典范。贞不雅观十年,崩逝于立政殿,年仅三十六岁,谥号文德皇后。
这首诗写于贞不雅观初年,描述了上林苑的春景。
明写春色,暗喻人物:
桃花偷色,嫩柳学身,正是人面桃花、身柔似柳;
花中舞蝶,枝头啼莺,正如姿态翩然、声音娇脆。
她态度闲雅、神色散朗,有林下洒脱之风,
她风采出众、情致高雅,风骚早已有名。
听说李世民读了这首诗,“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7、看朱成碧思纷纭,干瘪支离为忆君。
出自【唐】武曌《快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纭,干瘪支离为忆君。
不信最近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武曌(624—705),即武则天、武媚,唐高宗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天子。
武曌本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12岁时父亲去世,14岁时入宫,为唐太宗秀士,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后自主为天子,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逊位后被唐中宗尊为“则天算夜圣天子”,谥号“则天顺圣皇后”。
这首《快意娘》写于感业寺期间,为唐高宗李治所作。
唐太宗去世,武曌在感业寺度过了她人生中最失落意的四年。
诗中极尽相思愁苦之感,饱含断肠的情思:
思念过度,恍惚间竟然将赤色算作绿色,
干瘪不支,瘦骨嶙峋,只因相思情太苦。
如果你不相信,我由于你伤心泪绝,
那就打开衣箱吧,看看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
据《柳亭诗话》载,李白在《长相思》中曾写过: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夫人读后问道:
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最近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李白听后“爽然若失落”。
8、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出自【唐】上官婉儿《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喷鼻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上官婉儿(664-710),上官仪的孙女,唐中宗时被封为昭容,谥号惠文。
上官婉儿幼时,因祖父得罪武则天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14岁时因聪慧善文受到武则天重用,与太平公主交好,有“巾帼宰相”之名。
公元705年,李唐势力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逊位,唐中宗复辟,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拜为昭容。
她曾主持风雅,代朝廷批驳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32首。
这首《彩书怨》,别号《彩毫怨》,书、毫皆为书信之意。
诗中写的是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虽然寄寓了对唐中宗的思念,但并未实写自己,堪称摹想佳作。
相聚短,别离长,秋来相思比夜长。
秋日来了,满江红叶向洞庭湖飘去,
而你在遥遥万里之外,只有寒露冷月与我为伴。
真想弹一曲江南采莲曲,封在信中寄往蓟北,
没有别的,只有我长久的相思与惆怅。
9、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出自【唐】江采萍《谢赐珍珠》: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江采萍(723—756),号梅妃,唐玄宗宠妃之一,也有斛珠夫人和“祖姑皇妃”之称。
江采萍出身福建莆田,长于诗赋、精通乐器、善歌舞,琴棋字画无所不通。开元末年,由高力士采选入宫,封为东宫正一品皇妃。
梅妃爱梅花,气节也如梅花。杨玉环得宠后,梅妃被冷落,打入东京洛阳的上阳宫。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走,被摈弃的梅妃白绫裹身,投井自尽。
这首诗写于被冷落后,唐玄宗派人送她的一斛珍珠。
面对唐玄宗的愧疚,江采萍写道:
细细的桂叶眉良久不描了,
面上的残妆和著眼泪打湿了赤色绸衣。
我就像陈阿娇被冷落在长门宫,终日
你又何必送上这一斛珍珠?
它又怎能安慰我的寂寥之心呢?
10、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出自【辽】萧不雅观音《怀古》: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萧不雅观音(1040—1075),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尊号懿德皇后。
萧家有位奇女子萧耨斤,是辽圣宗的元妃,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生母,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祖母。
而萧不雅观音的父亲,正是萧耨斤之弟萧孝惠,母亲则是萧耨斤之女耶律槊古。
萧不雅观音精通诗词、音律,长于评论辩论,还弹得一手好琵琶,被誉为“女中才子”。
这首《怀古》,据王鼎《焚椒录》记载,应作于辽道宗大康元年。
辽道宗荒于时政,溺于游猎,萧不雅观音因讽诗谏阻,久被疏远,孤寂苦闷。
此诗以赵飞燕做比,感慨宫人只知道数落赵飞燕误了汉帝,
只有夜空中的玉轮才知道,赵飞燕也曾被打入冷宫。
借古人的羽觞,浇自己的块磊,思绪缠绵,蕴藉却立义分明。
令人感慨的是,此年十一月,契丹宰相耶律乙辛、汉宰相张孝杰、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等人向辽道宗进《十喷鼻香词》诬陷萧不雅观音与伶官赵惟一私通。
萧不雅观音被道宗赐去世,尸体送回萧家。直到26年后,孙子天祚帝登基,才追谥她为宣懿皇后,葬于庆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