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六国世家:指《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和《田敬仲完世家》,这六卷世家分别记述了战国期间的燕、楚、赵、魏、韩和齐等六国的史事。②攻山西千里之秦:公元前318年,韩、赵、魏、齐、燕等五国联合攻秦,反被秦国败北。此后,秦国逐一灭亡东方各国,年夜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山西:指崤山以西。
【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地皮和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全力向西攻打崤山以西周遭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被灭亡的命运。我常常为这些诸侯寻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因而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的那些谋臣,他们对付祸患的考虑太粗疏,钻营利益的眼力太短浅了,而且不理解全体天下的形势啊!
【原文】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①;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①郊:与下文的“野”互文,指国土。古文中,将成对的同义词在附近的句式等分开利用以避免重复,称作互文。另:周制,距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后以“郊”泛指城外,野外。
【译文】秦国要和诸侯争各国夺天下的园地,并不在齐、楚、燕、赵等国,而是在韩、魏的境内;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园地,也不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在心腹间患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从而掩护了崤山以东的诸侯各国,以是对天下各国来说,没有比韩、魏两国更主要的了。
【原文】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①,商鞅用于秦而收魏②。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③,而范雎以为忧,但是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首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④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注释】①范雎(jū):战国期间魏国人,投奔秦国后受到重用,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建议秦昭王现收服韩国,再进而吞并其他各国。他被秦昭王任为相,封为应侯。②商鞅:战国期间卫国人,姓公孙,名鞅,投奔秦国后受到重用,辅佐秦孝公变法,因功封为商君,故称商鞅。他曾多次策划进攻魏国。③刚:齐地名,在今山东省兖州县境。寿:齐地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出兵以攻齐之刚、寿:秦国的相国曾建议秦昭王超越韩、魏国境去攻齐国,被范雎劝止。④折:屈从。
【译文】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他就建议拉拢魏国。秦昭王在还没得到韩、魏的归服时,就要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两地,范雎就为此担忧而加以劝阻。既然这样,那么秦国所顾忌的,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超越韩、魏两国去攻打他人的首都,前面有燕、赵的抵抗,后面有韩、魏乘机进攻,这是危险的道路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两国时,却未曾有对韩、魏的顾虑,那是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樊篱,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若,这难道算得上是理解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样平常强大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于秦国呢?韩、魏屈从于秦国后,秦国人就可以对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全天下诸侯普遍受到秦国的祸害。
【原文】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安歇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作甚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①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注释】①埸(y):边疆。
【译文】韩、魏是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要凭借作为对西方的樊篱,以是就不如亲近韩、魏以此来抗拒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超越韩、魏,去觊觎齐、楚、燕、赵等国,那么齐、楚、燕、赵等国就能够凭这样的局势保全自身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去支持面对敌寇的韩国和魏国,使韩国和魏国没有来自东方的忧虑,从而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别的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以便暗中帮助前方两国解除危急,像这样就可以搪塞统统事变,那秦国还能怎么样呢?诸侯们不知道想出这样的策略,却只梦想边疆上些微地皮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相互残杀,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厄了。致使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攻取这些国家,结果能不令人悲哀吗!
【背景】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期间的情形,借以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期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期。《六国论》中的“六国”,便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掉队的国家,经由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来壮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壮大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攫取六国的地皮。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便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以是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纳“远交近攻”的军事计策,韩、魏、楚三首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管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纭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缘故原由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由于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捉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做事的。
北宋建国往后,鉴于唐末藩镇盘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施中心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叮嘱消磨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随处所管理财政,由天子直接掌握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心。为了戒备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乃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天子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常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方法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颓败。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心集权的方法,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施不限定吞并的政策,地皮集中征象严重,社会抵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度懦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公民的包袱,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便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纯挚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宜,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纳妥协偷安的外交政策。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比拟剖析,突出强调了“士”的浸染。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缘故原由。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缘故原由是不能联络同等,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评论辩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赶过其二子的地方。
从历史情形看,六国灭亡的缘故原由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落败,紧张是政治上守旧,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欲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一定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缘故原由,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实在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管唐朝藩镇盘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纳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陲。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落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威逼,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公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咬牙切齿,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转变方式,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精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去世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去世异国他乡。
《六国论》撤除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措辞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不雅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刀切斧砍,使读者一眼就捉住了论者的中央。然后,作者阐明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落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末了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浸染,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环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措辞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阐述性的句子生动动听。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嫡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阐述措辞本身带有主不雅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利用引用、比拟、比喻等手腕,使措辞灵巧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殊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驰高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力锐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众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知识测试】1.阐明下列加点的词。(1)窃怪天下之诸侯(2)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3)则韩、魏之附秦故也(4)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2.下列与“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句中的“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B.山峻高而蔽日C.以为神,蔽林间窥之D.由此不雅观之,王之蔽甚矣3.下列与“而齐、楚、燕、赵之围,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句中的“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城不入,臣请完璧璧还B.发奋西向C.故夫天下所重者D.素善留侯张良4.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常为之寻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2)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5.阅读全文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本文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缘故原由是什么?(2)作者提出的主见是什么?
【参考答案】1.(1)责备,责怪(按:这是《大赛》的答案。而《古文不雅观止》等均阐明为“奇怪”。)(2)收买,拉拢(3)缘故,缘故原由(4)摈弃,排斥2.A(题干和A:掩护;B.遮住;C.暗藏,躲藏;D.受蒙蔽)3.CD(题干:保全,形作动;A.使完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方位名词作状语;C.看重,重视,形作动词;D.与??友善,形作动)4.(1)我常常为这些诸侯寻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2)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厄了。5.(1)六国之士虑患疏,见利浅,不能看清天下形势而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致使秦国得以各个击破而灭亡。(2)齐、楚、燕、赵四国应全力增援韩、魏,共同对抗秦国。(1)我常常为这些诸侯寻思远虑,认为一定会有可以保全自我的策略。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 ,让思想充足生活。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我们看重于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必删并报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