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

文天祥〔宋代〕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
然亦怎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逐一垂图画。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年夜方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分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死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入夜。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范例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译文

爱国不惜抛头颅浩然正气冲牛斗文天祥正气歌赏析

我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住在一间土屋内。
土屋有八尺宽,大约四寻深。
有一道单扇门又低又小,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脏又矮,又湿又暗。
碰到这夏天,各种气味都汇聚在一起:雨水从四面流进来,乃至漂起床、几,这时屋子里都是水气;屋里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阳光,蒸熏恶臭,这时屋子里都是土气;溘然天晴暴热,四处的风道又被堵塞,这时屋子里都这天气;有人在屋檐下烧柴火做饭,助长了酷热的肆虐,这时屋子里都是火气;仓库里储藏了很多糜烂的粮食,阵阵霉味逼人,这时屋子里都是霉烂的米气;关在这里的人多,拥挤凌乱,到处散发着腥臊汗臭,这时屋子里都是人气;又是粪便,又是腐尸,又是去世鼠,各种各样的恶臭一起散发,这时屋子里都是秽气。
这么多的气味加在一起,成了瘟疫,很少有人不染病的。
可是我以虚弱的身子在这样坏的环境中生活,到如今已经两年了,却没有什么病。
这大概是由于有教化才会这样吧。
然而怎么知道这教化是什么呢?孟子说:“我长于培养我心中的浩然之气。
“它有七种气,我有一种气,用我的一种气可以敌过那七种气,我担忧什么呢!
况且博大刚毅刚烈的,是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
(因此)写成这首《正气歌》。
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授予万物而变革为各种体形。
不才面就表现为山川河岳,在上面就表现为日月辰星。
在人间被称为浩然之气,它充满了天地和天地。
国运清明太平的时候,它呈现为祥和的气氛和开明的朝廷。
时运艰危的时候义士就会涌现,他们的光辉形象逐一垂于图画。
在齐国有舍命记史的太史简,在晋国有坚持正义的董狐笔。
在秦朝有为民除暴的张良椎,在汉朝有赤胆忠心的苏武节。
它还表现为宁去世不降的严将军的头,表现为拼去世抵抗的嵇侍中的血。
表现为张睢阳誓师杀敌而咬碎的齿,表现为颜常山仗义骂贼而被割的舌。
有时又表现为避乱辽东喜好戴白帽的管宁,他那高洁的品质赛过了冰雪。
有时又表现为写出《出师表》的诸葛亮,他那去世而后已的忠心让鬼神感泣。
有时表现为祖逖渡江北伐时的楫,冲动大方年夜方起誓要吞灭胡羯。
有时表现为段秀实痛击奸人的笏,逆贼的头颅顿时分裂。
这种浩然之气满盈于宇宙乾坤,正义凛然不可陵犯而万古长存。
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活着或去世去根本用不着去评论辩论!
大地靠着它才得以特立,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支撑。
三纲靠着它才能坚持生命,道义靠着它才有了根本。
可叹的是我遭遇了国难的时候,实在是无力去安国杀贼。
穿着朝服却成了囚徒,被人用驿车送到了穷北。
如受鼎镬之刑对我来说就像喝糖水,为国捐躯那是求之不得。
牢房内闪着点点鬼火一片安谧,春院里的门直到入夜都始终紧闭。
老牛和骏马被关在一起共用一槽,凤凰住在鸡窝里像鸡一样饮食起居。
一旦受了风寒染上了疾病,那沟壑定会是我的葬身之地,如果能这样再经历两个寒暑,各种各样的疾病就自当退避。
可叹的是如此惨淡低湿的处所,竞成了我安身立命的乐土住地。
这个中难道有什么奥秘,统统寒暑冷暖都不能侵害我的身体。
由于我胸中一颗赤心永久存在,功名富贵对付我犹如天边的浮云。
我心中的忧痛深广无边,叨教苍天何时才会有终极。
先贤们一个个已离我远去,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
屋檐下我沐着清风展开书来读,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武断地走下去。

注释

予:我,一作余。
北庭:指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
寻:古时八尺为一寻。
单扉:单扇门。
白间:窗户。
污下:低下。
萃然:聚拢的样子。
雨潦:下雨形成的地上积水。
涂泥半朝:“朝”当作“潮”,意思是狱房墙上涂的泥有一半是湿润的。
蒸沤历澜:热气蒸,积水沤,到处都凌乱不堪。
澜:澜漫,凌乱。
乍晴:刚晴,初晴。
风道四塞:四面的风道都堵塞了。
薪爨(cuàn):烧柴做饭。
炎虐:酷热的暴虐。
仓腐寄顿:仓库里储存的米谷糜烂了。
陈陈逼人:迂腐的粮食年年相加,霉烂的气味使人难以忍受。
陈陈:陈陈相因,《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骈肩杂遝(tà):肩挨肩,拥挤凌乱的样子。
腥臊:鱼肉发臭的气味,此指囚徒身上发出的酸臭气味。
圊溷(qīng hùn):厕所。
毁尸:毁坏的尸体。
秽:肮脏。
叠是数气:这些气加在一起。
侵沴(lì):恶气侵人。
沴:恶气。
鲜不为厉:很少有不生病的。
厉:病。
孱弱:虚弱。
俯仰其间:生活在那里。
于兹:至今。
无恙:没有生病。
是殆有养致然:这大概是由于会保养正气才达到这样的吧。
殆:大概。
有养:保有正气。
语本《孟子·公孙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致然:使然,造成这样子。
然尔亦怎知所养何哉:然而又怎么知道所保养的内容是什么呢?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其弟子将孟子言行变成《孟子》一书,为儒家经典。
浩然之气:纯洁博大而又刚强之气。
见《孟子·公孙丑》。
吾何患焉:我还怕什么呢。
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都认为浩然正气对付人身有无所不能的巨大力量。
杂然:纷繁,多样。
“下则为河岳”两句:是说地上的山峰河流,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由正气形成的。
“于人曰浩然”两句:授予人的正气叫浩然之气,它充满天地之间。
沛乎:兴旺的样子。
苍冥:天地之间。
皇路:国运,国家的场合排场。
清夷:清平,太平。
吐:表露。
见:同“现”,表现,显露。
垂图画:见于画册,传之后世。
垂:留存,流传。
图画:图画,古代帝王常把有功之臣的肖像和业绩叫画工画出来。
太史:史官。
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片。
张良椎:《史记·留侯传》载,张良祖上五代人都做韩国的丞相,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他齐心专心要替韩国报仇,找到一个大力士,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在博浪沙(今河南省新乡县南)伏击出巡的秦始皇,未击中。
后来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封留侯。
苏武节:《汉书·李广苏建传》载,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匈奴人要他屈膝降服佩服,他武断谢绝,被流放到北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边牧羊。
为了表示对祖国的忠实,他一天到晚拿着从汉朝带去的符节,牧羊十九年,始终贤贞不屈,后来终于回到汉朝。
严将军:《三国志·蜀志·张飞传》载,严颜在刘璋部下做将军,镇守巴郡,被张飞捉住,要他屈膝降服佩服,他回答说:“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张飞见其刚毅不拔,把他开释了。
嵇侍中:嵇绍,嵇康之子,晋惠帝时做侍中(官名)。
《晋书·嵇绍传》载,晋惠帝永兴元年(304),皇室内乱,惠帝的侍卫都被打垮了,嵇绍用自己的身体遮住惠帝,被杀去世,血溅到惠帝的衣服上。
战役结束后,有人要洗去惠帝衣服上的血,惠帝说:“此嵇侍中血,勿去!
”张睢阳:即唐朝的张巡。
《旧唐书·张巡传》载,安禄山叛乱,张巡恪守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每次上阵督战,大声呼喊,牙齿都咬碎了。
城破被俘,拒不平膝降服佩服,敌将问他:“闻君每战,皆目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张巡回答说:“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
”敌将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
颜常山:即唐朝的颜杲卿,任常山太守。
《新唐书·颜杲卿传》载,安禄山叛乱时,他起兵讨伐,后城破被俘,当面大骂安禄山,被钩断舌头,仍不屈,被杀去世。
辽东帽:东汉末年的管宁有高节,是在野的绅士,避乱居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几次再三谢绝朝廷的征召,他常戴一顶白色帽子,安贫讲学,名闻于世。
清操厉冰雪:是说管宁严格奉守清廉的节操,凛如冰雪。
厉:严明,严厉。
出师表: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上表给蜀汉后主刘禅,表明白己为统一奇迹奋斗到底的决心。
表文中有“鞠躬尽力,去世而后已”的名言。
鬼神泣壮烈:鬼神也被诸葛亮的壮烈精神冲动得堕泪。
渡江楫:东晋爱国志士祖逖率兵北伐,渡长江时,敲着船桨起誓北定中原,后来终于收复黄河以南失落地。
楫:船桨。
胡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过去史籍上曾称匈奴、鲜卑、羯、氐、羌为五胡。
这句是形容祖逖的豪壮气概。
击贼笏:唐德宗时,朱泚谋反,召段秀实议事,段秀实不肯与世浮沉,以笏猛击朱泚的头,大骂:“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岂从汝反耶?”笏: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所持的手板。
逆竖:叛乱的贼子,指朱眦。
是气:这种“浩然之气”。
磅礴:满盈。
凛烈:庄严、令人敬畏的样子。
“当其贯日月”两句:当正气冲动大方起来直冲日月的时候,个人的死活还有什么值得计较的。
“地维赖以立”两句:是说地和天都依赖正气支撑着。
地维:古代人认为地是方的,四角有四根支柱撑着。
天柱:古代传说,昆仑山有铜柱,高入云天,称为天柱,又说天有人山为柱。
三纲实系命:是说三纲实际系命于正气,即靠正气支撑着。
道义为之根:道义以正气为根本。
嗟:感叹词。
遘:遭逢,碰着。
阳九:即百六阳九,古人用以指灾害年头,此指国势的危亡。
隶也实不力:是说我实在无力改变这种危亡的国势。
隶:地位低的官吏,此为作者谦称。
楚囚缨其冠:《左传·成公九年》载,春秋时被俘往晋国的楚国俘虏钟仪戴着一种楚国帽子,表示不忘祖国,被拘囚着,晋侯问是什么人,阁下人回答说是“楚囚”。
这里作者是说,自己被拘囚着,把从江南戴来的帽子的带系紧,表示虽为囚徒仍不忘宋朝。
传车:官办交通站的车辆。
穷北:极远的北方。
鼎镬甘如饴:身受鼎镬那样的严刑,也感到像吃糖一样甜,表示不怕捐躯。
鼎镬:大锅。
古代一种严刑,把人放在鼎镬里活活煮去世。
阴房阒鬼火:囚室惨淡寂静,只有鬼火出没。
阴房:见不到阳光的住所,此指囚房。
阒:幽暗、寂静。
春院閟入夜:虽在春天里,院门关得牢牢的,还是是一片漆黑。
閟(bì):关闭。
“牛骥同一皂”两句:牛和骏马同槽,鸡和凤凰共处,比喻贤愚不分,精彩的人和平庸的人都关在一起。
骥:良马。
皂:马槽。
鸡栖:鸡窝。
一朝蒙雾露:一旦受雾露风寒所侵。
蒙:受。
分作沟中瘠:料到自己一定成为沟中的枯骨。
分:料,估量。
沟中瘠:弃于沟中的枯骨。
如此再寒暑:在这种环境里过了两年了。
百沴自辟易:各种致病的恶气都自行退避了。
这是说没有生病。
沮洳场:低下阴湿的地方。
缪(miù)巧:智谋,机巧。
贼:害。
顾此耿耿在:只因心中充满正气。
顾:但,表示意思有迁移转变的连接词。
此:示正气。
耿耿:光明貌。
仰视浮云白:对富贵不屑一顾,视若浮云。
曷:何,哪。
极:尽头。
哲人日以远:古代的圣贤一天比一天远了。
哲人:贤明精彩的人物,指上面列举的古人。
范例:榜样,模范。
夙昔:从前,过去。
风檐展书读:在临风的廊檐下展开史册阅读。
古道照颜色:古代传统的美德,闪耀在面前。

鉴赏

  《正气歌》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
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
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
文天祥在狱中三年,受尽各种威逼困惑,但始终刚毅不屈。
1281年夏,在湿热、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写下了与《过单独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
他在自序中说道: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 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沓,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
然亦怎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该诗年夜方冲动大方,充分表现了文天祥的刚毅不屈的爱国情操。
1283年1月9日,在谢绝了元世祖末了一次困惑之后,文天祥在刑场向南拜祭,从容就义。
其绝命辞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以是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抗元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系写作于北京(元大都),鲜为人知的文天祥祠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是抗元英雄文天祥曾被元朝关押三年的地方。
文天祥祠现有前后两进院落,前院东墙上嵌有诗碑,镌刻着文天祥当年在这里写作的著名诗篇《正气歌》;后殿庭中,有一株向南方倾斜近45度角的古老枣树,便是相传代表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不屈精神的“指南树”。

  文天祥,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1236年生于诗书之家,1256年21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应试,得中状元。
1259年,文天祥为父守孝三年期满,正式步入仕途时,南宋已面临蒙古大军南下入侵的危急局势。
忧心如捣的文天祥上书朝廷,戳穿奸臣误国劣迹,并发起“建立方镇、各守一方”,即军事防御按地段承包任务制,但是“书奏、不报”,不被答理。
耿直忧国的文天祥官场沉浮20年,始终遭压制、排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
1274年,忽必烈派丞相伯颜率军20万再次侵宋。
南宋虽然有兵70余万,但主幼臣奸,一触即溃。
文天祥捐出家产,筹饷召募民兵5万进京勤王,反被奸臣阻挡,解除兵权。

  1276年农历正月十八日,伯颜元军进抵距临安只有30里的皋亭山,右丞相陈宜中畏敌逃遁。
正月十九日,时任临怎知府的文天祥临危受命,被朝廷授为右丞相,前往皋亭山议降。
掌权的太皇太后谢氏授意如能谈成,可以让小天子向忽必烈称侄子,实在弗成,称孙子也答应。
正月二旬日,文天祥面见伯颜,说自己只媾和,不议降,并哀求元军先撤兵,后会谈。
伯颜大怒,扣押了文天祥。
正月二十一日,谢氏率南宋君臣举国屈膝降服佩服。

  1276年农历仲春初九日,誓去世不降的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出发前往大都(今北京)。
中途在镇江勾留时,文天祥与差错共12人于仲春二十九昼夜设计逃脱,赴汤蹈火经仪征、扬州、通州(今南通)乘船回归南宋故土。
在长江口绕道先北后南迂回航行时,文天祥在船上写下了羞辱动听的诗篇《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
经由两个多月的奔波,文天祥终于回到浙江温州。
此后,不肯降元的官员们拥立已经降元的南宋恭帝的幼弟为帝,建立了苟延残喘的小朝廷。
南宋故土一度只靠文天祥率军独撑残局,终于寡不敌众,于1279年农历十仲春二旬日在广东海丰的五坡岭兵败,再次被俘。

  元军押着文天祥,走海路经珠江口外的单独洋,去进攻南宋小朝廷末了的基地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海疆)。
文天祥在敌船中写下了《过单独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即出自此诗。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1279年农历十月月朔日,文天祥被押送抵达大都,安置在馆驿。
元世祖忽必烈很讴歌文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前来劝诱,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谢绝,后于十月初五日被关进兵马司牢房(在今府学胡同)。

  文天祥在关押三年期间,书写了几百篇诗词文章,以抒发爱国之情。
1281年夏季,在暑气、腐气、秽气等七气的熏蒸中,文天祥年夜方挥毫,在牢中写就了千古流传、掷地有声的铿锵之作《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唯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1283年初,元朝侦知有人联结数千人,要起兵反元,营救文天祥。
1月8日,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提审,作末了的劝降,并许诺付与丞相官职。
文天祥见告忽必烈:“一去世之外,无可为者。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今北京交道口南大街)年夜方就义,终年48岁。
文天祥在刑场写下了绝笔诗:

  昔年单舸走维扬,万去世逃生辅宋皇。

  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落忠良。

  神归嵩岳风雷变,气哇烟云草树荒。

  南望九原何处是,尘沙黯澹路茫茫。

  衣冠七载混毡裘,干瘪形容似楚囚。

  龙驭两宫崖岭月,貔貅万灶海门秋。

  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奇迹休。

  惟有一腔忠烈气,碧空常共暮云愁。

鉴赏二

  “养气”之说原于孟子。
他所说的“气”,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性的正气。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
在宋代理学中,更是一个基本的观点。
张载便以“气”作为宇宙的本体,主见“气一元论”。
朱熹以“理”为天下本原,但又强调“气”化育万物的浸染,在他看来,气是理与万物的媒介。
文天祥在这首五言古诗中关于正气的铺写,与上述思想有一定关系。

  这首诗的序为散文。
有骈句,有散句,参差出之,疏密相间。
在序里,作者先以排句铺陈,以骈散穿插描写了监牢之中的“七气”,极力渲染出缧绁环境的邋遢之至。
而墨客又说自己身体本来孱弱,但在“七气”的夹攻之下,竟然安好无恙,那便是由于靠着胸中的浩然正气,有了正气在胸,便能抵御所有的邪气、浊气,这些解释了写《正气歌》的缘故原由,接着便引出下面对“正气”的咏叹。
因此,序和诗在构思上是有连属的,在技巧上是前后照料的,是全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从“天地有正气”到“逐一垂图画”为第一部分。
这部分是对浩然之气的激情亲切礼赞。
“正气”与天地并生,与宇宙同在,墨客首先写出“正气”的这种伟大性子,使“正气”的描写,有了一种满盈乎天地之间的崇高美。
天地万物,均受“正气”之禀赋。
下至大地山河,上至日月星辰,都是气的化育天生。
下面墨客将笔一转,便将“正气”转到人的身上,人的浩然正气,满盈于苍冥,可见正气的力量。
“皇路”二句,写清平之时,禀受正气之人雍容和雅,为朝廷的清明政治尽力。
这两句不是重心肠点,而是下面的陪衬。
下面,墨客笔锋又转,写在危难之际,禀受正气之人便表现出了凛凛气节,他们为了正义而不避祸难,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古迹彪炳于青史。
“逐一垂图画”,又是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之间的过渡之笔,显的十分自然。

  从“在齐太史简”到“道义为之根”为第二部分。
在这部分里,墨客历数了史册上十二位忠臣义士的壮烈之举,来写浩然正气的表示。
墨客连用四个“在”字,形成了持续串的排比句式,显得气势极为充足。
正由于“正气”的授予,才有了这些志士的壮举。
诗人为避免单调,将“为严将军头”等四句换成了“为”字的排比句。
之后,墨客稍作舒缓,以“或为”为排比句,每两句写一人。
墨客通过以上三组排比句,歌颂了中华历史上十二位忠臣义士的壮烈之举。
这个中,有的是不畏权奸、秉笔直书的史官;有的是誓在驱敌的将相;有的是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义士,他们有共同之处便是忠烈。
辨证来看,“忠”是要作详细剖析的,但这些人物的“烈”却是极为动听的。
“是气所磅礴”到“道义为之根”,由上述人物的忠勇壮烈,概括“正气”。
“正气”所钟,可以不论死活。
“地维”、“天柱”,实际是说封建王朝的社稷得以保持的精神支柱。
“三纲”句,有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道义”也是如此。
便是说,“正气“因此封建的伦理道德代价不雅观念作为根本的。
“正气“作为勉励爱国志士的精神力量,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古迹,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的封建伦理性子也该当指出。

  从“嗟余遘阳九”到“古道照颜色”为第三部分。
前面是说正义授予历史上那些忠义之士以忠烈之绩,从“嗟余”开始则转向墨客自己。
“遘阳九”是说自己遭逢恶运,“隶也”句是说自己对国家危亡也无力回天。
“楚囚”两句,一方面写自己被押到北方囚禁,另一方面,借楚囚南冠的典故,表达自己忠于宋室、矢志向南的心情。
用典极为恰当贴切,在阐述中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鼎镬”两句,抒写墨客舍身殉难的壮烈之志。
“阴房”六句,写环境的幽暗邋遢。
“如此”两句,则是写自己正气在胸,百沴辟易的环境。
“哀哉”六句,说自己耿耿赤心、浩浩正气是抵御“百沴”的法宝,任何邪恶之气,都不能使自己受到戕害。
“哲人”四句,是全诗的结语,揭示出作歌的主旨。
先哲已逝,但正气授予他们的壮烈业绩,在史册上永久是炳炳烺烺,千古不灭。
墨客从这些忠烈之士身上,得到正气的沾濡。
古来忠臣义士的烈举,是墨客乐于学习的典范。
“风檐”两句,显得十分从容不迫。

  全篇的构造核心是“时穷节乃见”。
作者先以“天地有正气”发轫,然后层层陪衬,突出“时穷节乃见”。
之后再历举“哲人”业绩证明“时穷节乃见”;又以自己囚于土牢而刚毅不屈来表明“时穷节乃见”。
全诗篇幅伟大而主旨突出、脉络分明。
浩然正气直贯全篇,故历述古人业绩和己身遭遇而无堆砌之感。
先写古人而后写自身,并表明“时穷节乃见”的古人正是自己的模范,表现出他的浩然正气植根于中华民族精良文化传统的沃壤之中。
正由于继续、光大了精良文化传统,才使作者文天祥成为一位民族英雄,让他发扬了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也使他的这篇古诗成为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作。

  这首诗很长,又是五言之体,随意马虎写得平板疲塌,但这首诗却以其年夜方悲壮拨民气弦,使读者倍受传染。
这紧张是墨客满盈胸中的浩然正气流溢其闻,使诗作元气淋漓,毫无干涩之感,且词气滂沛,笔力道劲,格凋沉雄。
全诗以平和稳健的散文化措辞,牢牢环抱对浩然正气的礼赞,于夹叙夹议中层层深入推进展开。
首言浩然之气之源与形,简括干炼。
中间一通史诗性的列举,虽繁富而不累赘,十二位忠臣义士的烈举,一气呵成,俨然大河奔流,滔滔东去,且墨客三易排比句组的措辞,使诗富于变革。
这种表现形式上的雄浑与浩然正气意蕴上的雄威极为同等,充分而美妙地表示出全诗的秘闻:“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死活安足论。
”同时,也使读者光鲜地感想熏染到作者那襟怀正气,柱天维地的高大形象。
《正气歌》凡六十句,隔句一韵,通篇四韵,平仄间押,以此将诗之情韵导而逶迤,又寓激荡于从容。
既浑灏苍古,又抑扬扬抑,回肠荡气。

  这首诗用古体诗的语调来写,而不取近体的排偶整饬,显得高古悲壮。
畅快淋漓地表现了作者文天祥的忠肝义胆、铮铮铁骨;在歌赞先烈的同时,展现了作者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位正气凛然的民族英雄形象。

创作背景

  文天祥于祥兴元年(1278)10月因叛徒的出卖被元军所俘。
翌年10月被解至燕京。
元朝统治者对他软硬兼施,威逼困惑,许以高位,文天祥都誓去世不屈,决心以身报国,丝毫不为所动,因而被囚三年,至元十九年十仲春九日(1283年1月9日)年夜方就义。
这首诗是他去世前一年在狱中所作。

历史局限

  这首诗歌中,首先是作者所列举的许多历史人物,既不仅是民族英雄,也不一定都是对历史对公民有过什么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
如“为嵇侍中血”诗句中的嵇绍,不过是由于皇室内讧,他为了保卫一个昏庸天子晋惠帝而捐躯了的一个封建社会的忠臣。
至于管宁更不过是一位躲避现实,独善其身的隐士;虽然作者把他们都当做历史上英雄人物来歌颂,但实在是不可取的。

  其次,作者文天祥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但是他的大胆捐躯的出发点很大程度是来自封建社会的忠君思想。
他自幼就倾慕古代忠臣、义士的行为:在江西学宫看到一些忠臣画象,就慨然说:“设不俎豆其间,非丈夫也。
"并且在临刑时还以学习古代圣贤,成仁取义,作为自己为国效忠的信条。
出此可见,他的思想根本,基本上是建立在忠君之上的。
正由于他具有这种封建的忠君思想,才限定了他的视野,使他作品的积极内容,受到了限定。
因而,在评价他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对付不与公民利益符合的思想是该当加以批驳的。
他在被捕之后能够坚持民族气节,不为威屈,不为困惑,终于为国捐躯,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为祖国保持了“正气”,自然也该当肯定。
但是作者文天祥的爱国思想,毕竟和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还是有实质上的差异。

  末了,正由于作者文天祥受到了封建忠君思想的限定,因此在诗中也就很自然地流露出一些宣扬儒家教义和封建伦理不雅观念的东西,如“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等,都是封建教条,是不可取的。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以字行,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水(今江西吉安)人。
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授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
理宗朝,历除江西提刑。
咸淳六年(1270),除军械临,寻兼崇政殿说书,又兼学士院权直,忤贾似道,罢归家居。
九年,除湖南提刑,差知赣州。
德祐元年(1275),应诏勤王,尽出家资募兵至临安,出知平江府。
是年底,签书枢密院事。
二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辞相印不拜,使至元军营请和,被扣留北去,至镇江得脱。
益王立,召至福州,拜右相,亦辞未拜。
以枢密使、同都督诸路军马出江西。
帝昺登基,授少保、信国公。
是年底(1279年初),于广东海丰兵败被俘,押之大者,囚禁数年。
至元十九年(1282)十仲春初九日(1283年1月9日),遇害于柴市。
《宋史》有传。
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二:「文文山词,在南宋诸人中,特为富丽。
」陈廷焯《云韶集》卷九:「气极雄深,语极苍秀。
其人绝世,词亦非他人所能到。
」刘熙载《艺概》卷四:「文文山词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不知者以为变声,实在乃变之正也。
故词当合其人之田地以不雅观之。
」王国维《人间词话》:「文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
远在圣与、叔夏、公谨诸人之上。
」诗歌创作以德祐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多为应酬之作。
后期诗歌记述了他抗元斗争的艰若进程。
所谓《指南录》、《指南后录》,集名出自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个中《正气歌》、《仲春六日海上大战》、《南安军》、《大年夜》、《过单独洋》、《金陵驿》、《扬子江》等,都是气贯长虹、动听至深的名篇。
《正气歌》作于就义前一年,激情亲切地歌颂了古代为正义而斗争的志士,表示自己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坚持民族气节的顽强意志,直叙而下,一如正气运行,不尚雕饰而大气包举,感情朴拙而强烈。
《过单独洋》是他被俘后经由单独洋写的。
是回答汉奸、元军元帅张弘范的。
诗中痛切地诉说了民族的和个人的艰危遭遇,表达自己为国家社稷捐躯的决心。
「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千百年来,勉励过成千上万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为正义奇迹而斗争的人们。
这些诗歌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忠愤年夜方,苍凉悲壮,堪称诗史。
文章以《指南录后序》最有名。
记述了出使元营被拘得以脱险的经由,虽以叙事为主,但饱含着强烈的抒怀性,气势磅礴,基调悲壮。
文天祥也有词作传世,虽只几首,但风骨甚高,如被囚期间写的《酹江月》等,激越沉痛。
所著《文山师长西席全集》20卷。
其词今传《文山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