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在《望江南·江南柳》(版天职歧,字句会略有差异)中写道: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把稳。何况到如今。
这首词,现在看来,虽然过于露骨,但也不至于不能接管。但在当时,由文坛巨擘欧阳修写来,却被人所诟病,由于词中那十四、五的女郎,正是欧阳修的外甥女(无血缘关系,是欧阳修妹妹的丈夫与其前妻所生,有点绕,大家自行理解)。
事情是这样的:欧阳修妹妹的丈夫去世后,便带着丈夫的女儿来到了欧阳修家里,欧阳修对孤儿寡母自然非常照顾,对这位无血缘关系的外甥女,也关爱有加,将其许配给了自己的侄子,但是婚后,侄子和外甥女关系并不好,还闹到了丈夫把妻子告上公堂的地步,一审不要紧,却审出了个天算夜丑闻!
外甥女爆料,自己待字闺中时,与舅舅欧阳修有私情!这一下,可了不得了!
虽然欧阳修矢口否认,但是欧阳修的政敌们却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便翻出了他的这首《望江南》为证据,说,你看“恁时相见早把稳,何况到如今”!
真是禽兽也。终极,没有证据坐实欧阳修的这件丑闻,但却查出了欧阳修的妹妹私自挪用前夫留给女儿的财产购买宅地,并记在欧阳家名下,这当然也是弗成的,欧阳修由于此事牵连,被贬谪了。
欧阳修和外甥女究竟有没有“丑闻”,我们不得而知,外甥女为什么会供出这种事情,是受人指示?还是确有其事?这些,在当时查不出来,现在当然更不可能知道。但这首《望江南》的艳词,却由于这件事而著名之极。故事归故事,但那一句“恁时相见早把稳,何况到如今”却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真是太有韵味了!
欧阳修的“江南柳”给他惹出了大祸,同样是宋初词坛名人的张先,也写过一首《江南柳》,虽然同是言情之作,却没有了八卦丑闻,只有词的美感和韵味(看完了故事,不妨再欣赏一下佳词吧)。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别离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月牙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小注:别离[mèi],袂,本意是指袖子,别离,喻离去、分别。
起句从送别写起,“隋堤远,波急路尘轻”,隋炀帝开通济渠,在河道两旁遍植柳树,是为隋堤,这是一个范例的送别意象。这两句词是说,隋堤及其周边是水陆交通的要道,整天不知有多少车马卷起尘土,不知有多少船只随波流走,更不知有多少人要在这里送行。波急、路尘,分别写水、陆,暗示离去,一个“远”字,既刻画了长路漫漫的艰辛,又表现了送别者的依依不舍。
接着两句,点明送别,解释古今送别之多,“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别离亦愁生”,古今送别之多,离愁别绪之愁,自古皆然,可见这种感情,是古今一脉的。而且,词人还补了一句“何况自关情”,更何况,送别的主人公,还是自己!
这样一来,送别的凄情,就更加强烈了。下片写别后之情,“斜照后,月牙上西城”,词人重点突出主人公城楼望月的情景,从夕阳西下的傍晚,写到月上西楼之际,足见韶光之久,也可见相思之苦,离去之恨。
主人公看着一轮明月,心中却产生了一个美好的欲望:“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见,这位主人公是位女性,或者说词人假借女性而道出的相思之苦,她希望化身月光,伴随爱人行遍千里,这种感情的浓郁,自然更加突出了。
张先这首词,是他的名作,词中没有详细刻画送别之事,但却通过各种意象陪衬了心中纯美的感情,词中没有详细的人物身份,却以月牙亭亭,千里伴君行,突出了相爱之人的感情,措辞明快,格调清新,在送别词中,是极具特色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