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顿时来了灵感,便写出了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锡壶惜乎”。
仔细读这个上联不难创造,“西湖”和“锡壶”“惜乎”都是一样的音,而且读起来也是比较连贯的。因此这个对联该当是非常经典的,苏轼非常得意,但是怎么也找不出得当的下联。
后来南宋理学家朱熹在福建南平购买了一个景泰蓝古瓶,才想出来一个下联,这个下联是:“过南平,买蓝瓶,蓝瓶出南平,难评蓝瓶”不过这个对联并不是特殊工致,谐音也不对,但是也挺故意思的,从另一方面预示了这个对联难对。
我经由仔细研究,对出了比较绝佳的下联,现分享给大家,请对联高手们多示正,感激!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锡壶惜乎
下联:过北涧,背钡剑,钡剑失落北涧,钡剑狈捡
平仄详细释解: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锡壶惜乎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
下联:过北涧,背钡剑,钡剑失落北涧,钡剑狈捡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赏析:
一是,上联与下联平仄上完备对应,符合平仄哀求。
二是,下联意思,侠客过北涧这个地方,背上的奇剑钡剑,钡剑欠妥心失落落到了北涧里,找钡剑只得涉水、很狼狈的捡到。
三是,高下联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上联是锡壶掉西湖,下联是钡剑失落北涧。“西”对“北”,“湖”对“涧”,”锡”对”钡”,“提”对“背”,“惜乎”对“狈捡”,同音字“涧”、“剑”、“捡“,“北“、“钡“、“狈”相称的美!
估计,苏轼如果在世的话,看到有了绝佳下联,也会拍手称妙 !惬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