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黄景仁

几次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一天一首古诗词  古诗词黄景仁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未曾消。

译文

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样平常遥遥而不可及。
面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
回忆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肃清心中的忧闷。

注释

银汉:银河。
红墙:女子的闺房。
星辰: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风露:高启《芦雁图》“沙阔水寒鱼不见,全身风露立多时。
”思:丝。
心,芯。
皆双关语。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赏析

“绮”本意为“有 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俏丽”,“绮怀”自是一种俏丽的情怀,对清代墨客黄景仁来说,这种俏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 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
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模糊约约的感伤。
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顾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墨客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首联“几次花下坐 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
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
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样平常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 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
墨客是复苏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由于这种复苏,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在黄景仁的诗中, 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逝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
试想,墨客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
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旧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
 第三联“缠绵思尽 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
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墨客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
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去世,红烛堕泪的尽头是灰,是去世。
而去世,自然是人间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
“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喷鼻香结,同向东风各自愁”句。

尾联“三五年时三 五月,可怜杯酒未曾消”。
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次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
而这种苦涩是永久也无法肃清的。
由于,墨客无法不惦记,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
法国著名墨客缪塞说:“最俏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由于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