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赏月五首:未到中秋先赏月,秋光奇绝

中元节,是农历的七月十五。
从历法上看,这是秋季的第一个月圆日。

中国自古有着对玉轮的崇拜和喜好。
在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社会,从上古起,玉轮就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作息,像夜晚最大的灯悬挂在天上。
而最美确当然是圆月。
天下上最早的日历便是月历,以玉轮的圆缺周期来记录韶光。
太阳带来光明和温暖,成长万物,而玉轮则如太阳的副本,光芒柔和,起到夜间照明和安抚的浸染。
古人创造玉轮和潮水的关系,月圆之夜,潮水升腾,以是玉轮主水,给与万物最温润的爱和滋养。
圆月代表着生殖,生发,团圆。

而秋月则代表丰收,圆满。
先秦上古的秋日的敬拜,多和圆月夜有关,禾谷丰收,敬拜神灵,举行各种敬拜狂欢,比如诗经中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据考证,这是秋日明月下的盛大火祭。

中元节赏月诗词五首手指城东满月升渐无人卖担头冰

初秋是景象转凉的期间,金风玉露,明月皎洁,这样的自然景不雅观,应和着传统中国人的戴德自然,清理自我,思念先祖的情怀,这样的圆月使得很多人有着审美和共情。

而玄门则将七月十五,看做掌管山川地皮和人间的神灵,也便是地官的生日,在唐朝将此日设立为中元节,实在也包含传承了很多古老的崇奉,中元节遂成为年中大节,传承至今。

那么中元节还和佛教的盂兰盆节在民间风尚上相融。
盂兰盆节在古印度的七月十五日,实际的韶光,该当对应中国的七月三旬日旁边,在佛教中,这个日子是雨季僧人隐居清修结束的日子,也是盂兰盆经,所谓目连欲望解脱母亲在地狱里耐劳的灵魂,而做的盛大法事的日子。
流传到中国后,相符了中国人传统的孝道思想,遂以中历的七月十五为盂兰盆节,在佛教和民间影响广泛。

可以说,中元节是玉轮的节日,但更多的寄托了人们对付神仙的空想和鬼神的抚慰,既是月白风清的灵魂节,也是慈悲哀肯欲望深重的鬼节。

但是有一点,这天的玉轮不可忽略,以其清润的圆美,照耀世情,生出各种情绪和体验。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喷鼻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唐 · 李郢《中元夜 》

这是唐朝江南地区的中元节。
在这天玄门和佛教都有盛大的仪式,以是人们纷纭前往寺庙祈福并游览。
而这一天的月色也颇给力,圆润清美的秋月就挂在天上,倒映在水中,灯月交辉,人们容身在高楼的栏杆边,在水边,举头赏月。

在高楼上,红烛的光影间,瞥见了窗外的明月,仿佛是仙女的面庞掩映在烛火里。

而在山下水边,穿着华美的男女,人头攒动,他们都在仰头看着皎洁的明月,今夜明月月何其啊。

殿堂飘出的烟火,含着喷鼻香气,升上有月光的屋檐天空,而月光流泻到屋顶,也流泻到了人们轻罗摇荡的衣裳上。

玉轮在天空缓缓运行,它大概也是舍不得这繁华锦绣的江南,而移动迟迟,像个不肯回到寂寞湘水巫山的仙女。
还是这里繁华啊,玉轮仙子都在这里长留,不肯黯然归去。

“朦胧南溟月,彭湃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唐末 · 罗隐《中元夜看月 》

这是景象转凉后的第一个秋月,站在海边,看着圆月升起,浩瀚壮不雅观。

农历的七月,也是海边涨潮之时,此时景象宜人。

一轮玉轮从南海远处的朦胧云海中升起,用它的皎洁,奋力解脱了云海的滞留,升上了天空。

秋季空气中的水汽锐减,天空更为澄净,而月光是那样的皎洁。

那如箭的月光,命中了海上鲸鱼的眼睛,鲸鱼的眼睛反射着粼粼的光彩,而举头看玉轮,玉轮清晰,那玉轮上的光影清晰,仿佛可以瞥见玉兔在上面捣药。

随着玉轮的高升,可以清晰看到天上的牛星和斗星,而月轮行进,更衬托得天空高远。

如此绝美的月光,让人有着把酒醉月的豪情。

由于,我也想像玉轮一样,穿梭在天空,酒能繁殖灵魂的翅膀,随月同行。

比起中秋的玉轮,更带着深厚的人间思念,中元节的玉轮,给人的是自我的开释。

也对,经历过酷热苦闷盛夏的桎梏,此时的月白风清最大的功用在于被压抑的身心,得到开释。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 北宋 · 范仲淹 《中元夜百花洲作》

中元节是时令和韶光的标志,由于秋日到来,风凉的秋日赛过了酷暑的盛夏。

此时范仲淹是在河南郑州做地方官,古称南阳。
中元节在宋朝是一个祭祖的佳节,不过,对付在郑州做官的范仲淹,更看中这个早秋的月色之美,和朋友相约在百花洲赏月饮酒,也带着避秋暑的含义。
毕竟早秋天间还有暑热,也常让人烦闷。

南阳太守我今夜有了清兴,未到中秋,先赏明月。

在百花洲上,夜晚不归,这里绿色的梧桐,沐浴在明月和半夜的露水中。

老天像大海,吐出了残酷的明珠,那当然是玉轮啊,那皎洁清冷的光辉播撒宇宙,天空由于玉轮,而月朗星黯。

站在楼上俯瞰,人间间都沐浴在一片晶莹的月光里,仿佛其余一个天下。

人们都说酷暑来了,无处可以躲暑,但是今夜这么风凉,难道不是天意在玉成我吗?

这样的月色中,笛子吹起来,且吹得高昂欢畅,我在高歌,客人在大醉,他随着我的歌声和笛声在起舞。
我们都人到中年,都老了,但是这样的月色也照料我们心情啊,老了又如何?让我们忘怀老去,载歌载舞。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南宋 · 杨万里《近 七月十三昼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

杨万里晚年隐居,实际上这个诚斋,是山谷边的一个小房子,便是他的立足之处。

看起来像很富贵,实际非常清简。
万花川谷不是他的,但是在这首诗里,仿佛他是山谷山川的主人一样。
实际杨万里凭他的资历是可以拥有豪华别墅,但是他放弃了。
在宋朝,他是难得的清官,箱子里的金腰带和潮服,能证明他的显赫的官位,但是除了这,见到的人说他,家徒四壁。

这样一个超脱了世俗的人物,并非要羽化,而是用最诚恳的办法拥抱自然,感想熏染自然带给的心胸壮阔。

那中元节前十三的玉轮,没有照耀到我的书斋上来,而是先沐浴着万花川谷。

也不是我的屋子,没有玉轮,那是由于我的屋子前,还有一林竹子,恰好遮蔽了月光。

我站在万花川谷的开阔谷地,看着天上一轮十三的玉轮,玉轮已经如玉美好了。

但是这并非这里最美的月色,这里最美的月色,要等到中元节的十五和十六,皎洁月色,光满深谷,那才是真正的美啊。

有人说,这和中元,什么干系?这当然干系啊,最早秋色,最美圆月,最宁静的山谷,最清寒的生活,而中元节的本意不便是戴德于早秋日然的山水和景致吗?

而杨万里的奇绝,在于他不动声色践行自己的空想,做官的时候,清廉自律,并为宋朝的繁华培养了浩瀚的人才,退隐的时候,融入自然。
他保持着难得的高尚和古朴,是真正可以封神的人物。

而他的玉轮也代表着他本人的空想,无私付出,不求闻达。
比起贾雨村落刻意追求人间万民仰头看的那种勃勃上位野心,杨万里的玉轮更能代表一种以天下为念的付出情怀。

“铜盘小拍坐张灯,手指城东满月升。

从此夜游凉似水,渐无人卖担头冰。
”清初 · 查慎行《京师中元词二首 其二 》

这是清朝的中元节,民间风尚很重,比如晚上会燃灯敬拜,有些地方还会放河灯。

京城的中元节夜晚热闹起来,由于灯火通明。

而在院落里,家人指着东边升起的满月,都在说着今夜是中元节。

中元节到了,夜晚开始变得风凉起来,适宜在户外活动。

中元节之后,暑热也消散,那街上卖冰饮的吆喝声少了,凉秋逐渐代替了暑热。

但是最美的还是明月,此夜月明宣布秋。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头条创作寻衅赛##中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