亹(wěi)亹申伯,王缵(zuǎn)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duó)。登是南邦(bong1),世执其功。(二章)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bong1)。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三章)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chù)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miǎo)藐,王锡(cì)申伯。四牡蹻(jiǎo)蹻,钩膺濯(zhuó)濯。(四章)
王遣申伯,路车乘(shèng)马(mǔ)。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cì)尔介圭,以作尔宝(bou2)。往近(jì)王舅,南土是保(bou2)。(五章)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huán)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zhì)其粻(zhāng),式遄(chuán)其行。(六章)
申伯番(bō)番,既入于谢。徒御啴(tān)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pī)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七章)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bong1),闻(wèn)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八章)
一、音韵第一章:天(tin1)、神、申,真部;翰(gàn)、蕃、宣,元部;
按:
天(tin1):《康熙字典》古与真、文通,故天字皆从铁因反。考之经史皆然。方言:粤语 tin1翰(gàn):又《诗·大雅》维周之翰。《尔雅·释诂》翰,榦(干)也。第二章:事、式,之部;伯、宅(duó),铎部;邦(bong1)、功,东部;
按:
宅(duó):《康熙字典》又叶徒落切,音铎。《诗·小雅》其究安宅。叶上作。《大雅》乃眷西顾,此维与宅。叶上廓莫。《集韵》或作度。(药韵)邦(bong1):《康熙字典》又叶卜工切。《诗·小雅》以畜万邦,叶上訩。《又》保其家邦。叶上同。又《大雅》御于家邦。叶上恫,凡《诗》《易》邦字并同此音。今方言:粤语[东莞腔][宝安腔] bong1(东韵)第三章:邦(bong1)、庸,东部;田(ten2)、人,真部;
按:
田(ten2):又《集韵》地因切。树谷曰田。今方言[宝安腔] ten2(真韵)第四章:营、城、成,耕部;藐、蹻,宵部;伯、濯,药部;
第五章:马(mǔ)、居、土,鱼部;舅、宝(bou2)、保(bou2),幽部;
按:
马(mǔ):又《集韵》满补切,音姥。(麌韵)宝:粤语 bou2保:粤语 bou2第六章:郿、归,支微通韵;疆、粻(zhāng)、行,阳部;
第七章:翰(gàn)、宪,元部;
第八章:德、直、国,职部;邦、诵,东部;硕、伯,铎部。
按:职部的字,彷佛用我们江淮方言读起来勉强押韵,我看了一下其它吴语、客语、粤语,都不押韵。
德:de2直:ze2国:go2二、释义第一章崧〈音嵩〉高维岳¹,骏〈音峻〉极于天²〈叶铁因反〉。维岳降神³,生甫及申⁴。维申及甫,维周之翰⁵〈叶胡于反〉。四国于蕃⁶〈叶分邅反〉,四方于宣。
赋也。
表明:
崧:同“嵩”,竦也,高貌。山大而高曰崧。维:助词,表判断。岳:山之尊者。四岳也。东岳岱,南岳衡,西岳华,北岳恒。唐·韩愈《送惠师》:“寻崧方抵洛,历华遂之秦。”骏:大也。极:至也。《诗·大雅·文王》:“宜鉴于殷,骏命不易!”维:发语词。降:下也。甫:甫侯也。即穆王时,作吕刑者。或谓:此是宣王时人,而作吕刑者之子孙也。申:申伯也。皆姜姓之国也。于:往。翰:干。《诗·小雅·桑扈》:“之屏之翰,百辟为害。”蕃:蔽也。东汉末·繁钦《槐树诗》:“各竟其心,为国蕃辅。”○宣王之舅申伯出封于谢。而尹吉甫作诗以送之。言岳山高大,而降其神灵和气,以生甫侯·申伯。实能为周之桢干屛蔽,而宣其德泽于天下也。盖申伯之先,神农之后,为唐虞四岳,总领方岳诸侯,而奉岳神之祭,能修其职,岳神享之。故此诗推本申伯之以是生,以为岳降神而为之也。
今译:崧然而高者,维是四岳之山。其山高大,上至于天。维此至天之大岳,降其神灵和气,生此甫国之侯及申国之伯。维此申伯及此甫侯,维为周之卿士,桢干之臣。若四表之国,有所患难,则往捍御之,为之蕃屏。四方之处,恩典膏泽不至,则往宣畅之,使霑王化。
第二章
亹亹申伯¹,王缵之事²。于邑于谢³,南国是式⁴〈叶失落吏反〉。王命召伯⁵〈叶逋莫反〉,定申伯之宅〈叶达各反〉,登是南邦⁶〈叶卜工反〉,世执其功⁷。
赋也。
表明:
亹亹:勉也。《诗·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缵:继也。使之继其先世之事也。《诗·大雅·大明》:“于周于京,缵女维莘。”于:往。邑:首都之处也。谢在今邓州南阳县。周之南国也。式:法也。召伯:召穆公虎也。登:成也。世执其功,言使申伯后世常守其功也。邦:国也。用邦以押韵。《诗·大雅·公刘》:“既登乃依,乃造其曹。”功:事也。今译:亹亹然勉力于德行之不倦者,申伯也。王使之继其故诸侯之事,令往作都会于谢之地,以统理南方之国,施其法度以治之。王命召伯,先营谢邑,以定申伯往居之处。成此法度于南方之邦国,世世恒执持其政教之事,传之子孙。
第三章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叶卜功反〉。因是谢人,以作尔庸¹。”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²〈叶地因反〉,王命傅御³,迁其私人⁴。
赋也。
表明:
庸:城也。郑氏曰:庸:功也。为国以起其功也。《礼·王制》附于诸侯曰附庸。《注》附庸,小城也。彻:治也。《诗·豳风·鸱鸮》:“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傅御:申伯家臣之长也。御:治事之官也。北宋·杨亿《天子行奏隆安之曲》:“公卿庶政,傅御师氏。”私人,家臣也。今译:王乃命诸申伯云:“我欲使汝为法度于此南方之国,今因此故谢邑之人,以改作汝之国城也。”王又命召伯云:汝往谢邑,又当管理申伯海内土田,王又命傅御于王者治事之臣,谓冢宰也。令使冢宰迁徙其申伯之私人家臣。
第四章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音蓄〉其城¹,寝庙既成。既成藐藐²,王锡申伯〈叶逋各反〉,四牡蹻蹻³,钩膺濯濯⁴。
赋也。
表明:
俶:始作也。《诗·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藐藐:仙颜。《诗·大雅·瞻卬》:“藐藐昊天,无不克巩。”蹻蹻:壮貌。《诗·周颂·酌》:“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钩膺:樊缨也。濯濯:光明貌。《诗·小雅·采芑》:“簟茀鱼服,钩膺鞗革。”《诗·商颂·殷武》:“赫赫厥声,濯濯厥灵。”今译:申伯居谢之事,乃召伯于此营其位。有所作者,其是谢邑之城郭也。既作其城,又作寝庙。寝庙既已成矣。既成之描述,藐藐然而美也。王赐申伯以四牡之马,蹻蹻然而强壮。又赐以在首之金钩,在膺(胸)之樊缨,濯濯然而光明。
第五章
王遣申伯,路车乘〈去声〉马¹〈叶满补反〉。我图尔居²,莫如南土。锡尔介圭³,以作尔宝⁴〈叶音补〉。往近王舅⁵,南土是保⁶〈叶音补〉。
○赋也。
表明:
路车:古代天子或诸侯贵族所乘的车。乘马:四马也。《诗·大雅·韩奕》:“其赠维何?乘马路车。”图:谋也。尔:你。介圭:大圭,诸侯之封圭也。《书·顾命》:“太保承介圭。”《诗·大雅·韩奕》:“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宝:瑞圭也。圭长尺二寸谓之介,非诸侯之圭,故以为宝。诸侯之瑞圭自九寸而下。近:已也。辞也。申伯,宣王之舅也。保:守也,安也。今译:王于是发遣申伯,令使之国,故赠予之以大路之车及乘驷之马。因告之曰:“我谋度汝之所居,无如谢邑之最善。又特赐汝以大圭,谓桓圭九寸者也,以为汝之执瑞。往去已,此王之舅也,当于南方之土,于是安居之矣。”
第六章
申伯信迈¹,王饯〈音贱〉于郿²〈音眉〉。申伯还南³,谢于诚归⁴。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音痔〉其粻⁵〈音张〉,式遄〈音椽〉其行⁶〈叶戸郎反〉。
○赋也。
表明:
迈:行也。饯:送行饮酒也。郿:在今凤翔府郿县,在镐京之西,岐周之东。而申在镐京之东南。时王在岐周。故饯于郿也。言信迈诚归,以见王之数留,疑于行之不果故也。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郿坞抵陈仓,此地忌薄暮。”还南:北就王命于岐周而还反也。诚:信也。谢于诚归:诚归于谢,倒文以押韵。峙:积。粻:粮。《书·费誓》:“峙乃糗粮。”《礼·王制》:“五十异粻。”唐·李商隐《赠予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感激殊非圣,栖迟到异粻。”式:用。遄:速也。《诗·邶风·泉水》:“遄臻于卫,不瑕有害。”今译:申伯于是信实欲行。王乃以酒饯之于郿。申伯乃旋反而南行,申伯于是老实归南方谢国。王豫命召伯,令治申伯之国土界所至之疆境,又以积具其粮食,用因此速其申伯之行。
第七章申伯番番¹〈音波。叶分邅反〉,既入于谢,徒御啴啴²〈音滩〉。周邦咸喜³,戎有良翰⁴〈叶胡于反〉。不显申伯,王之元舅⁵,文武是宪⁶〈叶虚言反〉。
○赋也。
表明:
番番:勇武貌。《书·秦誓》:“番番吉人,旅力既愆,我尚有之。”啴啴:徒行者、御车者啴啴喜乐也。汉·张衡《西京赋》:“徒御悦,士忘罢。”《诗·大雅·常武》:“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周:徧也。咸:皆。戎:汝也。翰,幹(干)也。申伯既入于谢,周人皆以为喜而相谓曰:汝今有良翰矣。元:长。宪:表也。言为文武之表式。《周礼·天官·小宰》:“宪禁于王宫。”今译:申伯有勇武之貌番番然,既已入於谢邑,其徒行者、御车者皆啴啴然安舒得宜,不妄驰骋。谢人遍邦之内,悉皆喜悦,而相庆曰:今有大良善幹事之君申伯,岂不只显申伯乎!
此王之长舅,文人武人皆於是以为表宪而法则之也。
第八章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汝又反〉此万邦¹,闻〈音问〉于四国²〈叶于逼反〉。吉甫作诵³,其诗孔硕⁴。其风肆好⁵,以赠申伯⁶。
赋也。
表明:
揉:顺也。唐·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四国:犹言四方也。吉甫:尹吉甫,周之卿士。诵:工师所诵之词也。孔:甚。硕:大。《诗·秦风·驷驖》:“奉时辰牡,辰牡孔硕。”风:声。肆:遂也,长也。好:善。明 · 石宝《述始》:“冠裳肆好,俾游于庠。”赠:增也。今译:申伯之德,安顺而且正派。揉服此万邦不顺之国,使之皆顺。其善荣誉皆闻达于彼四方之国。今吉甫作是工师之诵,其诗之意甚美大,其风切申伯又使之长积善道,故以此诗增长申伯之美。
三、赏析《毛诗序》:“《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复平,能建国亲诸侯,褒赏申伯焉。”
《朱传》云:“宣王之舅申伯出封于谢。而尹吉甫作诗以送之。”
尹吉甫、申伯,皆周之卿士也。尹,官氏。申,国名。
申伯 (西周厉王至宣王期间人),炎帝部落,姜姓,申国公子诚,周厉王的妻舅,周宣王的母舅,申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开国君主。中华谢氏开山祖师。
周厉王娶申伯的妹妹为后妃,为了遏制"南土"楚国势力的崛起,又能"封建亲戚以蕃屏国",因此周宣王又增封其为"申伯",建立"申国"。至于周宣王把谢邑册封给申伯的确切年代,在《竹书纪年》里面有明确记载:"宣王七年(前821年),王赐申伯命。"《崧高》,便是在这个时候尹吉甫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申伯也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他的侄子申侯后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西周末年,周幽王废申后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侄子)的不满。申侯与缯国、西戎联合伐周,导致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为周王(周平王),迁都洛邑,再次充当了旋转乾坤、开辟新时期的角色。
《崧高》八章,章八句。这是一首送别诗。
首章,首先先容了作者与送别工具申伯的神奇降世。“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用了形容词崧和骏来形容岳之高骏。目的便是为了引出在这样高骏的岳降下神灵:生了尹吉甫和申伯。后面又用了三个形容词来润色他们二人:翰、蕃、宣。说他们是国家的台柱、藩屏和宣畅。
二至五章,写宣王锡命申伯之词。
二章,写定好封地“于邑于谢”。后面连用四句写王命之词。
第三章,连续写王命之词。这一章,前四句写对申伯之命词。后四句分别命召伯和傅御之臣。
第四章,写召伯营建申伯城和寝庙,然后王赐申伯路车。这一章用了三个叠字“藐藐、蹻蹻、濯濯”,分别润色前面的工程、四匹马和马胸前的带子。
第五章,写王遣申伯,反复打发,并赐介圭。
第六章,写王饯别申伯,并命召伯给申伯整理好地皮、米粮。
第七章,写申伯归谢地之事。整章都是夸赞申伯之词。
第八章,写申伯之德,与作者自述作诗之意,作结。
此篇多有词句或义指重复之处,岂作者故示宣王对付申伯宠眷之隆,丁宁之切耶?《严缉》云:“此诗多申复之词,既曰: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又曰: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既曰:南邦是式。又曰:式是南邦。既曰:于邑于谢。又曰:因是谢人,以作尔庸。既曰: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又曰: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既曰:谢于诚归,又曰:既入于谢。既曰:登是南邦,世执其功。又曰:南土是保。既曰:四牡蹻蹻,钩膺濯濯。又曰:路车乘马。此诗每事申言之,写丁宁郑重之意,自是一体,难以逐一穿凿分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