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唐代著名墨客罗隐(833—909)所作。
因此蜜蜂为比喻,表达了对费力垦植的劳动人的赞颂和对不劳而获者的痛恨和不满。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劳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波。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劳,又想让谁品尝喷鼻香甜。

注释:

山尖:山峰。
尽: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喷鼻香的蜂蜜。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墨客。
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讨厌,以是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统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终极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叛逆后,避乱隐居九西岳,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