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宋代,文人们带着浊世离忧的愤懑涉足这片山水,在这里留下了无限的人生感喟。
是他们用对生命的讴歌丰富了这片地皮的人文内涵,也是这里的秀美山水抚慰了他们落魄孤独的人生。

诚如宋代李纲所说:

“湖湘间多古骚人逐客,才士之所居,故其景物悲惨,气俗感慨,有古之遗风。

洪江、黔阳、靖州,正是这样的所在

几曲宋词围绕湖南三座古城给你还原一个千年五溪

本期,《随着唐诗宋词游湖南》沿着沅水出发,去怀化追寻那动人的历史足迹,体悟宋代文人“身在浊世,不偷安于世”的精神情怀。

洪江:帆樯云聚,万屋鳞次

起看船头蜀锦张。
沙汀红叶舞斜阳。
杖拿惊起睡鸯。

木落群山雕玉口,霜和冷月浸澄江。
疏篷今夜梦湘。

——《浣溪沙·舣舟洪江步下》王以宁

据史籍记载,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洪江铺改为洪江寨,由此,洪江古商城雏形逐渐形成。

洪江,这座古老的商业名城,至今仍遗存2000余处古建筑,依稀可见其古代商贸重镇的恢弘大气。
沿着青石板路和码头高低错落的石级往前,明清期间的寺庙、墟场、驿站、衙门、银号、银行、书院、学堂、作坊、洋行、堆栈、烟馆、妓院、茶楼次第涌现,富商巨绅的宅第仍伫立,仿佛要把人带回到那个商贾云集,人流如织的繁华时期。

洪江古码头,依旧有人在看船,以坚持生存。
拍照/欧阳星凯

洪江古商城的每一处宅第都透露出天人合一的和谐,仅以砖、木、石为材料,就造出一座座坚固、实用的建筑。
精细的窗棂、格扇、门雕与造型风雅的栏杆,在岁月的打磨下显示出简朴自然的本色。
小巷深处,各式会馆安静地坐落在高坡,俯看小巷深处来往的行人。
这些商业繁华的极致代表,更让人无限追思古商城的过往。

洪江古商城里寂寞的打更人。
拍照/欧阳星凯

洪江因水而兴,产自云南、贵州、广西和湘西的鸦片、桐油、木材以及水银、珠砂、白蜡等矿产,从山中出来后大都聚拢洪江,在此改装、加工后换乘商船走沅江、进洞庭、入长江。
由于便利的水路交通,更多的买卖人来到洪江,在这里定居。
逐渐形成了“帆樯云聚,万屋鳞次”的繁华。

洪江的建筑诉说着当年繁华

古时的洪江不仅商业繁荣,青山秀水也展现着江南的灵秀和温婉,透露着绸缪的诗情与画意。
宋代词人王以宁来到洪江后,难掩心中的诗意,一阕《浣溪沙·舣舟洪江步下》:“起看船头蜀锦张。
沙汀红叶舞斜阳。
杖拿惊起睡鸳鸯。
木落群山雕玉口,霜和冷月浸澄江。
疏篷今夜梦潇湘。

黔阳:一片冰心在玉壶

鸣鸠乳燕春空隙。
化作绿阴槐夏。
寿酒舞红裳,睡鸭飘喷鼻香麝。
醉此洛阳人,佐郡深儒雅。
况坐上、玉麟金马。
更莫问、莺老花谢。
万里相依,千金为寿,未厌玉烛传清夜。
不醉欲言归,笑杀高阳社。

——《忆帝京·黔州张倅生日》黄庭坚

“山口多关隘,水口多楼阁,亭台多牌坊”。
江南多水,因此,江南的亭台楼阁多,牌坊也多。

走近芙蓉楼景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龙标胜迹”牌坊。
龙标胜迹门,也便是“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芙蓉楼的大门,故又称芙蓉楼牌坊门,建于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因古木参天,绿荫连绵,宁静文雅,江景迷人而倍受游人喜好。

芙蓉楼

龙标胜迹门历来是黔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旧时,大小商船往来,渔家泛舟,木排下漂,行船到此,看见高高耸立的龙标胜迹门,便知道到黔阳县城了。
有好奇者,便扎绳上岸,在“送客亭”小坐一会,眼睛直盯着龙标胜迹门的神奇图案,看过半天而不知返。

龙标胜迹门,一座具有墨客气质的牌坊

这是一个凄风苦雨的秋日,墨客站在“送客亭”处,拱手相送辛渐,但见雨锁江面,雾隐远山,山色一片空濛,一叶扁舟启航北去,墨客内心犹如寂寞而孤独的楚山,承受着江水的冲击,泛起一片繁杂的浪花。
送别诗友,虽有一丝惆怅和落寞,但却仍居心坎的淡泊宁静。

“送客亭”

跨入龙标,里面可以说别有洞天。
进门的右边便是芙蓉楼。
芙蓉楼现建筑为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所建,楼阁坐东朝西,高下三层,高仅十余米,从远处看芙蓉楼,楼阁青瓦屋面,四角飞檐高翘,宛如凤凰展翅。
芙蓉楼为古典园林建筑,北廓临江,依林踞阜,筑叠巧思、错落有致,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
在这里,他们沿着王昌龄的印迹,品味着“玉壶冰心”的风骨,感想熏染着历史的沧桑。

武冈古城墙

来到芙蓉楼下面,只见门柱两边雕刻有“天地大离亭,千古浮生都是客;芙蓉空绝色,百年人事尽如花”的一副对联,字里行间无形中让人就有了落寞之感。

芙蓉楼景区一角,给人清幽文雅之感

楼后有池,池畔有一亭,似一弯月牙故叫“半月亭”,相传为王昌龄操琴处。
亭中柱联“鱼游水底寻月,树插石缝遮上苍”。
亭右侧拾级而上有一玉壶亭,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黔阳辛丑状元龙启瑞将“一片冰心在玉壶”七字合篆成一“壶”状镌刻于碑并立于亭中。

“半月亭”

在这个自成一体的江南园林建筑群中,不知不觉就会被一种随意率性横流的诗意传染。
宋人黄庭坚来到黔阳,也不无感慨,写下了《忆帝京·黔州张倅生日》:

鸣鸠乳燕春空隙。
化作绿阴槐夏。
寿酒舞红裳,睡鸭飘喷鼻香麝。
醉此洛阳人,佐郡深儒雅。
况坐上、玉麟金马。
更莫问、莺老花谢。
万里相依,千金为寿,未厌玉烛传清夜。
不醉欲言归,笑杀高阳社。

春日美好,又恰逢好友张倅生日,此时唯有“一片冰心”才能表达词人对好友的一片深情。
词中“洛阳人”便是指王昌龄。
同样是谪居他乡,同样是思念故土,两位文坛大家穿越时空,因楼结缘,写尽了千古浪漫。

靖州:又见鹤山风骨

恰秋光四十,箕斗外、月初弦。
笑浅濑平芜,寒城小市,掌许山川。
半生梦魂不到,与君侯、岁岁此周旋。
鞍马空销髀肉,兜牟未换貂蝉。
人生天地两仪间。
须住百余年。
数重卦三三,后天八八,来日千千。
面前路头尽阔,放规模、运量十分宽。
官职终还分定,儿孙也靠心传。

——《木兰花慢·孙靖州应龙生日八月八日》魏了翁

古时的怀化很长一段韶光都被冠以“五溪蛮”的称谓。
实际上,随着一拨又一拨的文人墨客流落、谪居至此,他们用自己的厚德与博学为这里古老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秘闻添砖加瓦,塑造了一方仰之弥高的精神高地。

靖州坐落在怀化南部,商贾出入,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
公元1225年,随着一位落魄的文人贬谪至此,靖州开启了文化发展史上一扇新的大门。

魏了翁,出生于一个“贫贱”的家庭,但自幼聪明端重,《宋史》记载“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伊如成人。
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
过目不再览。
乡里称为神童。
”自青少期间开始,魏了翁就接管了理学思想,他17岁拜章寅臣为师,学习义理之学。
26岁担当学官的时候,他“获接四方之士而取师友”,就在这时,魏了翁在临安结识了朱熹的门人辅广、李燔等著名学者,与之结为学友,自此往后,魏了翁便逐步加深了对程朱理学的理解。
称朱熹为“集濂、洛之大成”的学者,并颂称“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

魏了翁石像

在当时权臣的眼里,靖州为鄙远之郡,风尚粗恶。
殊不知,靖州一带,地广物阜,当时赣南、湘南都暴发了大规模的农人叛逆,社会不稳定,而靖州和安然宁,且人皆朴实近本,没有浮华淫靡、没有虚伪敲诈。
在这里上至官员士绅,下到普通百姓,无不对魏了翁礼敬有加。
“何处山川不宽裕”道出了他当时的真实感想熏染。

靖州岩脚侗寨

在靖州,魏了翁度过了人生中较为安定的几年光阴。
虽然心灵深处也有时泛起客居他乡的愁苦,但靖州淳厚的民风和秀美的山水无疑成了一剂良药,抚慰词民气中的创伤。

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

客居“寒城小市”,离家千万里之遥,当时就有朋友劝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但魏了翁以天地为庐,以到处为家,不但是独善其身,一到靖州就动手创办鹤山书院,书院落成,使偏远的靖州在全国有名,《宋史》上说:“湖湘江浙之士,不远千里负笈来学。
”魏了翁对此也颇为自傲与自满,他在诗中畅怀:“东风沂泗俨在此,劝君莫作渠阳看。

鹤山书院

书院虽然简陋,但与“子云亭”、“陋室铭”一样,“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书院建成后,他因时制宜,还在书院阁下建了“芙蓉池”,并在池中栽了荷花,与周边的梅花、桃李相得益彰。

自鹤山书院建成,魏了翁齐心专心投入著述讲学长达七年之久,为靖州文化教诲奇迹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他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人说:“望丰屋有名家,睹乔木知旧都。
如今鹤山书院已经不再,在靖州鹤山小学依稀可见书院当年的遗迹。
有时,从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诵读声,仿佛能够把人带回到那个崇尚聪慧与风骨的年代。

编辑 | leon

撰文 | 佘智洋

出品 | 今日旅行新媒体中央

洽谈 | toplvxing@yeah.net

QQ | 285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