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实在是词牌名,并不是诗名。
以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实在是一首词,不是诗。
词这种文学形式虽然在宋朝得到发扬光大,但却是起源于隋唐。
除了白居易之外,我们有名的墨客李白,也有一些有名的词,比较有名的《忆秦娥》。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唯美绝伦的词带人进入秀美江南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还有我们以前在课文上学过的《渔歌子》,也是唐朝的词,作者是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小雨不须归。

以是说唐代的词,也不逊色宋代的词,只不过唐代的诗歌太辉煌,挡住了唐词的光芒。

不过白居易的《忆江南》却是很多随处颂扬的唐诗脱颖而出,让很多人记住,并传颂千年的一首词。
写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的白乐天,也是写词的一把妙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词短短十四字,却想象力丰富,不仅有实物的太阳、红花、江水,而且充满想象力把火焰、碧波也写出来。
把实物和想象的事物结合在一起,虚实之间,更增加一份神秘。
而且还把韶光固定在日出和春天到来的韶光点,让这些虚虚实实的美景有了让人们追寻的方向,让人们更加对这样的美景期待不已。

这短短十四字的词,不仅是词,更像是一副画,由虚到实,既是写作的手腕,也是绘画的手腕。
白居易不仅文采出众,更有艺术细胞。
如果他懂得画画,定能画出超凡脱俗的山水大作。

白居易的《忆江南》有三首,我们最熟习的是第一首。
第二首和第三首虽然没有像第一首那么充满想象地展开画卷,却写出最真实,最实际的江南美景。
杭州在江南,在杭州的山间寺庙,在月光之下探求桂子;吴宫在江南,吴宫中品味美酒,跳着歌舞。
读完第一首词之后,再读第二和第三首词,我们的思维也不再虚无缥缈,而是能看到,能摸到,能感想熏染到的江南美景。

江南美,到过杭州就知道,在西湖边真的就见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江南美,到过乌镇就清楚,烟雨朦胧,我们也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想熏染。
而没去过江南的人,在白居易的《忆江南》中,就可以想象到不一样的美景,哪怕读了上百遍,依然还是对日出江湖红胜火的景象充满期待。
这便是传颂千年的古诗词的魅力,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