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觞漫谈】

饮马长城窟行,这个题目在大多数诗词爱好者的心目中,应该是有那么点儿耳熟,但是仔细想个中的句子,又不太好想起,只是以为各式各样的句子都曾经在这个题目下涌现过,以是脑海中关于它的影象也就混乱了一些。

实在这个题目也大略,是汉乐府期间的歌辞,最早有记载的诗,则该当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写征夫思妇的生活与情绪。

大概这个题目最初,便是用来形容戍卒和思妇之间的联系。
饮马长城窟,也便是长城边上有战事,长城的实质是防御举动步伐,也便是边塞的代名词了。
与后来的边塞诗,写征夫思妇并没有很大的差异。

李世平易近很英雄的一首诗20字诠释盛世君王读完热血沸腾

古诗十九首中流传最广的两句是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从此鲤鱼也成为了通报情绪和书信的工具,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了分外的含义。
再其后,魏晋期间也有仿作,如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所作《饮马长城窟行》,他所写的内容多是战事,也没有偏离饮马长城的主题,这里节选了前面两句,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全文看。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再后有隋炀帝,大概是御驾亲征时,为自己壮声势所作。
不得不说,这20个字读来条理清晰,气势雄浑,大有兵锋所指,无往不胜的气概,只可惜耗空了国力,成果却并不大。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临其诗境】

本日要说的是,是历史上另一位帝王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这一位帝王与前文提到的隋炀帝形成了光鲜的比拟,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则一手缔造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不雅观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不雅观二十年时有一场北上的战事,终极以唐朝的胜利而结束,唐太宗在战役结束之后意兴横发,赋诗以壮之,就有了本日的这首诗歌。

与隋炀帝比较,一个是出征前的信心满满,一个是结束后的高视阔步,俯仰宇内,各有千秋。

唐朝还未建立时,李世民便随着东征西战,“秦王李世民”是小时候看电视剧很喜好的一个角色,乃至后来杀兄弟而夺权也没有减少我对他的好感,他的人格魅力实在太大太大。
掌权之后,他也没有疏于戎马,多次对边作战皆获大胜,成为万国朝拜的天可汗,一个男人做到这耕田地,令人倾慕不已。

【经典原文】

饮马长城窟行

唐代: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兵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条分缕析】

诗有些长,不过内容并不繁芜,便是对一场战役来龙去脉,发生及结束过程的描述。
诗的构造也很清楚,我们可以分几层来看。

第一句一贯到“饮马出长城”,写的是战役之前。
一起以来的边塞风光,句句都是大场景和大气概。
首先写塞外的悲风与结冰的大河,凸显出塞外苦寒之地的特色。
沙漠一望无际,一层一层永无尽头,阴山之上,是万年不化的千里积雪。

写塞外风景的诗,盛唐期间有太多太多,但是能超过这位初唐天子的作品并不多,九五之尊的身份,决定了他大气而独特的眼力。

后面的内容开始与战役干系,烽火台和远处的山峰都在为我们引路,带领着我们走向胜利,于是大军卷起旆旌,准备好一应事物,出长城作战。

“出长城”也值得把稳,其他的作品很少提到出长城,只有唐太宗真正的做到了走出长城,争雄天下的奇迹。

后面两句写征战,交杂了寒冷的景象与胡尘、羌笛等等异族成分。

再后四句写战役胜利,大漠上的兵戈都被收起,战车也从这里回去,将士们回返中原,凯旋而归。

挥舞天朝的旌旗,大雾也为之而静,勒碑刻铭,记下将士们的功名!

末了一句最为动人,这大荒之中,只要有一位身披戎衣的守护,剩下的人,皆可高奏凯歌返国庆祝了。

那位身披戎装守护大荒的人是谁?

是李世民自己,想象着一代雄主,挥袖振衣,威临大荒,身后是万里中原,凯歌高奏,这样的场景真的是当代小说都写不出来的气概,仅仅是读一遍都让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