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知”字完备把雨给拟人化了,美得令人沉醉。万俟咏的《长相思》,明明是首咏雨词,硬是通篇没有涌现一个“雨”字,却成了咏雨绝唱。秦不雅观的“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写雨后初晴时的春景,这么娇柔的雨,让花儿也成了佳人。这些经典咏雨诗词,惊艳了千年光阴。
但以上诗词与本期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咏雨诗比较,却少了一丝禅意。本期要说的这首诗名叫《山雨》,作者是一位老衲人,此人名叫皎然,是唐代有名的诗僧。皎然多才多艺,在唐代受到不少绅士的推崇,他琴棋字画样样精通,尤为善于茶道。而他存世的诗作也不少,目前共有470多首,多数都收录在《全唐诗》中。
本期这首《山雨》是皎然晚年一次冒雨登山时所写,全诗看似通篇犯了写诗忌讳,但却自有一股一样平常文人写不出的美感,流传了千年。让我们来品一品:
《山雨》
一片雨,山半晴。
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
云鹤惊乱下,水喷鼻香凝不然。
风回雨定芭蕉湿,一滴时时入昼禅。
为何说这首诗通篇犯了写诗的忌讳呢?此诗没有诗的格式和韵律,全诗是非句相接,乃至有人认为它该当是一首词,但它又显然没有在任何词牌下。这种诗式在唐代是很少见的,先秦文学时倒是有不少。入唐后墨客们对诗的样式哀求要严格得多,这种诗只能叫杂诗了。
不过咱们仔细品读这首诗,就能创造它有多美。前两句“一片雨,山半晴”写的是一种山中特有的雨后美景,山中的雨每每便是一片云带来的,那阵雨落在山的一边,另一边却还是晴天。墨客用一片和山半两个数量词,让雨和晴形成光鲜的比拟,很有视觉的冲击力。同时,到底是晴还是雨,实在也是山对外界的不同反应。
三、四两句,实在也是一个很故意思的比拟。山雨伴着阵阵长风,吹得满树的叶子沙沙作响,面前是这样的风雨潇潇,但墨客耳里却都是寂静的。这是为何?由于心静了,以是不会被周遭所影响。
五、六两句一样是妙语。云鹤都被风雨惊扰了,乱飞而下,但水喷鼻香却凝然不动。水喷鼻香是兰草的别称,鸟鹤都惊飞了,为何它却能如此?缘故原由是和墨客心耳清一样,它有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从容。云鹤与兰草比较,表面上云鹤显然更强大,它们本来便是空中飞行的鸟儿。而兰草在山上原来是不起眼的存在,它们看起来是那么弱小,但它们的根在土里,以是反而能做到凝然不动。这两句一动一静,比拟形象,颇有传染力,可见事物的强大看的是实质,并不是外在。实在这二者又与首句的雨与晴相呼应,构造上十分奥妙。
末了两句是写风雨过后的环境。风停了,雨止了,芭蕉叶湿了,墨客连续前行着,一滴水从叶子上落下,如入昼禅。末了墨客才把这股禅意讲了出来,老衲人冒雨登山,天晴雨对他来说,都不过是外物,他把禅意融入到山雨中,统统景致在墨客的慧眼中皆有禅趣。
纵不雅观这首诗,虽然格式上确实是犯了写诗的忌讳,写得有些凌乱,但每一处景物的安排都是很有深意的。论遣词来看,看似随意却句句精准,很难换掉个中的任何一个字眼。从意境上来看,这首诗也可圈可点。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很有深意的禅诗,这是这首诗与一样平常咏雨诗的最大不同。
这种包含禅意的美,确实不是一样平常文人能写得出来的,这须要极强的领悟力,要有统统景语皆是禅的格局。这让笔者想起了唐代另一位写这类诗的高手:王维。王维有诗佛之称,他的山水诗与皎然这首诗一样,充满着禅趣。皎然平生还有很多这样的诗作,大家若是有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相信会有不一样的体会。这首诗大家以为如何?欢迎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