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不雅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诗歌鉴赏何逊的咏早梅为孩子转发进修

——何逊 《咏早梅》

鉴赏

这首诗以咏梅为题,处处环绕着一个“梅”字落笔,描述出了一幅凌寒独放的早梅图。

诗一开头就标出兔园是由于建安王萧伟与梁孝王刘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史记·粱孝王世家》云:“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
广睢阳城七十里。
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
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
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出言跸,入言警。

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
”而建安王萧伟《梁书》本传云:“伟少好学,笃诚通恕,趋贤重士,常如不及。
由是四方游士、当世有名者,莫不毕至。
齐世,青溪宫改为芳林苑。
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来宾游个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
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

建安王萧伟的芳林苑,宛如彷佛梁孝王刘武的兔园。
诗中的兔园,意即指芳林苑。
园中百卉,独咏梅花是由于梅花自有它独特的标格。
正当冰封大地、万木萧疏之时,梅花已预报了春天的来临,以是说“惊时最是梅”。
“惊”字用拟人笔法,突出梅花对节令转换的分外敏感,尤为能干。

“衔霜当路发”四句,则详细地描述梅花的高标逸韵。
它不畏寒冷,凌霜傲雪,嫣然开放。
正因梅花盛开,霜落其上,故曰“衔”。
正因梅花盛开,千娇百媚,与白雪相映成趣,故曰“映”。
却月不雅观,凌风台,想必是园中的紧张景点,自然梅花更盛。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陆游《落梅》其一)一个“横”字,写出了梅花凌寒怒放的崇高品质;一个“绕”字,写尽了梅花标致报春的妩媚情态。
从语法上讲,“衔霜”、“映雪”是动宾构造,“枝横”、“花绕”是主谓构造,这样就错落有致地写出了满园梅花盛开、光彩照眼的动人情景。
满园梅花动诗兴。

墨客不禁由花事遐想到人事,想起了人间间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汉武帝的陈皇后,擅宠骄贵,终因骄妒失落宠,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闻司马相如工文章,遂奉黄金百斤,令为解愁之辞,相如为作《长门赋》,中云:“旁边悲而垂泪兮,涕流落而纵横。
舒息悒而增欷兮,屣履起而彷徨。
……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
”故诗曰:“朝洒长门泣”。

《史记·司马相如传》载:“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酒保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文君之父卓王孙开始反对两人的婚事,后经奉劝,不得已而“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后汉武帝命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出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
于是卓王孙、临邛诸公皆因门下献牛和酒以交欢。
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婢女尚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
”故诗曰:“夕驻临邛杯。

“朝洒”二句,一悲一喜,一离一合,形成光鲜的比拟。
而两事都与司马相如有关。
写兔园之梅,为何遐想到司马相如呢?由于司马相如和梁孝王还有一段分缘。
梁孝王到都城长安,带来邹阳、枚乘、庄忌等一批文士,相如见而悦之,遂借口有病而辞官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一住几年,乃著《子虚赋》(见《史记·司马相如传》)。

墨客是将建安王比作梁孝王,将芳林苑比作兔园,而将自己比作司马相如。
有人说:“长门借喻闺妇,临邛借喻游子,意谓闺妇方见梅伤春时,而游子亦罢饮思家也。
”(何融《何水部诗注》)这种理解似失落之于浅俗,与整首诗的基调亦不尽吻合。
建安王萧伟爱客接士,何逊以卓越的才能得到他的信赖和重用,遂引为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日与游宴,深被恩礼。
何逊正是犹豫满志的时候,似不应有悲观悲愁之叹。

末了“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二句,寓有人生有限,应该及早建功立业的思想。
整首诗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
作者因此司马相如自喻,借咏梅来表现自己武断的情操和高原的志向。
陆时雍所说:“何逊好梅,梅诗绝未见佳,其所好在形骸之外。
”(《古诗镜》卷二十二)尚属皮相之见。

小墨留给大家末了的话:

做一个快乐的人,

对自己感到快乐,

展现真实的自我,

无论是对着镜子还是对着你的爱人。

愿你我心中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