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家是綦重家庭亲情的一家,尤其是苏轼、苏辙兄弟两个,可谓生平都是同危共济。苏东坡那首最经典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作的缘起并非是为了风月佳人,而是由于思念自己的弟弟。在媒介中,苏轼就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他希望“千里共婵娟”之语能安慰到弟弟,而弟弟苏辙由于思念哥哥,在次年的中秋夜也写下了一首《水调歌头》。这两首《水调歌头》,一首后来成了千古绝唱,一首动听肺腑,伯仲情深令人动容。先看第一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上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一出,谁与争锋。这首词写于丙辰中秋之夜,这一年(1076年)苏东坡在密州任太守。这一期间,苏东坡算是比较顺遂,最让他顾虑的人,是弟弟苏辙。事实上,苏东坡这个哥哥,生平最顾虑的便是弟弟。他后来被诬陷入狱,乃至有掉脑袋的危险,仍心心念念放心不下的还是弟弟子由。
在狱中苏轼以为自己要去世了,便写下了“绝笔诗”《狱中寄子由二首》,他写道:“自度不能堪,去世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哥哥对弟弟的感情,是多么深奥深厚。
而在中秋之夜的这首《水调歌头》也是饱含情绪,堪称写中秋的第一词。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曾说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词的上片,紧张是写自己的酒意阑珊,以为“高处不胜寒”,莫名地孤独。而“何似在人间”,更显得形单影只。词的下片,道出了思念的最强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说,自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东坡还是希望能够“人长久”。
再来读一读苏辙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北宋:苏辙
离去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比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刚好晚了一年。苏东坡头一年还希望能够“千里共婵娟”,第二年兄弟二人果真在徐州团圆,共同赏月过中秋。只是这次中秋过后,苏辙就要去河南履新,于是兄弟二人依依惜别,苏辙随即在临别前写下此词。
在剖析这首词之前,必须指出,苏辙曾多次奏请去离哥哥更近的地方任职。在苏轼身陷囹圄之时,苏辙更是四方奔忙,主动照顾起哥哥的妻儿。如果说苏轼对弟弟的兄弟情已是令人动容,那苏辙对哥哥的情意,则显然要更为实际。
这首词,虽没有东坡词的浪漫,却也丝毫不减深情。上片首句,就发出“离去一何久,七度过中秋”的感慨。苏轼兄弟俩已经有七个年头没有一起过中秋了。第二句“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就在去年兄长对月愁叹之时,苏辙何尝不是一样的惆怅呢?
由于分别太久了,如今却能够一起过中秋,怎么不让人欣喜。“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一个“岂意”,表达了弟弟心中无尽的欣喜。而泛舟清河,鼓乐歌吹,尤其是那一曲《凉州》,更是令人欢畅陶醉。
然而这毕竟是一首离去之词,以是不才片中,即将分别的忧闷还是挥之不去。苏辙说“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为什么如此美好的月色却不肯为人多勾留一些韶光。 今夜的月下美酒间的团圆,明夜就将是孤帆水驿,词人用今明两夜的比拟,道出了心中的无限伤感。
末了,苏辙用王粲望乡的典故来比喻往后的自己,而所谓的故乡,在苏辙而言,或许并非眉山老家,而是自己的兄长苏轼那里。有亲人才有家,才有乡愁和眷恋,大抵便是如此吧。
令人无限唏嘘的是,兄弟二人自这次离去后,命途开始变得非常坎坷和波折,相聚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不过他们的兄弟情,却如在这两首《水调歌头》一样,名标千古,动听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