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更是对自己爱情爱而不得的哭诉与伤悼,时年,白居易已经35岁,但仍未娶妻,即便放现在,也是妥妥的大龄剩男。

如此精良的墨客,而且科举高中,为何落得单身一枚?

公元772年正月二十,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寺,一个中小官僚家庭。

白居易资质聪颖,3岁识字,5岁成诗,9岁通声韵,14岁时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惊艳墨客辈出的大唐,发布一代“诗魔”上线:

诗魔白居易经典诗词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出道即顶峰的白居易,带着这首成名作,遍访京城朝廷大臣、文坛大家,个中著名墨客、画家、朝廷大臣顾况,见面时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白居易答:姓白,名居易。

顾况哈哈一笑: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翻译一下便是:居易?你知道一线城市房价多贵吗?该当是居大不易啊!

而当他读了白居易的诗后,不禁惊叹: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翻译一下便是:你这可比小镇做题家厉害多了,属于引进人才序列,住长安不成问题,有人才保障住房。

才子岂能无佳人?白居易心心相念的女子唤作湘灵。

公元782年,为躲避徐州战乱,白居易一家搬到宿州符离。
那一年的景象格外怪异,十月的一天,居然飘起大雪。

年仅10岁的白居易,初尝饥寒交迫的滋味,顶风冒雪,忍饥受饿,困难前行,由于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停下来。

大概正是这段经历,才让异日后的《卖炭翁》那么的寒彻骨髓。

公元783年,因中原发生二帝四王之乱,白居易家又逃到越中。
之后又避祸江南。

多年的颠沛流离生活,在白居易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也让他立下了济世为民欲望。

在他的《朱陈村落》中写到: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
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

公元791年,辗转几年后,又回到了符离。

这时的他,知道了有科考这条路,便苦下功夫读书,读得口生疮,手磨出了茧,十几岁的年纪,头发却全白了。

这么精良的人还这么努力,看来那时的科考也是卷得很。

一天,一抹倩影突入眼帘,霎时进入心中,自此再也没有离开白居易的天下。

这个邻家女孩名叫湘灵,浪漫、活泼、灵动,虽只是个小村落姑,却略通音律。

于是二人很快成了玩儿伴,一个人写诗谱曲写曲,一个吟诵唱和,青梅竹马。

湘灵小白居易4岁,到她15岁时,情窦初开,二人便成了彼此的初恋。
白居易作诗《邻女》,赞她的俏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初恋总是美好的,但也总会伴随着酸涩。

20岁时,刚刚行完加冠礼,白居易就对母亲说:我要娶湘灵为妻!

母亲很是生气,一口就给回绝了:门不当户不对,好歹咱家是系统编制内,而且有官衔,湘灵是什么?便是一出身低微的村落姑啊,她怎么配的上你?

白居易很是武断:我便是喜好她,今生就要娶她。

母亲看着执拗的白居易,心想:你这么年轻,还不懂什么是爱情,只要一些时日不见,或者你见了其她女孩,就会把湘灵忘了。

于是便以求学考取功名为由,让白居易离开符离。

小情侣惜别,难舍难分,白居易写下《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转头。

那个年代,终是不敢爱情至上,只能请啜: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自此,爱情的美好与悲惨都埋在了白居易的心中。
他这个期间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寄湘灵》、《寒闺夜》、《长相思》。

公元800年,白居易不负众望,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取了进士,时年29岁,是同年进士中最年轻的。

雁塔题名,曲江游宴,白居易都是斗志昂扬的那一个,而在贰心里,最主要的便是赶紧回到符离,要求母亲玉成他和湘灵的婚事。

母亲并没有由于他考取了功名而赞许这门婚事,仍是棒打鸳鸯。

无奈的白居易,只能以非暴力不互助的办法对抗母亲,那便是以永不结婚的冷暴力办法还击。

公元802年,白居易入长安,并参加吏部举办的书判拔萃科,翌年与元稹等一起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公元804年,他将百口搬到关中,定居下邽县义津乡金氏村落。

此间的及第,封的都是小官。

公元806年,35岁的白居易第三次登科,授以盩厔(周至)县尉,算是正式在系统编制内有了像样的官身。

情场失落意的他,将所有精力放在了奇迹上,兢兢业业,体恤民间疾苦,对繁重的税负颇有微词:

不雅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熏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壮年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哀。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作为一个靠老百姓赋税养活的官员,他不仅同情农人的辛劳,而且还深深自责。

范例的好官啊~~~

但是他忘了一条:权利只该当为授予你权利的做事。

主管领导也便是县令对白居易的做法很是不满,强令他去收税,交不起税的就抓人乃至是行刑。

心存善念的白居易怎么忍心去干这种事?于是装病摸鱼,又是非暴力不互助。

主管领导虽然对此非常不满,但又晓得他进士身份的厉害之处,也就作罢。

装病讨清闲的白居易为此还做了诗《病假中南亭闲望》

欹枕不视事,两日门掩关。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对百姓的费力与痛楚深感无力的白居易,对仕途也是充满悲观感情,每逢夜深人静时,又会念起情已入髓的湘灵......

一日,白居易与几位好友来到仙游寺,诗词歌赋、谈古论今,在聊到不远处的马嵬驿时,提及50年前唐玄宗李隆基在此遭遇兵变,挚爱杨贵妃自缢。

或许是被那场旷世绝恋打动,或许是想起自己的爱而不得,于是一首千古传颂的《长恨歌》出身,当然,它也成了很多中学生的噩梦。

在我们的印象中,诗多是精简的绝句,而墨客的这首诗却是大篇幅起承转合的叙事、传情。

逐渐褪去天子、爱妃,有的只是痴男怨女刻骨铭心的爱情、哀伤,从他人到自己 ,再到众生,层层递进,步步升华。

公元807年,白居易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回都城长安任职。

公元808年,任左拾遗。
已经37岁的白居易,即便在当下这个社会,也绝对会被花样催婚。

母亲以去世相逼,无奈之下的白居易终是负了湘灵,迎娶同寅杨虞卿堂妹为妻,而将对湘灵寸寸相思封印在心里,此生就此别过。

公元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公元811年,棒打鸳鸯的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公元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几次的提拔,让白居易认为自己的才识得到了天子的认可,于是开始不辍地上书,描写当下社会的诸多现实、百姓疾苦,并当面指出朝政乃至是天子的缺点,虽多获收受接管,但这种低情商的操作还是让天子很不高兴。

宪宗说: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一个大雪天,一位年迈的卖炭翁从钟南山出发,在寒风砭骨中赶往长安西市,人饥牛乏之时,拿着公函买炭的官员来了......

是对老者的同情,是对劳动者的悲悯,是对社会悲惨征象的愤懑,忆起自己雪中困难前行的经历,共鸣中,一首《卖炭翁》期寄唤醒一些人的良知: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青鸟使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当时的朝廷中,宦官当权,尤其是吐突承璀,自幼伴着宪宗终年夜,颇受宠信,任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封为蓟国公。

这让白居易很是看不惯,屡次进谏,好友元稹劝他要识时务,否则风险很大,但白居易不为所动,但所有谏言都石沉大海。

公元810年,河北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拥兵自重,宪宗居然任命吐突承璀为统帅,发兵讨之,白居易明知道会得罪天子和吐突承璀,仍当即上书反对,由于他知道,吐突承璀领兵,即是东北人吃饺子——毫无胜算(蒜)。

独行其是的宪宗对此置之不理,而事实证明白居易是对的,吐突承璀带兵无方,将帅失落和,士气不振,打一仗败一仗,一次没胜。

这次失落败,让白居易更加坚信谏言的主要性,于是更加不顾及天子的面子,谏言更加直接。

天子想:我不要面子的吗?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

没有情商支撑的谏言,总是双刃剑,白居易终是因言获贬。

公元815年六月初三,报晓的晨鼓刚刚敲过,天色未明,勤政的铁血宰相武元衡像昔日一样,走在通勤的路上,赴大明宫上班班。

你永久无法知道,灾害和来日诰日哪个先来临。

刚出靖安坊东门,武元衡就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头都被砍了,同时上朝的帮手裴度同样遇刺受伤。

同在上朝途中的白居易,亲眼目睹了这血腥统统。

刺客是淄青藩帅李师道安排的,完成任务后,提着人头从容而去。

这还得了?大唐之都、天子脚下,竟涌现如此横暴的刺杀!

全体长安城开始笼罩在胆怯的氛围中,各个官员噤若寒蝉,充满恐怖,纷纭请病假,猫在家中。

往昔热闹的上朝之路,如今非常的生僻、萧杀。

对此,得到重用、垄断朝权的宦官却没有任何表态。

白居易与武元衡既是同寅又是朋友,早就有过以诗相唱和的经历,而且二人还是情敌。

武元衡不但为官管理有方,诗歌也佳,还被称为唐朝第一美男子,与当时的美女墨客薛涛关系极为暧昧,这让爱慕薛涛的白居易心生妒忌。

白居易又站了出来,上表主见严缉凶手,被政敌攻击越职言事。

墙倒众人推,这时候又有人诋毁白居易,说他的母亲是看花时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

于是,白居易被贬出京,去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司马。

这次被贬,让白居易的仕途空想几近破灭,这也成了他生平的迁移转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百姓有益的贡献。

至此之后他的行事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百姓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

而就在他履新途中,无巧不巧,遇见了朝思暮想的湘灵,虽已40岁,但仍旧单身未嫁,苦苦待着他。

说好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呢?

终是自己既负如来又负卿。

公元816年,一个深秋的夜晚,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朋友,溘然一阵琵琶声传来: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细聊之后,感伤于一个生命从繁华到没落,感伤这一女子,更感伤于自己,乃至以为“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

一首《琵琶行》,超越了自己的《长恨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附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密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红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东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姨妈去世,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贩子妇。
贩子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嗟叹,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每每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落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匆匆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在此地是水土不服,巨大的人生落差也让二心坎孤独、苦闷、酸楚,未曾想与琵琶女共情、共鸣了。

也让一首《琵琶女》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经典和传奇。

为了排解心中苦闷,放下执念,寻求精神上的超越和心灵的解脱,这个期间的白居易常常到寺庙中坐禅,与僧人互换。

公元817年的农历四月,白居易来到庐山顶上的大林寺,踏春赏花,看着满眼的桃花,即兴作诗《游大林寺诗并序》,妙手偶得,即成绝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百转千回,世事变迁,白居易逐渐调度好了自己的心态,开始宁静致远,恬淡虚无。

庐山,以雄、奇、险、秀有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图画墨迹,被誉为“人文圣山”。

白居易在庐山建筑了一间草堂,开始了山水田园生活。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

公元816年的一个秋日,白居易溘然收到大舅子杨虞卿的来信,奉告他朝廷格局发生变革,宪宗决定对藩镇用兵,并以裴度为相,统管淮西战事。

而削藩正是白居易的主见,并以此来重振大唐雄风,规复大唐盛世。

公元819年,在同寅、好友、宰相崔群的举荐下,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

而这次东山再起的白居易,经历了仕途、爱情的落差,感想熏染了人间冷暖,逐渐明白了官场生态的生存法则,增长了为官之道的聪慧,已经不是那个血气方刚、胡乱冲撞的他。

公元820年,宪宗被陈弘志、王守澄、吐突承璀等寺人刺杀去世,太子李恒在宦官的拥护下惊险登基,史称唐穆宗。

李恒在当太子的时候,白居易当过他的老师,深知老师文采之好,于是召他回长安,有了这层身份的加持,白居易的仕途像是开了挂。

先是任尚书司门员外郎,后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

公元821年,朝廷举办进士科考,主考官是吏部侍郎钱徽,副主考分别是中书舍人李宗闵和右补阙杨汝士。

前宰相段文昌向钱徽递条子,让他关照一下自己的朋友杨浑之,然而并没有得到关照。

段文昌创造,录取的人里边有几个肯定是关系户,于是一怒之下,向天子打了小报告。

无奈之下,穆宗敕令重考,并让白居易当主考官,那就不会有递条子的吗?当然不会,白居易的大舅哥杨虞卿、好友元稹都来递条子了,而白居易选择了秉公处理。

可当考试结果一出,更坏事了!

当时牛(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党争期间,而这次科考,牛党全部落榜,李宗闵遭贬官,彻底引爆党争,持续近40年。

在这次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保持中立,大概是不想陷入党争,大概是心灰意

公元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取,于是顺势要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公元823年,杭州大旱,田地干涸,作物枯萎,知道灾情后,白居易决定引西湖水灌溉农田。

未曾想,杭州本地官员以各种情由进行反对,白居易力排众议,修堤积蓄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

同时,他还专门写了《钱塘湖石记》,刻石置于湖边,见告人们管理湖水的政策、办法与把稳事变。

离任前,白居易还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管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

他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落修,便主持疏通六井,以办理杭州人饮水问题。

公元824年五月,杭州刺史任期已满,白居易的KPI是非常俊秀,而此时穆宗驾崩,太子李湛登基,本就无心庙堂的他,主动申请到洛阳做贤官——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

在洛阳履道里,白居易购置了一套宅子,可见他有心安顿下来,享受晚年光阴。

公元825年,白居易又被任命为苏州刺史。

任内,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建筑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现在还是苏州一个景点。

公元826年,因病去职,想就此结束自己的仕途,与刘禹锡相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

公元827年,被安排长安任秘书监。

公元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

公元829年春,因病改给与太子来宾分司,回洛阳履道里。
就在这一年,58岁的白居易竟然老来得子。

在这之前,白居易先是生有一女金銮子,不幸3岁短命,次女阿罗,而这次生子,自是高兴万分。

给自己取字“乐天”,出自《易经》:安分守己,故不忧。

自此,白居易在洛阳宅院内过起了和蔼的家庭生活,开始享受明日亲之乐。

然而,造化弄人,儿子阿崔3岁时短命了,怎一个悲痛、绝望了得?

阿崔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
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
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
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
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
腻剃新胎发,喷鼻香绷小绣襦。
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

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
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
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
何时能反哺,养活白头乌?

同年7月,最好的朋友元稹离世,年仅53岁,感叹世事无常,无奈造化弄人,墨客自此齐心专心向佛,寻求解脱,号喷鼻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

龙门喷鼻香山寺,成了他常常的去处,元稹家给白居易润笔的六七十万钱,她也全数布施于此,晨钟暮鼓,参禅悟道。

公元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来宾分司。

公元835年,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履新,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

公元839年10月得风疾。

公元841年,罢太子少傅,停俸。
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

公元842年,71岁的白居易,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正式与朝廷分开关系,彻底过上了怡然自得的恬淡生活。

这种“闲适”的生活,反响了墨客“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表示了较深的老庄代表的道家思想。

公元844年,73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诗中仍反响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不雅观,这也表示了墨客的儒家思想。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坊宅园,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
作《池上篇》、《醉吟师长西席传》自况,表示了墨客的佛家思想。

公元845年,集儒释道于一身的白居易,在履道里第举办“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

公元846年,白居易走完了他的生平,终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