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两片三四片

咏雪

郑燮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古诗傍边的那些神逆转令老司机都汗颜这弯转得太急了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总不见。

这样的诗叫做逆挽诗,又叫逆转诗、抑扬诗、陡转诗、雅俗诗。
其最大特点是作者在它的开头,故意以极其普通的语句下笔,给人造成一种平淡无奇、乃至是大失落所望的觉得,可到诗后,尤其是结尾,却以出人意料的飞来之笔和逆转成奇蜂之势,把读者引入一个崭新的诗歌境界。
这种\"大众化腐烂为神奇\公众的手腕,让人线人一新,表示出构思之奥妙。
历史上流传着许多逆挽诗的故事。

隋朝著名墨客薛道衡的《人日思归》便是一首著名的逆挽诗。
听说薛道衡在出使南方陈朝时,久不得归,遂于人日(正月初七)作诗曰:“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陈人嗤笑说:“这是什么话?谁说北方佬会作诗?”而当他写出了后两句:“人归雁掉队,思发在花前”,陈人不由地惊叹道:“真是名不虚传!”

千片万片无数片

这是一首较为持重的诗。
但这类逆挽诗却比较少。
由于“逆挽”是一种极其奥妙的构思。
它不仅须要丰富的知识,更需一种分外的敏感与诙谐,有时就像“脑筋急转弯”。
以是,“逆挽诗”虽也可涉足重大题材,然而持重、严明的场合却“不宜”。
因此涉及到的逆挽诗每每伴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明代冯梦龙《古今笑》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钱塘有数衣冠士人游虎跑泉,饮间赋诗,以泉字为韵。
中一人但哦“泉、泉、泉”,久不能就。
忽一叟曳杖而至,问其故,应声曰:

泉、泉、泉,

乱迸珍珠个个圆。

玉斧砍开顽石髓,

金钩搭出老龙涎。

众惊问曰:“'公非贯酸斋乎?”曰:“'然、然、然。
”遂邀同饮,尽醉而去。

乱迸珍珠个个圆

“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所作的《树!树!树!树!》,尤为人所乐道。

一年楚天,祝枝山偕唐伯虎遍游杭州风景名胜。
杭州太守久仰祝之大名,很想附庸风雅,便托人邀祝枝山为其珍藏的一幅古画题诗。
祝枝山看那古画:萧索的古渡,参差的垂杨柳,待发的解缆商船,还有一位忧伤的送客少女……一幅离愁别绪相送图。
祝枝山心知那画是太守讹诈打单得来,决定“放他一把血”,遂说润笔费二百两白银。

太守听了,心痛之极!
不想出资,却极想得祝之墨宝以炫耀于同寅,便还价一百两白银。
祝枝山笑笑不语,挥毫畅快,泼墨淋漓,写了四句诗:“东边一棵树,南边一棵树,西边一棵树,北边一棵树。
”然后抛下狼毫。
太守很是生气,心想:这算什么狗屁诗?枉你个诗书名流!

系不得郎舟住

眼看太守要动怒了,与祝枝山交流过眼色的唐伯虎笑哈哈趋前:“\"大众太守息怒。
祝兄的诗是只题了一半,可太守的润笔费不也只给了一半吗?”太守无奈,只得奉上两百两银子。
贰心知,挥霍了名画,更得不偿失落!
祝枝山与唐伯虎相视一笑,又笔走龙蛇,把余下的诗句写完:“树!
树!
树!
树!
系不得郎舟住。
”太守读了,连声称妙。

这首题诗反复铺陈四次“一棵树”,兼之持续渲染四个“树”,诗中柳丝般的千丝离情已束满蕴盈,切实其实呼之欲出了。
一句“系不得郎舟住”,更冲开了心绪的闸门,升华了诗意。
少女难舍情郎,却又不得不分的愁绪,真个一抒无余!

明代才子解缙,思维敏捷,聪颖过人。
一天,曹尚书邀解缙过府吟诗,要他当场作鸡冠花诗一首。
解缙不假思虑随口吟道:“\"大众鸡冠本是胭脂染”,首句刚出,曹尚书忽然从衣袖里取出白鸡冠花道:“不是红的,是白的”。
解缙不慌不忙连续吟道:“今日为何浅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得满头霜。
”曹尚书听罢,不禁连连点头称好。

鸡冠花

皇后生了孩子,永乐帝令解缙吟诗。
解缙脱口吟出“帝王昨夜降金龙”,刚要续句,永乐帝说:“生的是女孩。
”解缙续吟道:“化作嫦娥下九重。
”永乐帝又打断:“可惜短命了。
”解随机续道:“料是人间留不住。
”永乐帝叹口气说:“早丢到池塘里去了。
”解缙续句更妙:“翻身跳入水晶宫。
”这首顺势而取的逆挽诗令人绝倒一时。

听说大宋开国天子赵匡胤和大明开国天子朱元璋都有逆挽诗传世:

鸡叫(一)

赵匡胤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

此诗说前面两句淡而无味,让人看之昏昏欲睡,逆转之后两句忽然豁然开朗,大气发达。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二)

朱元璋

一叫一勾勾,两叫两勾勾。

三叫日出满天红,驱散残星月朦胧。

这首诗与上一首一模一样,前两句陋俗不胜,后两句直写出天象变革的辉煌壮不雅观,充斥着开国天子横扫群雄后志得意满之情。
后两句的昂扬壮丽,使得前两句的俗,也变得可爱了。

明朝江南才子唐伯虎颇善于“逆挽诗”的写作,他的《游虎丘山》便是此类诗中的名作: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昂首红日白云起,

四海五湖皆一望。

昂首红日白云起

前两句写举步登山,拾级而上,语意浅俗,后两句笔锋一转,写登高所见,俯仰天地,使诗的境界骤然开阔,气势宏伟,堪称点睛真切之笔。

关于此类逆挽诗还有很多,不再逐一列举,有兴趣的读者关注后连续为你推送。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柄,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