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上,黄庭坚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他与秦不雅观、张耒、晁补之、都曾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
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
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在当时影响很大。

在书法上,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苏黄米蔡”,为宋朝书法四大家。

他还是一位大孝子,《二十四孝》里的“涤亲溺器”,说的便是黄庭坚,他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纵然后来黄庭坚身居高位,也始终是亲力亲为。

桃李春风一杯酒十二首著名诗词展现黄庭坚的绝世风姿

黄庭坚生平为官清正,治学严谨,以文坛宗师、孝廉模范垂范千古。
笔者精心选取了黄庭坚最著名的十二首诗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黄庭坚的绝世风采吧:

我是行健不息,一位古典文化的爱好者,一位古典诗词的搬运工,请关注我,让我们一同在古典文化的浩瀚海洋里自由翱翔吧!

一、《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东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黄庭坚生平为官清正廉明,他少年期间的好友黄几复也是这样的一位官员,两人情投意合,惺惺相惜,相互唱和,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

1085年,四十岁的黄庭坚在山东德州担当德平镇监,黄几复在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担当县令,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相思念老朋友,就写了这首著名的诗寄给黄几复。
抒发了对老朋友的殷殷思念,赞颂了他的清廉、好学,表达了对朋侪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切,动听至深。

“桃李东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该诗的名句,意境清新隽永,快意与失落望,暂聚与久别,昔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回味无穷,深受人们的喜好。

百善孝为先,一位孝顺父母的人,对别人又能差到哪里去呢?以是碰着这样的人,和他交朋友,才是精确的选择。

二、《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举目了望,时至初冬,万木冷落,天地更显得阔大。
而在皎洁的明月下,千里澄江如练。

朋侪阔别,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清闲是更好的归宿。

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江西省吉安市)东澄江(今赣江)之上,登阁远眺,赏心悦目,遂命名为"快阁"。
史称:"阁曰快,得意之谓也"。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三十八岁,在吉州泰和县担当知县已有三个年头。
百姓的困苦,官吏的尸餐素位,使黄庭坚感到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

在一个雨后初晴的傍晚,公事之余的黄庭坚来到快阁,他登阁了望,“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于是写下这首著名的抒怀诗。

诗从叙事开始,再到写景,一气贯注,波荡生姿,以弄笛盟鸥为结束,余韵无穷,集中表示了墨客的审美意见意义和艺术主见,被后来的评论家们评定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这首诗的“快”意,是知音难觅而产生归隐的情思。
人生孤独,知音难觅,以是请善待自己的朋友吧。

三、《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落,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首诗是黄庭坚七岁时所写的。
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落逐步走过,他吹着短笛,悠扬的笛声在田间随风飘荡。
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他们费尽心机,实在不如牧童清闲快乐啊!

牧童、短笛、老牛、野外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新清闲、朴实自然的田园风光图。

这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牧童清闲清闲的赞颂,展示了他不追求名利的生活情怀。

人还是该当活得清闲淡泊一些,不要过于追逐名利,“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岂不悲哀?

四、《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

投荒万去世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的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湖,前望君山。
始建于东汉年间,唐朝著名墨客、宰相张说在岳州时重修。
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宗谅重修后,他请铁哥们范仲淹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由此岳阳楼名闻天下。

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原名湘山,别号洞庭山,取神仙洞府之意。
君山小巧玲珑,四面环水,风景奇丽,名胜古迹浩瀚,文化秘闻深厚。
所产的"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1095-1100年,黄庭坚被贬谪巴蜀之地,在这被流放的六年中,他处困境而不屈,豁达自傲,安然度之。
在这片神奇的巴蜀大地,他积极耕耘诗文、书法,使他的诗词、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元符三年(1100年),五十七岁的黄庭坚遇赦被放还。
他沿江东下,途经岳阳,冒雨登上岳阳楼,饱览了湖光山色。
劫后重生的喜悦使他写下这两首诗,表达了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

第一首诗“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表达黄庭坚终于解脱苦难,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
第二首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想熏染。
“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不雅观。

黄庭坚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的胸襟,写出如此斗志昂扬的诗句,令人钦佩。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会碰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险阻,有些人会被压倒、沉沦,乃至于想不开。
而有一些人,他们不畏磨难、沉着自傲,直面勇对,走出一条凤凰涅槃的新境界。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强者。

五、《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

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骚犹拍古人肩。

万里黔中阴雨连绵,仿佛是天漏,终日被困在家中,各处都是水,犹如乘船一样平常。
久雨放晴,又逢重阳佳节,在蜀江之畔,畅饮狂欢。

不要取笑我老了,虽然年迈但是气度仍旧傲岸。
请看,和老翁一样,头上插菊花者有几人呢?吟诗填词,堪比戏马台南赋诗的两谢(谢瞻和谢灵运)。
骑马射箭,纵横驰骋,我洒脱的风姿直追古时风骚人物。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为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安置,开始了他平生最困难困苦的一段生活。

这首诗便是黄庭坚在黔州贬所时所作。
通过对重阳节的描述,抒发了他不屈于命运地摆布、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乐不雅观奋发精神,显示了他身处困境而宠辱不惊的旷达胸襟。

人间最美夕阳红,以是年纪大一些的朋友们,人虽老,梦犹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为,大有可为。

六、《谒金门·示知命弟》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

兄弟灯前家万里,相看如梦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

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超越万水千山,来到这古代吴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我们兄弟俩默默地坐在灯前,想到万里之远的家乡,相互对望着犹如在梦中一样。

兄弟你才华出众,犹如桃李芬芳吸引众人来不雅观赏,哪像我,仿佛那幽居深山草堂的松桂。
不要嫌弃寒冬来临,没有了芳香,我的生平,现在就这样吧,对出息已不抱什么希望了。

知命弟是指黄庭坚的弟弟黄叔达(1051—1100),他字知命,号云庵,也是北宋期间的一位墨客。

1095年,黄庭坚被贬在黔州(治今重庆市彭水县)安置。
同年秋,黄叔达带领自己百口和嫂子(黄庭坚的夫人石氏)、侄子黄相等亲人,从芜湖千里迢迢来看望黄庭坚,一贯到第二年才到黔州。
当他们见面时,黄庭坚被兄弟深情所冲动,挥笔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

这首词语短情深,以兄弟相见为脉络,充满了对弟弟的赞赏,生动地展现了两位患难与共的同胞兄弟的朴拙情意,个中蕴涵着深深的人生沧桑之感,读来颇能引发共鸣。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家人永久是你最武断的支持者和最倔强的后盾,保重自己的家人吧。

七、《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娉娉嫋嫋,宛如彷佛十三馀,

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

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顾?

崇宁三年甲申(1104),黄庭坚在赴宜州贬所途中,碰着一位名叫陈湘的官妓,在二人即将分离、依依惜别之际,写下这首送别词。

鸳鸯、翡翠,都是指偶禽。
雄者为鸳,雌者为鸯。
《说文》:“翡,赤羽雀也。
翠,青羽雀也。
”鸳鸯、翡翠都是一雄一雌,两两存在的,它们在大自然中相依相伴、相亲相爱。
黄庭坚以起兴的笔法,用它们作为开头,以这些大自然中的佳偶来衬托少女心中的情愫,少女虽还年少,但她也已是春心萌动,希望觅得佳偶,结为秦晋之好。
 

上片写陈湘的天生丽质,豆蔻年华,而又柔情脉脉,春愁恹恹,使人魂飞心醉,我见犹怜。
下片写词人载酒寻芳,临别伤怀,后约无期的怅惘心情。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君知否,千里犹回顾?"词的末了,黄庭坚感叹世事无常,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机会能与佳人再续前缘。
纵使心中万般不舍,也得踏上前路,但那怅惘的离去之意难以抚慰,只能频频回顾、向远方遥望,探求到一丝安慰。

全词萦绕着一种低沉感伤的氛围,将爱慕和思念的感情描写得弯曲、真切、动人,语淡而情深,意浓而韵远。

八、《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更阑风细得喷鼻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迈尽少年心。

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才知道春天即将来临。
夜深风轻,迟迟闻不到梅花的喷鼻香味,清晨起来,却创造在南面的枝条上,已开满了梅花,这真是没有想到。

女子在镜台前扮装,引起了梅花的羡妒,花瓣就飘落在她的眉心上。
假如在年轻时见到这种景象,就想着开怀畅饮,现在就不同了,自从被贬离开汴京的十年来,那种青年人的情怀、兴致已经不存在了。

黄庭坚因作《承天院塔记》,被朝廷指为“幸灾谤国”,予以革职,押送宜州编管。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冬天,黄庭坚到达宜州。
间隔他初次被贬的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恰好是十年。
在宜州见到梅花开放,黄庭坚感慨之余,写下了这首词。

此词以咏梅为中央,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比拟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今不胜昔之慨,表达了黄庭坚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是黄庭坚孤清烦闷的人格写照。

九、《品令·茶词》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静,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喷鼻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宋朝期间,文人们生活优雅,有着品茶、尚茶的传统。
黄庭坚也颇好茶道,与茶有非同一般的感情,他生平辗转沉浮,流浪多地,与家乡渐行渐远,茶的气息中蕴染着他一腔念旧怀远的沧桑之感。
为了表现对品茶的喜好之情与对家乡的怀念之切,黄庭坚写下这首清新奥妙的咏茶词。

凤舞团团饼是指龙凤团茶中的凤饼茶。
团饼印有凤舞图案,北苑御焙产。
宋徽宗赵佶在《大不雅观茶论》赞道:“本朝之兴,岁建筑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黄庭坚这首词的佳处,便是把人们当时日常生活中央里虽有而言下却无的感想熏染情趣,表达得十分新鲜详细,奥妙贴切,耐人品味。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是这首词的出奇制胜之妙笔,尤其耐人寻味。

十、《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喷鼻香。

月白风清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南楼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蛇山之顶。
炎炎的夏日,黄庭坚登上南楼眺望,只见山光、水色连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喷鼻香气。

习习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理支配,它们领悟在一起,年夜方、殷勤地为南楼送来清爽、舒适的夜凉。

黄庭坚的生平,仕途坎坷,曾贬官巴蜀六年之久。
这次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来武昌闲居。
当夜纳凉南楼,他眼见明月清风,无拘无束,各自进行,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月白风清无人管”,正是黄庭坚这种怅恨心绪的自然流露。

十一、《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去世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
野外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宅兆令人感到悲惨。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足,滋润津润郊野原野,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古代有个齐人出入宅兆间,餍饫敬拜的食品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去世。
不管是贤者还是庸人,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终极只不过是和乱蓬的野草共处一丘而已。

王安石变法时,政坛上形成了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派”和反对新政的“旧派”。
旧派也被称为“元祐党人”,这个中包括司马光、苏轼、苏辙等人。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也略受牵连。
在这期间的一个清明节,黄庭坚写了这首诗,抒发了贰心中的感慨。

这是一首清明感慨的诗,黄庭坚将大自然的勃勃活气与人生不可避免的去世亡命运进行对照,末了得出结论,不论是贫贱屈曲还是贤良清廉,末了都会化成与野草相伴的一抔黄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要说什么来日方长,把握眼下,珍惜现在,诗酒趁年华,这便是人生。

十二、《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天回到哪里了?四处一片沉寂,没有它的踪迹。
如果有人知道春天去哪儿了,记得喊它回来,与我们一起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除非问一问黄鹂。
可那黄鹂千百各处婉转啼叫,又有谁能阐明它的意思呢?随着一阵微风,黄鹂鸟便悄然飞过了那盛开的蔷薇。

这首惜春词,黄庭坚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表示了他对美好光阴的热爱、眷恋和追求。

他词里的黄鹂,便是春天的青鸟使,美好的象征。

黄庭坚生平坎坷,屡遭贬谪,但是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始终保持了乐不雅观旷达豪迈的心态,在流落飘泊的人生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良的诗词。

以上便是笔者精心选取的黄庭坚最著名的十二首诗词,展现黄庭坚特有的绝世风采,您喜好哪一首呢?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谈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