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八年,39岁的查嗣琏可谓流年不利,由于给洪升的新作《永生殿》捧场,而被卷入“国恤张乐” 事宜,从而为自己招来了革职罢黜之祸。

5岁能诗,6岁通声韵,10岁做《武侯论》,20岁免试入读国子监,23岁应童子试,有声名,有才情,查慎行的出息本该一片光明。

可以,由于此事的发生,使得他又不得不从零开始,返乡后为了勉励自己谨言慎行,遂改名慎行,4年后再中举人。

公元1702年康熙东巡,查慎行的人生也迎来了迁移转变,由于大学士陈廷敬等人的荐举,他得以随康熙回京并入主南书房,次年又被赐予进士出身。

查慎行两首描写早行的绝句清新自然意韵空灵令人向往

入朝后,查慎行曾3次随驾巡游,他用诗歌记录下了沿途的四季景不雅观和风土人情,其才华深得康熙赏识。

查慎行诗多采取白描手腕,清新自然,意蕴空灵,本日禀享的这两首描写早行的绝句,就十分值得一读。

01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

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喷鼻香。
——清 查慎行《早过淇县》

简译:

拂晓时分,我登上高登桥,夜色朦胧中,只见桥下水流湍急,浓雾弥漫着朝涉河,带着凌晨的丝丝凉气。

当我走过淇园的时候,天还未明,一钩残月挂在远处的天涯,清晓淡淡的月光里,氤氲着杏花沁人心脾的暗香。

赏析: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查慎行陪康熙南巡,回京途经河南淇县时正值仲春时节,墨客在一个天未清晨的凌晨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早行,而后写下了这首浑然天成的七言绝句。

高登桥和朝涉河都在淇县的城南,淇园则在淇县的西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盛产翠竹。

墨客在凌晨的朦胧夜色里缓缓而行,上高登桥,过朝涉河,行至淇园时天还未亮。

一起上耳听着流水汤汤(shang形容水大且急),眼见着晨雾弥漫,身体则感想熏染着雾气的清凉,真是令人身心愉悦。

他步履轻松地从城南行至城北,彼时天犹未明,一钩残月斜挂在天涯,月色淡淡的清辉里,弥漫着杏花沁人心脾的芬芳。

整首诗笔调轻松,诗风清新,别有韵致,跟随着墨客轻松的脚步,一幅如行云流水般的水墨春晓图就垂垂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放开手掌,仿佛还能感想熏染得到那画面上的丝丝清凉。

02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喷鼻香过秀州城。
——清 查慎行《晓过鸳湖》

简译:

春天的清晨,晓风轻拂,彷佛在敦促我快快挂起风帆,赶往鸳鸯湖踏青游春。

小船行驶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两岸绿草如茵,一派活气勃勃的景象,它们长势繁茂,彷佛要与全体堤坝相平了。

嘉兴南面的长水塘下了三天雨,春水注满鸳鸯湖,野外里,菜花的暗香随着东风掠过全体秀州城。

赏析:

康熙五十三年春,是查慎行辞官归乡的第二个年头,64岁的墨客老发少年心,兴致勃勃地春游鸳鸯湖(嘉兴南湖),并写下了这首清新美好的《晓过鸳湖》。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嘉兴城外春天清晨活气勃勃的景象,东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春景如此美好,墨客也迫不及待地早早地扬帆起航了。

墨客愉快地荡舟在长水塘上,两岸挨挨挤挤的绿草繁茂得彷佛要饱涨开来似的,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令民气旷神怡的发达景致。

诗的后两句写雨后天晴的景致,由于接连下了三天的雨,才使得自己的小船在春水饱涨的长水塘顺流而下,直达鸳鸯湖。

野外里的油菜由于有了春雨的滋润津润,也都绽开了金黄色的小花,花儿的芬芳伴着墨客一起而行,一贯飘到秀州城内。

个中“长塘水满三日雨”是承上启下的句子,由于有了水势的暴涨,墨客才能顺利地由长水塘行舟到达嘉兴。

而正由于有了雨水的滋润津润,菜花才会飘喷鼻香,墨客才会带着那泥土的芬芳到达秀州城。

前两句写东风、春水、春草,一派盎然活气,那个迫不及待的墨客形象也随之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花甲之人犹是洋溢着发达的青春活力,令人惊叹。

诗的后两句直抒胸臆,信笔拈来,不加雕饰,稚嫩有趣,充满了率真之情,清新又美好。

东风初起,春水初生,春云初涨,春草繁茂,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时令,来日可期,墨客笔下的春天令人神往。

写在后面:

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海宁查家,真可谓人才辈出,是妥妥的以才华入仕的官宦世家。

查慎行也由于其卓绝的才华才使得命运得以翻转,入仕后的他深得康熙帝看重,还亲自书写“敬业堂”的匾额赏给他。

康熙五十二年,63岁的查慎行上书乞求还乡养老,康熙帝恩准了他的要求。

还乡后,查慎行筑初白庵 ,潜心著述,有《他山诗钞》传世,成为继朱彝尊之后的东南诗坛领袖。

以上分享的两首绝句,一首作于他随康熙巡游途中,一首写于归隐家乡之后,皆是自然清新之作,充满发达的活气,诗情画意,读来令民气生神往。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回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欠妥联系立即删除,感激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