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宫怀古 (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题目:春草宫:宫殿名,隋炀帝于扬州所建十宫之一,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内。这首诗是墨客刘长卿驻扬州时所作,春草宫以春草命名,可见此地春色芳草之浓盛。此诗也正是从芳草春色入笔,就春色芳草的点染来抒发怀古之情。
前两句: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君王:指隋炀帝。自然的规律是严厉无情的,历史的法则是严厉无情的,曾不可一世的隋炀帝终被公民提高的激浪吞没。面对久已消沉的隋宫废殿遗墟,墨客在首句发出"君王不可见"的感慨,这既是对历史法则的深刻揭示,也同时深含着对暴君隋炀帝的反攻。
昔日豪华的楼台亭阁,现在只能瞥见茂盛的"芳草"在"旧宫"废墟中迎着春日疯长着,"芳草"是作者在诗中展示的最显著最通亮的可见物,这是紧扣诗题"春草宫"而来的,"芳草"二字不仅仅形象地展示出昔日"春草宫"今貌,而且也十分奥妙地把伤今怀古的主题自然顺畅地引入了自然的法规和历史的法则序列中。"春草宫"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成为废殿遗墟,但一年一度草木枯荣,春色依然浓郁地妆扮着这里。
后两句: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罗裙色:代指草的绿色,见芳草而忆罗裙,以其同色也。"罗裙色"是从第二句中的"芳草"遐想而引出来的,"芳草"在春色中的艳丽和花枝飘荡,自然使人想起昔日这里宫妃罗裙颜色。
"犹带"从语法上来看,把"芳草"与"罗裙"进行了自然地承上启下式的连接,而更紧张的是把读者的思路,从面前所见之景物而一下子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中去,从诗意上牢牢地扣住了"怀古"的诗题。
结句"青青向楚人",又从历史的回顾中回到面前"青青"的"芳草",春回人间青青的芳草,随意根植成长在楚地,它的心意还是向着"楚人"的。昔日春草宫所在的江都古为楚地,以是墨客把这里的人称为"楚人",是日然是从"怀古"的角度,把笔锋扩展得很远,伸到历史的深层中去了。墨客在这里把"青青"的"芳草"拟人化,是为请出这里的自然景物作证,来阐明历史提高的严厉轨迹。
年年春意宛然,而惟不见当年的隋炀帝,结句不仅补足了句首之意,而且使诗意也进入了一个回环往来来往的奇妙境界之中。
译文:
隋炀帝已经不可得见了,宫里的芳草却和旧时一样逢春而长。
还是和昔日宫女们罗裙一样的绿色,青青的芳草心意仍向着楚人。
作者简介
刘长卿(709一约780年),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开元进士,曾任转运使判官,后被贬为潘州南巴尉。又任睦州司马,官终随州刺史。他的诗气韵流畅,腔调谐美,长于利用简淡的笔触,表现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念和觉得。五言律诗,当时更负盛名,自诩为''五言长城"。#熟记古诗# #学习唐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