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蒋士铨中进士,选为庶良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他以刚毅刚烈不阿的性情为和珅所厌恶,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辞官还乡。他与袁枚有往来,被称为“江右两大家”。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蒋士铨再次入朝,充任国史馆纂修官,参与修《开国方略》等史籍。他与袁枚、赵翼并称“江右三大家”,是清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蒋士铨晚年患风疾,右半身瘫痪,措辞不清。他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病逝于南昌藏园,享年六十一岁。
第一首《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书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首联直抒胸臆,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无尽的爱。一个“无尽”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无限的、深奥深厚的,是永久不会消减的。一个“及辰”则写出了母亲看到儿子归家的喜悦之情,是“喜”到了极点。
“寒衣针线密,家书墨痕新。”颔联从两个方面来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爱:一是缝制寒衣,表示了母亲对儿子的谅解和关怀;二是写家书,表示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和顾虑。一个“密”字,写出了母亲缝制寒衣的存心;一个“新”字,写出了家书墨迹尚新的程度,表示了母亲思念儿子的急迫心情。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颈联写出了母子相见的情景。母亲看到儿子的清瘦,心中怜爱不已,不禁呼儿问起一起的艰辛。一个“怜”字,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一个“呼”字,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关怀。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尾联写出了儿子的愧疚之情。儿子看到母亲的慈爱,心中愧疚万分,不忍在母亲面前诉说风尘的艰辛。一个“愧”字,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一个“不敢”则写出了儿子不忍在母亲面前的心情。
这首诗用朴素的措辞,细腻地刻画了母子相见时朴拙而繁芜的感情。诗中,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无尽的、深奥深厚的,是永久不会消减的;儿子对母亲的爱是愧疚的、感激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母子之情,也表达了人间间的真情。
第二首《水调歌头·舟次感成》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
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
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
首已似飞蓬。
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
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
闻道十分瘦削,为我两番磨折,
辛劳念梁鸿。
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这两句是词的开头,以正面感慨起领,喟叹命运多艰,苦于别离。共命鸟是佛经中所载的一种神鸟,一身两头,同生共去世,寓意夫妻恩爱。可怜虫是指可怜的人,含有自怜自艾的意味。词人把自己和妻子比作共命鸟和可怜虫,表达了对婚姻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无奈。
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这两句因此夸饰的措辞,形象地表露平时心态,把感情的抒写突进一层。泪似秋河,极言其多,其意亦在强调哀伤。秋河本指秋夜的银河,隔离了牛郎织女,寄托了词人对妻子的思念。点点注天东,形容泪水点落不止,也暗示了词人神往天涯妻子的方向。
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这三句正面追述夫妻婚后的生活,感慨光阴荏苒,夫妇问别多会少,生活可悲。词人通过数字的列举,更让读者留下强烈的感想熏染,使对生别引起的相思之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加强了艺术表现的效果。
新妇一语尤其沉痛,暗示妻子长期独守空闺,青春易逝。飞蓬本指飘飞无定的蓬草,也常用以比散乱、飘摇不定的事物,词中形容头发散乱,隐示心绪恶劣悲苦。
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这两句结上阕,从正面点明心情因别离而始终伤悲,岁月在愁病中流逝,把人生多愁少欢的根本缘故原由指示得清清楚楚,把自己的心情处境剖说得明明白白,悲愁的气氛也由此而显得更其浓郁。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这三句开下阕,写到内心的歉疚。春蚕到去世丝方尽,寓意相思之深永不绝;夏雁为候鸟,在夏季本无大雁飞过,但词人却常常愿望着妻子的音讯;秋蛩为秋虫,在秋季鸣叫悲惨哀切。这三句隐示终年在愁苦中销磨。
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这两句倾诉内心的歉疚,也可显出对妻子的情意。几见即几曾见,二句谓不能使自己妻子过上高枕而卧、丰衣足食的生活,不能使妻子心情惬意如沐东风。这份歉意的表达,正显出了词人对妻子朴拙深奥深厚的爱,酸楚而能冲动人。
闻道十分瘦削,为我两番磨折,辛劳念梁鸿。这三句正面阐述婚后的艰巨生活。两番磨折当指生活的困难和离去造成的伤痛。梁鸿是东汉时人,与妻孟光同隐霸陵山中,夫妇以耕织为业,相敬如宾。辛劳念梁鸿正在隐示生活虽困难辛劳,但夫妻间却能始终恩爱,同甘共苦。也写得情意深长缠绵,至为动听。
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这两句由自己推度到妻子,由自己的情发难收,不能自已,遐想到妻子定然也正独对孤灯,忆念自己。个中千里夜与一灯红联属,以迢遥间隔的淡化,突出了心灵之相通,进一步显出孤舟夜泊时心潮的澎湃彭湃,突出了夫妻间的恩爱与深情,全词就在这感情的高潮中戛然而止,实有辞已尽而情未兴之妙,特殊耐人寻味。
这首词是一首抒发相思之情的佳作,词人以共命鸟、秋河、飞蓬、春蚕、夏雁、秋蛩等比喻手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妻子在分离中所经历的痛楚和困难,也展现了他们之间刚毅不渝的爱情。
词人以时序为线索,从春到秋,从日到夜,从远到近,从自己到妻子,层层推进,渐入佳境,末了以一灯红作为画龙点睛之笔,将相思之情推向高潮。词中措辞幽美流畅,音律和谐折衷,感情朴拙深切,是清代词坛的一朵奇葩。
第三首《南池杜少陵祠堂》
师长西席不仅是墨客,薄宦沉沦稷契身。
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
诸侯来宾犹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
一饭何曾忘君父,可怜儒士作忠臣。
师长西席不仅是墨客,薄宦沉沦稷契身。这是对杜甫的概括评价,夸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墨客,还是一位忠于国家的政治家。薄宦沉沦指他仕途坎坷,屡遭贬谪。稷契身指他以国家为己任,忧国忧民。
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这是详细描写杜甫的平生业绩,指他在安史之乱中,独自关心国家的安危,用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悲愤和对百姓的同情。歌哭老风尘指他用歌颂和哭泣的办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风尘指他流落失落所的困难境遇。
诸侯来宾犹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写杜甫的社会地位和文学代价,指他在当时受到了一些权贵和小人的妒忌和排挤,但他的诗歌却是真实地记录了历史和社会现实,具有不朽的代价。诸侯来宾指当时的王侯将相,信史文章指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
一饭何曾忘君父,可怜儒士作忠臣。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和惋惜,指他在生活困顿中,从不忘却自己的父母和先人,也从不放弃自己的儒学空想和忠君之志。一饭指他生活极度穷苦,君父指他尊敬的天子和祖宗。可怜儒士作忠臣指他虽然有才学和风致,却不能得到重用和尊重。这句话表示了蒋士铨对杜甫的怜悯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吊唁杜甫的诗篇,作者从不同角度评价了杜甫的人格、业绩、地位和代价,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同情、赞誉、敬仰和惋惜等繁芜而深切的感情。诗中利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腕,措辞简洁而有力,构造严谨而对称,意境深奥深厚而凄美。
总结蒋士铨的诗词以文为诗,扩大了诗歌的境界,涉及政治、社会、历史、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他的广博学识和深刻思想。他的诗词主性灵,崇尚温顺敦厚,反响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文情怀。他的诗词多以感慨、抒怀、叙事为主,不追求华美的辞藻和夸年夜的润色,而是用朴素的措辞和细腻的笔触来展现真情实感。
蒋士铨提倡忠孝节烈,反响了他的儒家思想和道德不雅观念。他的诗词中有不少是表现骨肉亲情、忠贞不渝、节义义士等主题,都能使读者冲动落泪。他的诗词宗唐宋,反对剽窃仿照,表示了他的创新精神和独立风格。他从前受李商隐、杜甫、韩愈等唐宋名家的影响,后来逐渐摆脱对古人的依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说:“五十弃去,惟直抒所见,不依傍古人,而为我之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