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叶,五祖苇”,这是武义县纪念叶一苇逝世十周年的书法展上,吴舫为纪念叶一苇老师新创作的六尺对联,大笔深情,纵意横扫,直书胸臆,旁书上款“怀叶老师”,更见师生交谊至深。
“千秋叶”,这是对叶一苇师长西席艺术造诣的虔心赞颂。
“五祖苇”,这是用达摩五祖一苇渡江典故暗嵌了叶老的名讳,同时也有对叶老泽被后学的高度肯定。
“千秋叶,五祖苇”,六字对联用字极简,涵义极深,语少少,情更真。在我看来,以此六字评叶一苇平生造诣,可谓赛过千言万语。
“千秋叶,五祖苇”,站在这样一幅用意深奥深厚作品前,实在是有如雷贯耳、如遭棒喝、如饮醍醐之感。
2023年,是武义著名字画篆刻家叶一苇逝世十周年,叶须生前对家乡文化奇迹贡献巨大,晚年尤把稳乡土文化发掘和人才的培养。正由于此,武义县书法家协会在吴舫主席的倡议主持下,举办了纪念叶一苇逝世十周年书法展,意在发扬叶老高尚人格,承继叶老厚积薄发、精益求精之治学精神。本次展览倡导自撰诗文以纪念叶老,吴舫主席作为武义书法之代表,提交此件新作。据其自述,该作曾书两遍,联语为其十年前叶老去世后所作,创作时抚今追昔,心潮澎湃之际,纵笔写心中所怀。
壮哉此作,文、情、书合一。自撰诗文联句,这个在二王、颜、苏等代代士夫文人接续的千载以来的文人书法传统,呈现了无数名垂书法史的名篇法书,《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诗》无不如此。曾几何时,这样的传统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文抄公、展览体的大行其道,书法文本的原创性没有了往后,“文心”也消逝殆尽。吴舫此作,用如椽巨笔,自书胸臆;显然是在其胸中酝酿积年的怀念恩师的情绪驱动自主写作,联语须要贴切反响乃师叶一苇的艺术造诣,及泽被后世的久远影响。贴切是嵌名联的关键,此联叶一苇三字奥妙隐含,且更转一层,千秋言叶老之功业足以不朽,用达摩五祖一苇渡江的典故,赞叶老书法篆刻艺术泽被后世。诚可谓短短六字,文心赫然。这样的书作,文辞出于己,情绪自然也蕴乎个中。
大字难为,尽人皆知。此联上有“千”、下有“五”两数字,而“叶”、“苇”却笔画极多,在178公分长的六尺纸上挥洒,信乎其难。细不雅观此作,用笔大胆,可以称得上是放笔直书,而隆盛沉雄。结体上,有王铎王觉斯的张力,也有吴昌硕吴缶老的右肩上耸的特色,上联中“秋”字“叶”字异体,不妨碍认读,很能表示作者一以贯之的陌生化审美取向,全体作品,统合在一起的是吴舫本人力拔山兮的气势和不可遏制的情绪勃发。这样的作品,才有打动人心的浸染,在此作前,读者可以惊叹其力量猛、体式美,更多的是可以感悟到一种久远的书法传统的接续,自作诗文、自书诗文的文人传统的一脉相承。叶须生前提倡篆刻要“诗心造印”,强调的是诗心、诗情诗意、诗句在方寸篆刻上的表示,实际便是哀求篆刻家放下所谓刀法篆法,去拾起墨客文心,用诗情文心创作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吴舫此作实乃接续叶老“诗心造印”的诗心而书。
(作者供职于武义县文化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