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见的到的顶针格诗词,有单字顶针、词语顶针、短句顶针。

在诗词创作中,偶尔用一下顶针格,别有意见意义。
不过,通篇用顶针格,就有点像笔墨游戏了。

一、单字顶针

这种顶针是前句末了一个字,作为后句的第一个字。
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句:

你留心过吗古诗词中的顶真格有这么多花样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白居易的《长恨歌》八百多字,只用了一个顶针格。

苏轼的回文词《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喷鼻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喷鼻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这种“双句回文”句式的特点是:下句是上句的颠倒,以是两句之间一定是顶针。

又如张孝祥也写了好几首这种回文的《菩萨蛮》,下面录一首:

落霞残照横西阁,阁西横照残霞落。
波浅戏鱼多,多鱼戏浅波。
手携行客酒,酒客行携手。
肠断九歌长,长歌九断肠。

老街自己也做过一首单字的顶针格,《减字木兰花•新年》

平生已半,老大何妨青白【眼】。
【眼】底纷繁,梅雪精神偏属【春】。

【春】风户牗,助我欢心须是【酒】。
【酒】满钟鸣,喜看新年万物生。

二、词语顶针

乐府诗《木兰辞》中,有句: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上句结尾是天子,下句开头也是天子。
这是两个字的词语顶针。

又如《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李白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常常被拿来作为顶针的范例: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这首诗中,有单字顶针: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也有词语的顶针: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

还有一种短句的顶针:处处【长随君】,【长随君】。

三、短句顶针

三个字的短句,例如李白上面那首《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中: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

苏轼的《赏花》是一首“环复回文诗”,也是短句的顶针格。
上句的后三个字或四个字,是下句的前三个字或四个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又如王安石《忆金陵三首》是一组诗,由三首绝句组成,每一首之间是顶针格,也被叫做连珠体: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烟云渺渺水茫茫】,环抱芜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

【追思陈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
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

这种顶针,是一句七言诗。
前一首的末了一句,是后一首的第一句。

结束语

老街还作过一组《忆江南》,这是哪一种呢?

{天}如水,风紧月行舟。
雁字梢头声欲泣,鹊桥云里信难求。
【人】事尽离愁。

【人】如昨,光景亦相投。
相倚遥不雅观山海阔,无言同泛木兰舟。
【春】梦好时休。

【春】如客,弹指物华收。
蝶舞莺忙都不见,桃花人面各悠悠。
【心】语问残钩。

【心】如镜,病去若丝抽。
孑影盘桓空感喟,千帆过尽枉凝眸。
{天}际大江流。

这四首《忆江南》中,末了一句的第一个字,是下一首第一句的第一个字。
当时写着好玩而已。

@老街味道

古代墨客中,谁是用典的高手?作诗该当若何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