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
— 唐代·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薄暮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译文我在丝纶阁值班,没什么文章可写,周围一片寂静只听到钟鼓楼上刻漏的滴水声,韶光过得太慢了。在这薄暮的寂寞中,我一个人孤独地坐着,谁来和我作伴呢?惟独紫薇花和我这个紫微郎寂然相对。 注释紫薇花:落叶亚乔木,夏季开红紫色的花,秋日花谢。丝纶阁:指替天子撰拟诏书的阁楼。刻漏:古时用来滴水计时的器物。紫微郎:唐代官名,指中书舍人,因中书省曾改名紫微省,取天文紫微垣为义,故称。
赏析这首诗中所写的丝纶阁、钟鼓楼,既表现了宫廷的特色,也指出了墨客“独坐”的缘故原由是正在宫中值班。薄暮的皇宫是一个寂静的天下,令人感到沉闷而百无聊赖,仿佛韶光的流逝也变得缓慢。但是按照规矩,值班的官员不能四下走动,这更将墨客困在了一个相对局促的环境里。在诗中所描述的这一天,墨客没有什么须要处理的公务,只有看看鲜花,听听刻漏声,丁宁着这空虚无聊的光阴,等待着“放工”韶光的到来。在这首诗中,墨客隐约地表达出了对自己所从事的呆板事情的失落望,并通过对宫廷环境的描写,影射了当时沉闷的政治气氛,进而表达了对此的不满。 “独坐薄暮谁为伴,紫薇花对紫微郎”的诗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墨客通过这样不乏诙谐的措辞,对自己寂寞的心情加以安慰,也嘲讽了宫廷生活的空虚无聊。一个“对”字,描述出了墨客与花“相看两不厌”的情景,将墨客独自一人、无人相伴的情景陪衬得更加生动,也将墨客闲坐无所事事的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切,使诗句更有情趣,充分地展现了墨客遣词造句的功力。 全诗描写墨客当值丝纶阁,因无事闲坐而以为刻漏声长,因寂寞无伴而端详紫薇花,又因端详紫薇花而感到更加寂寞,字句浅白、叙事清晰、说理明白,这正是白诗最大的特点。 如果将这首诗与周必大的《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洪咨夔的《直玉堂作》加以比较就会创造,都写了宫禁的静穆以衬托皇宫的庄严,都写了紫薇花以突出翰林院、中书省的事情性子,都表达了几分得意之情,以显示受到天子的恩宠是很光彩的事。则此类诗的写作缺少创意,也就可想而知了。
创作背景这首诗一题《直中书省》。“中书省”是朝廷处理政务,代天子制定诏令的机构。由于省中多植紫薇,曾改名为紫薇省。白居易于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十月任中书舍人,长庆二年(822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此诗当作于长庆二年中白居易在中书舍人任上紫薇花开的日子。
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喷鼻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师长西席,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搬家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唐代三大墨客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措辞夷易普通,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喷鼻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