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流传作品惟杨万里及陆游最富,两人各有千秋,借用钱钟书之言:放翁善写景,而诚斋善写生。
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拍照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须臾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杨万里立朝刚毅刚烈,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
他生平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履,随时准备唾弃。
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明,不扰百姓,不贪钱物。
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应有余钱万缗,他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
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隅,仅避风雨。

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革,既有雄浑奔逸气势,也有委曲细腻功力,极有思致,具有很强的艺术传染力,杨万里生平留下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他的爱国诗不像陆游那样旷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奥深厚愤郁,蕴藉不露,且杨万里从不以士大夫自居,生平热爱屯子,体恤农人,写了不少反响农人生活诗篇,用词普通浅近、自然活泼,具有比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

杨万里生平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创造了措辞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诙谐情趣的“诚斋体”。

十首诚斋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精选十首诚斋诗赏析:

1、《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俏丽景致的、清新的小诗。
统统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
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之情。

杨万里写诗主见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夷易普通的措辞,描述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长于捕捉景物的特色及稍纵即逝的变革,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俏丽景致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墨客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景致,风光不与其他时令相同,这两句朴实无华的诗句,更加解释夏天的西湖景致的分歧凡响。
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未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墨客惊叹的语气中感想熏染到了。
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不雅观的感想熏染,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后两句墨客用充满强烈色彩比拟的句子,给读者描述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便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兴旺的期间才能看到。
墨客捉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
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田地。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好。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诗的内容很平常,读来却有一种新鲜感。
它的佳处,就在于作者长于从日常生活里人们习见的征象中,敏感地创造和领悟某种新鲜的履历,并用普通生动而又富于理趣的措辞表现出来,能给人以某种遐想与启迪。

墨客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想熏染,解释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提高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4、《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幼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首诗作于公元1192年,作者乘舟途经安仁县(现在的江西省余江县)时,看到两个孩童以伞当帆来使船提高。
墨客被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传染,从而创作了此诗。

此诗写墨客乘舟途经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于是开始更负责地不雅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伸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提高啊!

墨客的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
杨万里对儿童的喜好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讴歌有加。
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墨客的童心不泯。
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孩子的喜好之情。

5、《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一定,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伤春悲秋,是自古以来文人的基本格调,但是杨万里本人是个富有情趣且热爱生活的人,在他眼中,秋日不是悲哀的,是带着轻微的寒意令人舒适的景象,以是他看到的不是池塘里残败的荷花,而是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荷叶。

这首小诗充分表达了墨客乐不雅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由于作者不雅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朴拙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

6、《小雨》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墨客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生活中小事,自然界景物,到了杨万里的笔下,总是充满无穷的情趣。
杨万里平生游迹很广,他的诗中,写山水的很多;他又特殊喜好雨景,以是写雨的也不少。
这些诗,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特点,令人百读不厌。
这首绝句写小雨。
雨本是没有情的东西,杨万里偏要授予它与人相同的感情,于是使诗充满了新鲜感。

诗前两句刻画小雨,说丝丝小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既下不大,又不肯停下。
纵然是小雨,下久了,在屋上、树丛中也都逐渐地凝聚成水珠,滴落下来。
三、四句便写这一情形,雨故意从屋檐上滴下,组成一张珍珠般的帘子,把那千峰给隐瞒住了,面前挂上了珠帘,却使原来的景致彷佛更加幽美。
由于是稀疏的珠帘,隔着它去眺望远处的山峰,增加了迷濛,比直接看山更富有诗情画意。

7、《晓行望云山》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不雅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从第一句看“时候”,从第二句看“景象”。
墨客长于摄取自然景物的特色,把晓行所见静与动的景致写得变幻神奇。
后两句作者把云误当山峰,写得新颖、活泼,很有情趣。

这首诗措辞朴实自然,明白如话,却把景物描摹得生动逼真。
作者以自己由错觉到得到真知的体会见告人们: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征象发生,但假象究竟不能粉饰真实。
我们想要不被假象所迷惑,就应全面深入地不雅观察事物,以明辨真伪。

8、《悯农》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这首诗揭示了农人的悲惨遭遇。
诗首句言稻谷因旱灾欠收,次句言荞麦因霜冻绝收,勤苦一年,连遇难害侵袭,心境悲惨可想而知。
三句是一个顿宕,说已做好生理准备忍受长年的饥荒,四句又是一个迁移转变,闰月使光阴愈觉难熬,先说准备忍,再说实不堪忍,将农人的悲苦无助描写到极致。

这首诗用层层迭加的手腕,步步推进,揭示农人的苦难,作者悲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字字血,声声泪,扣动读者的心弦。

9、《泊平江百花洲》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本诗作于公元1190年(宋光宗绍熙元年),杨万里在年初伴送金国贺正旦使北返,行船至平江停泊在百花洲时,感慨自己生平流落,写诗抒怀。

开头两句交待自己与苏州的分缘。
平平叙事,颇有民歌风味。
颔联用秀朗工致之笔概括了自己的流落羁旅的生活,个中含有身世之感,但调子并不沉重,毋宁说还带有一点悠然自赏的意味。
颈联墨客将景物拟人化,写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
这样写,既饶情致,又不落套。
尾联说别再埋怨孤舟流落不定,自己原便是一只不系的孤舟。
这个结尾,将前面所说流落所引起的感触与遐想凝聚到一点上:身如孤舟,流落无定,从而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10、《闲居初夏昼寝起·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写作者昼寝初起,垂头丧气,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个中了。

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季候特点。
墨客闲居村落庄,初夏昼寝后,清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惬意。
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真切,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墨客心中那份宁静闲适和对村落庄生活的喜好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奥妙地呼应了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