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诗不应由文体限定思想。
此话没有错。
关于格律诗,说实在话,在我没有真正学习格律之前,对平仄哀求也是很不屑的。
以前走了许多弯路,现在觉得非常惭愧。
我在学习了王步高教授讲的《诗词格律与写作》之后,改变了原来的意见。

不符合格律的诗不能称之为律诗。
你写的可以是新诗、打油诗、顺口溜,但绝对不是格律诗。
从四言、五言到七言,格律诗是逐渐蜕变形成的。
从原来的不讲格律,到形成格律。
我们不要只看表象,要问一句,为什么诗歌会这样蜕变。
实际上,这是汉语的分外发音办法决定的。

叶嘉莹前辈

叶嘉莹前辈讲过汉语和外语诗的差异,汉语是单音节词,每个字是一个音节,而外语单词是多音节的。
以是我们有了这种诗的构造。
外语单词在组成句子的时候,有重读和轻读,是有节奏的,而汉语的节奏则在于平仄。
讲究平仄,是诗的吟诵一定的哀求。
古代诗是用来吟唱的,吟唱一定讲究音韵美,平平仄仄犹如珠落玉盘,吟出来能给人声音美感。
但如果是不合律,孤平、三连平、三连仄等等吟唱出来都是不美的。
举个大略的例子,我们知道两个上声字连在一起的时候,第一个上声字自动变成阳平。
举例“打土豪”,“打”本来是上声,也便是三声,在这里念“达”,二声,但是打仗、打更、打渔,都念“打”;“老鼠”,“老”在这里念“劳”;“老师”,念“老”。
这便是汉语发音的习气,不这么念不好听。
以是诗歌中对平仄的哀求是古代无数先贤经由千年以来的探索发展而来的。

旧体诗写作到底要不要相符格律

外文诗

写新诗、写文章就能完备不考虑平仄了吗?也不是,如果你的诗或文章是要被吟诵、朗读的,那就一定须要遵照平仄的规律,只不过,文章、新诗的节奏会发生变革,但一定是遵照平仄规律的。
这一点我们在读文章和新诗的时候也会创造,为什么有些文章读起来铮铮有声,有些却佶屈聱牙。
读多了,写多了,就自然明白,这是一种语感,没有什么能够逃脱平仄。
由于那是规律。
统统想要标新创新、哗众取宠的伎俩终被看破,然后埋藏在滚滚历史车轮之下。

然而很多写格律诗的诗友,大部分都是自学的,模拟的。
并非说各位师友不能揭橥自己的诗,大家该当相互鼓励,该当年夜胆去揭橥,并且年夜胆地让别人批驳,只有这样才能进步。
由于当代社会大部分都是在语文课长进修的诗词,没有师傅。
古人不同,古人是有真正的教诗的课程和老师的。
写诗对他们来说便是公务员考试的个中一门主要课程。
如果是真爱,就更该当去研究,而不是低水平模拟和重复。
纵然我们不能有前辈墨客那天纵之才情和天成之妙手,也应有古人求索炼字之精神。
相信大家不陌生“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哦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王安石“东风又绿江南岸”,“绿”之一字千古佳话。
说大口语便是不要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许多人为了符合所谓平仄和格律,拗出许多文意不通的诗句。
创造出许多不知以是的新词。
这种征象更是要不得。
诗词首重意境,是为了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形式,离开了核心目的而去追求形式,无异于本末倒置。

关于如何写格律诗网络上资源很多,类似的书大概多。
历代的诗论诗品也有,入门级推举王步高师长西席的谈《诗词格律与写作》讲课视频,王力师长西席的谈诗词格律。
末了,希望大家都能写出既合格律又文意通畅的诗词。

以上仅为个人不雅观点,如有异见,欢迎拍砖。

2021.4.11